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大学思修道德论文(2)

坚烘分享

  大学思修道德论文篇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摘要】在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个重大的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义、对政法工作的要求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希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意义;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正确的法治理念,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同样也一会是一种最先进的法治理念,它真正的符合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以及需要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出以下本质要求,它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反映和坚持党的领导,反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反映和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是由特定社会中人们的法治理念、法治制度和法治行为所构成的现实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致力于寻求法治在现实中的最佳运用。然而,从原生意见上讲,法治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法治理念是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以法治理想为中心形成的全部观念的总和,是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法治的基本倾向或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具体来讲,就是对法治现象、原则、模式、体系以及法律信仰、法律实践、法律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的宏观性、整体性的反映。其“核心是法制的实质价值观念和法律权威观念,”法治理念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法治理念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法治与人治中坚决地选择法治;二是在多样的实体价值中对主体价值的认同和选择;三是在具体操作上对法治模式的设计,涵盖所有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义

  党的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六项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原则和要求,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法治保障,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①;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③。

  三、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政法工作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自觉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司法行为。

  (一)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严格执法

  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政法人员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而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是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二是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

  (二)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工作的责任。政法机关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每个政法人员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④政法机关和政法人员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一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三要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以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广泛的支持与努力,在广大公民共同努力的同时,政府对此做出的法治保障也十分的重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制定出相映的法律法规,为共建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保障,行政执行方面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以防矛盾的产生,树立公益理念,最后在司法制度上进行完善来推进和谐社会的营造进程,从一系列手段上争取最快最有效的成果。

  注释:

  ①自正发.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指导思想[J].红河学院学报,2007.

  ②刘焕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③姜永武.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断想[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④程亚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城市建设,2010.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张恒山.略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法学家,2006.

  [3]徐显明.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J].法学家,2006.

看过“大学思修道德论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2.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

3.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范文

4.大学生思修道德论文范文

28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