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人的成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分析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院校,首当其冲要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宽广视野培养教育学生,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放在重点。如何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目标,是高校新时期人才培养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要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教育。高等教育承载着在思想道德上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的重任。为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健全和谐的发展,高校迫切需要树立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现代大学精神。就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不高。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迫在眉睫。首先,在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明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高等教育目标的重点。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任,就必须重新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将和谐教育确立为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的模式,纠正高等教育目标中的某些偏颇。

  一方面,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忧患意识、良好的现代自由人格和品位、努力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以及诚信、博爱、奉献、敬业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渊博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等。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远大的理想,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现代科学人文素养,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并由这些人才承担起传承和创新民族精神的重任。其次,以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前提,重新确立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考核评价标准。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之下,高校要实现新的人材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必须尽快完善高校人材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并构建新的完整的人才素质评价标准体系。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高校特别是专科院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实用性。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这样的办学标准导致部分高校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而人文教育本身,也因科技教育的强大作用,表现出知识化的倾向:一些高校虽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却忽视了最本质的对人的培养和完善。这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决不单单是学历问题,人文素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人文素质高的大学生,无论在求职面试,还是走上工作岗位表现都比较突出;而那些人文素质较低的毕业生,则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或者名利诱惑面前迷失自我和方向,并因其人文底蕴不足,即便这些人专业技能水平很高,也往往缺乏发展后劲,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它掌握在谁的手中。”一个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是由其文素质水平高低决定的。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本,丢掉了这个根本,教育就失去了骨血。就当前高校而言,要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必须在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增加人文素养水平考评的内容。要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人文社科类活动和表现以及成果作为衡量大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进行的好坏作为评价大学等级的标准。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出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级人才。第三,打破传统单纯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教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内容,寻求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融合贯通。要实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最主要和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高校原有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人文素养及相关课程的比例,并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巧妙灵活地贯彻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当前,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失衡严重。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据绝对优势,有的高校甚至高达70%以上。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人文教育在高校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因为人文课程不受重视,从事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的处境也尤为尴尬。人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科研项目也一再被削减。在经济社会的现实面前,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被严重忽视,变得无足轻重。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针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的比例,增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探寻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融合贯通的方法和渠道,在学生最重视、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在人文素养课程的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实质的帮助和保障。最后,高校要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拥有现实的肥沃土壤。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形式。和谐校园的人文氛围,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养成,也能保证大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实现人材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包括高校的内部文化设施、文化组织和文化管理制度建设。它是一所大学的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体现。高校通过创建各色各类、形式内容丰富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荣辱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向大学生传达出去,从而帮助他们塑造完满美好的个性,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自由开放的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等,进而提升大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并最终实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

  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高等院校必须把和谐教育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支撑点和基准价值选择。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构建和谐教育、创建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山西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2]王利琨.浅论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

  [3]林世选,单培勇.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育思考 》

  摘要: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当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育方式进行探讨,力求载体形式贴近青年医务人员特点和工作实际,以期在一次次思想的浸润、文化的熏陶和理念的碰撞中,实现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育方式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精神风貌,其更多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在医疗服务中更多体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病人的关怀[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糖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医务人员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成长历程中相对优厚的物质环境、庞杂的信息冲击和市场经济追求效率、效益的时代熏陶,使他们成为了既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价值观多元、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代,同时也存在着自我意识强、追求个性,以及受挫折力、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都略显不足的特点,与当今患者的多元化就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

  青年医务人员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同道相处、上下级协调相处的基础,更是服务患者,提升医院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

  1.1良好的人文素养契合患者的心理需求

  患者的心理一般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困惑、无助,甚至忧虑、抑郁,在就医过程中除了需要获得科学治疗,更需要来自医务人员的安慰、鼓励和关怀。医务人员充满人文的眼神、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所传递的正能量,是药物远不能及。反之,医务人员的冷漠、生硬、言语刺激、疏忽大意和粗枝大叶,会导致病患在心理上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不满情绪的累积容易激化医患矛盾,一旦在治疗上稍有差错就易产生负面放大效应。

  1.2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医院发展的现实需求

  患者心中的口碑是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尤其是身处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县级医疗服务体系。当学科优势和特色相差无几时,患者会首选注重人文关怀的医院。而服务体量又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培育对于医院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3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满足共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需求

  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原本纯粹的医患关系很容易被揉进其他的社会因素。再加上部分医闹的介入,很容易使医患纠纷、医患矛盾演变成社会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当在一些医患纠纷中被爆出有明显缺失人文关怀时,更容易博得不明真相的网民的同情,形成一边倒的舆情态势,导致局面十分被动。

  2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成因

  2.1时代成长背景

  我国社会近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变化为当代青年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独生子女的家庭氛围客观上为孩子提供与他人分享、主动关心照顾别人的机会较少,唯分数至上的功利教育观也让很多孩子无暇去接触家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而整个社会局部领域出现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监督失语、秩序失常等,导致一些青年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烙印。

  2.2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带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裹挟了效率第一、金钱至上的理念,对由计划经济时代一路走来的社会价值体系,更对成长中的青年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鲜明个性,喜欢标新立异成为年轻人的追求;而对传统、普世的价值观缺乏应有的认同。

  2.3现代医疗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不尽完善

  一般医学高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此教学模具中培养出来的青年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够,对人文情怀的感知度不够,在人文行为方面更是缺乏主动意识。

  3培育方式

  3.1理念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只有让青年医务人员对人文关怀有着足够的意识,才会有至诚至真的医者关爱。具体方式:(1)氛围营造。在医院门诊、病房、公共过道乃至医护人员的办公室、值班室等,适当制作、悬挂一些人文警语、医德语录;在院内外电子显示屏经常性地播放相应宣传标语,既彰显医者情怀,更让青年医务人员有一种自我对照和监督。(2)温馨提醒。定期通过院内短信平台,向医护人员发送自律格言进行温馨提醒,引导医务人员注重人文关怀;在临床科室建立每周科室例会人文点评和自评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意识,养成良好习惯。(3)举办讲座。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以权威学者的身份引导医务人员注重人文关怀的修炼;或以“道德讲堂”方式,让各类先进人物,包括本院的老专家、医院管理者代表进行言传身教,用典型的力量进行鼓舞和教育。

  3.2主题教育载体设计

  主要是应把握青年人的特点,融互动、生动和受教育于一体。

  (1)青年医务人员人文关怀主题演讲。以主题演讲的方式,通过青年医务人员在整理和演讲的过程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进行渲染和强化。为提高活动过程中的受教育面,院部可组织五年内青年医务人员观摩演讲,整个过程的影像资料、演讲材料都可作为对下一轮医务人员的教育素材。

  (2)人文内训。院部首先要培育一批本院的内训师,掌握内训的技巧和方法,并将人文内训纳入医院的三基培训课程,组织全院青年医务人员分期分批逐个参与。情景剧表演就是内训方式之一:即采取以5名青年医务人员为一组,每一期设4~5个组,组间开展竞赛,通过每个组自编、自演临床服务场景的剧本,来静心感受和体验良好的服务、到位的沟通对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艺术性。并通过开展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老师点评等方式,从中受益。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相对于纯粹的说教,效果更好。

  (3)开展青年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缺失案例大家谈。以本院或其他医院发生的类似人文关怀缺失的投诉、纠纷案例为素材,事先提前1~2周发给参加座谈的青年医务人员进行思考,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和纠偏”,并分小组进行充分座谈讨论,最终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上台交流。通过“大家谈”的方式,来对案例中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缺失进行反复强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开展人文关怀之星评选活动。在全院开展“人文关怀之星”评选,也即在人文关怀方面做得好的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挖掘,将具体事迹公布全院,要求各科组织讨论、评选,最终以全员投票的方式评选产生本院年度“人文关怀之星”,在全院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把当选对象的事迹通过电视、报纸、电台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反复宣传,弘扬正气、激励先进、树立标杆。被评选出的“人文关怀之星”可与青年医务人员结对等方式来实施人文带教,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5)组织青年医务人员参加公益活动。医院要充分发挥社工部的作用,为青年医务志愿者搭建关爱平台,在照顾好医院患者的同时,鼓励在业余时间关爱空巢老人、城市美容师、农民工子女、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相关志愿活动记录归入个人档案。

  3.3医院文化的熏陶

  (1)培育医院精神。以厚德、精业为主,组织开展医院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全体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反复用积极、正确的思想理论去灌输青年医务人员的思维空间,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时,开展一些有特色的纪念日活动,培育职工爱院如家的情怀,激励青年医务人员有团队荣誉感、职业自豪感,引导他们加强自我修炼和积淀。

  (2)注重对人文关怀的带教考核。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增加人文关怀带教内容,要求带教老师除了自身做好表率外,要从意识、方法、过程、细节等多方为青年医务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带教,并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包括理论测试(包括人文关怀案例分析)、患者满意度评价、场景考核等等。

  (3)建立医务人员的非业务能力综合加分制档案。相关内容涵盖了医务人员除了对业务能力考量以外的其他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包括个人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各类比赛获奖、撰写通讯报道、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受到患者表扬等。同时,对有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院规院纪、明显道德缺失的行为进行相应扣分等等,来多方约束青年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引导在塑型期的他们开好头、起好步。青年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是医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之一,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医务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年医务人员不仅应当成为医院未来学术建设的精英,更应成为精神模范。只有注重并不断完善培育方式,才能使他们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和自我完善,最终不负期望,成为医院未来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潘卫.医学科学素养与医学人文素养并重———实现青年医师培养模式转变[J].医学信息,2008,21(12):2235-2236.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

  摘要:针对儿童文学人文素养中“规则体系”的实施,指出其必须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具体策略是:家校联合互动、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感受阅读快乐;加强方法指导、构建阅读体系;凸显教学特色、课堂内外结合;升华“事实判断”、感悟人文情怀。M、N校的实践结果印证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小学生;人文素养;儿童认知心理

  文以载道,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载道,对于阅读中的儿童具有启蒙意义。多元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已使得传统的基于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特别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启蒙功能弱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社会教育、文学以及教师等的引领和持续教化职责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得以凸显。

  1理论探讨

  1.1儿童认知心理学与儿童文学阅读心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儿童思维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思维的萌芽期;前运算阶段(2岁到6-7岁)———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儿童有一般的逻辑结构;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到14-15岁)———儿童的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1]。斯腾伯格(SternbergR.J.)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儿童认知发展,认为认知结构的成份有三种:元成份、操作成份和知识获得成份[2]。“元成份”负责制定计划、选择策略、监控等;“操作成份”负责编码、联系和反应等;“知识获得成份”负责选取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的知识相联系。三种成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儿童文学承载了一定文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信息”,教师引导小学生阅读,协助其对该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帮助小学生重构文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此时小学生就作为真正学习的主体参与其中,主动认知、阅读、理解儿童文学文本,通过理解文本描摹的“童趣”引起情感的共鸣,获得“情感童趣”的体验,这是进一步认知作品中人文元素至为关键的一步。通过情感体验的逐渐积累、升华,对蕴涵于情感中人性的、文化的元素不断、反复地触摸、感知、重构,最终完成一次人文素养的建构,获得一次人文素养的认知洗礼。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在“元成份”中协助儿童制定文本———即儿童文学读物的认知计划和阅读、教学策略,并帮助儿童监控阅读、教学过程;在“操作成份”中,教师通过适度讲解帮助儿童排除文本中的认知障碍,协助儿童理解文本、重建文本中的情境,引导儿童通过生活经历、心理感知体验情境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引起由衷的同情、共鸣、认同或批判;在“知识获得成份”阶段,教师帮助儿童抽取蕴含在情感中的人性的、文化的信息,与儿童已经储存的信息相联系,完成一次由“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到“人文素养的认知、建构”的过程。在这种认知、建构反复进行中,内在因素相互激活、反馈、评价、调整。随着这种过程的持续,儿童文学的文本认知、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等不断增长、链接、共振、融汇,推动着儿童人文素养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1.2儿童道德认知心理与人文素养的内化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明确的道德观念;权威阶段(6-7岁、8岁),儿童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认识到规则可以变更;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开始具有“公正”的道德观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3]。柯尔伯格(L.Kohlberg)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为免受惩罚或赢得奖赏而服从权威的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儿童关注他人和社会义务、遵从秩序的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儿童掌握超越性普遍原则的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4]。无论是皮亚杰对道德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划分,还是柯尔伯格的“六阶段”理论,都肯定了这样一个前提: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儿童文学所表现的人文素养中“规则体系”的实施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如果把儿童文学文本描写的情境和童趣理解为儿童的“事实判断”,那么蕴含于其中的审美的、人性的、文化的人文素养作为“价值判断”就有了基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人文素养的主体责任、审美判断上的他律以及“善恶”评判的多重性。人文素养的养成需依次经过关于人文素养的情感体验、经验累积以及基本概念形成等几个阶段,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和内容都必须同他们现有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无论是一味追求所谓“童趣”、拒绝儿童文学的人文载道,还是过于强调人文载道的教化功能而忽略儿童文学的“童趣”,儿童文学教学都会失去语文课堂“人文性”的本色[5]。

  2实践考察

  儿童文学如同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先后在M校和N校尝试推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在充分调研、探讨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氛围———想读书;形成习惯———爱读书;掌握方法———会读书;扩大时空———重拓展;升华情怀———促发展”的培养方案,取得初步成效。家校联合互动、营造阅读氛围。M、N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和教育专题讲座,引导、教育家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监督孩子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知识挑战赛、辩论、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励学生广泛地“读”、愉快地“写”。每周评出“阅读之星”,每班走廊上的读书宣传板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摘抄认真的读书笔记。家校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产生从学校到家庭连贯的、持续的、强烈的“阅读场”效应。

  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在阅读、家长在阅读,人人阅读的强大“场”营造的浓郁芬芳的书香氛围熏陶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读书视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阅读习惯、感受阅读快乐。M、N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特色举措是开设“美文赏析课”,两周一次,每次课精选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知识、人文精神、哲理的儿童文学作品,每节课分五个阶段进行:学生预习、思考、联想;教师检查、梳理、组织讨论;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小结;学生写作。这种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学以致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很大帮助。学校经常围绕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展饶有趣味、有针对性的活动:制作书签、手抄报、给古诗配画、写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等等,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围绕阅读专题开展相应的作文比赛,将阅读与写作适时融汇,引导学生读自己“将要写”的、写自己“曾经读”的,读写结合,既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又感受到阅读的收获,从而增强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方法指导、构建阅读体系。M、N校开展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或阅读指导课,着重教授阅读方法或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见解、分门别类地阅读(阅读体裁多样,包括儿歌、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关注情节,更要关注人物的命运,思索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或社会现实,学会客观、理性地评判作品,汲取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

  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个性特点和年龄特征,各年级还编制了不同类型的阅读书目,各班据此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儿童文学作品(如:科普知识读物,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视野;著名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认识美的人、事、物、景,陶冶情操等),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阅读方向、构建科学的阅读体系。凸显教学特色,课堂内外结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阵地和学生系统学习“法定文化”的基本场所[6]。M、N校课堂教学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灵状态和思维特征,摒弃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方法,采取形象、直观、整体的感性化方法。儿童文学的教学特色在于聚焦文本中的形象和情感,着力于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人性、文化性的重构和呈现,引领儿童从“文本的童趣”走向“情感的童趣”“人文的童趣”,获得语言和生命的再创造和新发展。学校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开放性思维题目,让学生到课外书中去寻找、探索和发现,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重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同时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针对需要,选好主题;紧扣主题,充分准备;突出主题,开展活动;总结评价,升华主题。每周由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准备后,将自己的阅读收获汇报出来,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升华“事实判断”、感悟人文情怀。儿童文学承载的“人文素养”的价值判断的基础,即是“童趣”的文本所描摹的“事实判断”: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且寓意深刻的结局等[7]。在引导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中,M、N校的教师适时以文本所描摹的充满着人文素养的美丽的儿童世界为“事实判断”的基础,将其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巧妙联系,循循善诱,深入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将儿童文学作品中文本描摹的生动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珍惜生命、人性关怀、惩恶扬善、富于爱心、审美情趣等人文观念予以适当抽取,引导学生们思考、感悟其中所浸透的人文情怀。持续、连贯、强大的阅读磁场,内外兼修的阅读引领,色彩斑斓、丰富活泼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儿童文学阅读中,不断积累着文本所描摹的儿童世界里的“事实判断”经验,浸润于其中的人文素养被汲取,当累积的“事实判断”转化为对同类事物、事理的一般价值判断的感悟时,“事实判断”的经验将升华为道德认知、人文观念的价值判断,并积极作用于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建构,儿童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将持续、深刻地内化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3结果分析

  3.1关于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结果的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实践的结果,笔者发动部分老师针对各年级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原因等进行了问卷调查。M、N校的实践理念是一致的,成效相似,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且不重复,本文呈现的是M校1-3年级和N校4-6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

  3.1.1M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结果

  M校1-3年级“经常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学生由初期的22名扩展到后期的156名,增加了6.091倍,他们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内因主要体现在“获得知识、收获快乐、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等四个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M校有125名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是因为能从中“收获快乐”(占总人数的45%),可见“收获快乐”即“童趣”是最吸引小学生的内因,其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减趋势;“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分别占30.2%、14%和10.8%,其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增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喜好受认知心理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影响,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1-3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正从权威阶段逐渐转向可逆性阶段,未能完全意识到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又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审美意识的启蒙。

  3.1.2N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结果

  N校4-6年级“经常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学生人数增长得也很快,由初期的42名扩展到后期的283名,增加了5.738倍,他们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外因主要体现在“家长支持、学校活动丰富、教师教学有方、增进同学友谊”等四个方面。从表2可以看出,N校4-6年级有193名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是因为“教师教学有方”(占总人数32.3%),可见“教师教学有方”即“儿童文学教学特色”是最吸引小学生的外因,“学校活动丰富”次之(占27%),这两项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减趋势;“增进同学友谊”和“家长支持”分别占24.1%和16.6%,这两项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增趋势。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校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力军,如果说教师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基石,能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那么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则是动力,能维持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同辈群体对学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家长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基础力量。

  3.2关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结果的分析

  通过阅读和教学,儿童文学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深刻、持续内化为儿童的人文素养,这是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初衷和终极目标。为了检验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不同年级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前后分别设计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问卷采用“人文素养”测试量表,主要围绕“珍惜生命、人性关怀、爱心、责任心、审美、扬善”等六方面的人文素养内涵,共设计30道特定的情境问题及4种可能的应对策略,由学生、教师和家长选择其一并据此评分,选择最符合理想的人文素养要求的选项为3分,其余根据符合程度依次递减1分。每题得分累计为最终分数,最高分90分,最低分0分。

  3.2.1关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测评结果

  学生分为两组:参与“通过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课题组(阅读组)的M校1-3年级100名学生及N校4-6年级100名学生;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参与该课题组的200名学生作为对照(对照组)。学生测评结果如图1所示。图1显示:阅读组的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测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和道德认知心理的形成等起着积极作用。随着儿童文学阅读的持续进行,从文本所描摹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优美的语言等事实情境中获得的“事实判断”持续影响小学生的“价值判断”———特别是与人文素养相关的道德认知心理构建过程,扩大了高年级小学生“阅读组”与“对照组”之间人文素养认知的差距。

  3.2.2教师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评分结果

  M、N校各选20名教师,共同评价本校学生在校表现。在教师心目中两组学生人文素养存在差异,一、二年级的差距较小,教师的评分从第三者视角印证了对两组小学生测评的结果,更客观地反映了“阅读组”小学生在人文素养相关的行为评价中获得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固然是其内在道德认知心理构建完善的过程,但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施教,因而教师的评判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2.3家长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评分结果

  家长160名,每组80名,每个家长仅评价自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阅读组”的家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一年级两组家长评分没有明显差别。家长与孩子血脉相连,对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不仅倾注心血,还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感同身受”。家长对孩子人文素养满意度的提高,说明这一理念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这一活动不仅被认为有利有效,更因此得到家长的支持,有助于构建更为有效的家校一体化“人文素养”培养机制。在“通过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M、N校的学习氛围开始好转,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日益浓厚,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和人文素养的逐渐提升。M、N校的实践结果印证了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了积极成效。

  参考文献:

  [1]J.Piaget.ThePrinciplesofGeneticEpistemology[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Ltd,1972:112.

  [2]SternbergR.J.BeyondIQ:ATriarchicTheoryofHumanIn-telligence[M].Oxfor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76.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1.

  [4]JeremyIM,Carpendale.Kohlbergandpiagetonstagesandmoralreasoning[J].DevelopmentalReview,2000,20(2):181-205.

  [5]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7):40-45.

  [6]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7]程雯,李贤.儿童文学:小学生人文素养启蒙的殿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71-73.

有关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人文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2.人文素养本科毕业论文综述范文

3.人文素养他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关于人文素养毕业论文范文

5.人文素质护理论文范文

6.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参考

7.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161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