工程技术发展论文
要加强工程技术活动的伦理规范,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强调工程技术成效合理化,倡导工程技术价值选择理性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技术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技术发展论文篇一
《 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管理与创新思考 》
摘要:现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可是要想更进一步地使用现代通信技术,就应该在实践中对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行创新和提高。
关键词:通信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
通信技术可有效实现信息的传递,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任何企业和部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能对其合理使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和部门应加强对通信技术的管理,提高创新水平,完善企业管理活动,更好地运用相关技术。
1良好的通信技术管理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与企业文化
将通信技术管理活动同企业的整体管理联系起来,可实现对现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也可树立全面的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目前,我国因管理技术不当出现的问题有:
1.1通信技术管理的观念较滞后
很多企业没有足够重视管理活动,而只着眼于生产经济活动的管理,忽略了管理产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的关系对其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不理解,所以,在实践管理中没有专门组建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正是这种管理观念的落后才无法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1.2通信技术管理创新人才短缺
现代人才的素质不仅仅是掌握相关通信技术和管理知识,而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将现有的技术实现现代管理的创新从而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有的管理需要。我国企业在通信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是由于创新人才的缺失。
1.3通信技术创新与现行管理不相适应
企业的一些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障碍,所以在企业管理的落实中,还存在其他管理方式和创新技术不适应的地方。这样不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活动协调和组织,也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将所有技术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中,实现各部门对接合作,同时树立正确的企业全局管理观念。
(2)要结合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在实践中落实各部门和企业整体发展需要。
(3)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部门,要保留一些其他通讯方式,在通信技术的创新的过程中,尊重和重视其通信方式的积极作用。
(4)在通信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实现技术创新,还应该对自身的管理活动以及方式进行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及时的同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根据企业需要不断做出自身管理行为的调整。
(5)组织专业队伍,吸收专业人才以此更好的管理企业通信技术,这样可实现对机制的确立,也提高了整体的创新水平。
2结合通信技术管理特征全面展开技术创新工作
2.1开展技术创新应当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的尖端
我国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并达到了国家的级别,可探讨发展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特别是对整个业界发展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尖端科研成果的研发力度,诸如IP技术与微电子等,并且应采取措施,鼓励各企业加入那些风险高,回报高的科研项目中,这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通信技术的创新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已在全球3G及城域网的标准等领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并且处在国际水平中,这为我国通信技术及制造产业创造了历史机遇,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民族优势。
2.2开展技术创新应当定位于满足市场需求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行政壁垒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式正在逐渐缩小,技术壁垒仍在上升,“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对于我国通信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2.3开展技术创新要依靠科学管理
近年间,我国在优劣势方面都较为突出,所以,要立足优势,走“开放式科研”、合作的道路,针对我国的特点,能在高层次上发展生存,与国际企业合作,拓宽我们的视野,吸取先进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的实力。
3结束语
通信技术管理是一项专业的管理活动,也是管理过程中重要环节,所以要想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就要更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2011(10).
[2]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9).
工程技术发展论文篇二
《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思考 》
【文章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制定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0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乎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建设中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1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院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依托西安大金空调有限公司、海尔空调工程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工作站,以就业为导向,以空调工程施工为载体,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制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由行业企业的专家与学校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1.1理论学习阶段的构建
理论学习是指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及拓展学习领域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一部分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一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应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识及能力的逐级提升。
1.2岗位实操阶段的构建
在校内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在订单培养企业岗位进行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进行和企业产品生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曹振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西安710302产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形成“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教学模式。
顶岗实习时,学生在实习基地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了学生对生产过程包括设计原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规章制度等的切身认识,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工艺和技能,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课堂知识真正转化成工作能力。并引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制冷工、钣金工等),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接轨。
2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院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的专业特点和相关企业对高职人才能力的要求,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共同实施“6学期3阶段”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具体如下:第一阶段:第1、2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论学习及专业通用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完成制冷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和国防拓展训练,在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了解专业具体产品生产组织、生产工艺,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与自我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与军工文化相融合,实现学生达到制冷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二阶段:第3、4、5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第3、4学期,完成专业核心领域课程的理论学习,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核心能力技能训练、课程仿真训练及综合仿真训练。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选择典型工程施工或设备做为教学载体,开展教学活动。[3]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实行“双证书”制。第5学期,利用3周在生产现场进行实习,利用12周完成专业拓展课程学习,拓展专业视野,为就职可能面临的转岗、转业做好准备。
后7周进行毕业设计,也可在企业边进行生产实习边完成,在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岗位实际生产进行选题,通过实操,进一步掌握工程管理、设备维护等相关知识,获取企业上岗证书。或利用前13周在订单企业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完成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学习。
第三阶段:第6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订单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制订顶岗实习标准,将就业与实习有机结合,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学生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专职教师负责实习辅导和学生管理。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校联合对学生进行质量教育、成本教育、保密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国防精神。
3总结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对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我们将随着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断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培养出合乎社会要求的和一批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路玲;涂中强.高职制冷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四川),2009(05):89-92.
[2]吕君;宋永军.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160.
[3]林永进.高职空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7-28
有关工程技术发展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