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论文(2)
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论文篇二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的现状与反思》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中国的道德国情变得极为复杂,尤其在当前,一方面,出现了所谓的“道德沙尘暴”现象;另一方面,仍然有众多的草根道德明星不断涌现。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认为,当前的社会转型是导致“道德沙尘暴”出现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具有几千年优良的道德传统,这种道德传统仍然在有意或无意地对人们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在乱象丛生的表象下,草根道德明星的出现证实了中国社会道德的另一面,传统优良道德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18-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中国的道德国情变得极为复杂,道德生活领域里存在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在历史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人目前实际信奉的道德价值标准不再统一,处于见仁见智的紊乱状态;实际采取的道德行为在价值取向上也不一致,处于各行其是的状况:一方面是传统美德陷入了莫名的尴尬;另一方面是草根明星的出现,产生了自相矛盾的“悖论”。
一、“道德沙尘暴”席卷中国
2006年一徐姓老太在南京公交站台不慎跌倒,小伙彭宇见义勇为,赶忙将其扶起,然而,可怜的农夫却被蛇咬了一口,徐老太竟抓住彭宇不放,指认其撞人。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彭宇赔付徐老太4万余元。此案一经媒体公布,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彭宇”这个名字不胫而走,甚至成为此类事件的标签。
2011年8月,多地发生了扶起老人却被指其肇事的事件。网贴爆料,“天津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拦摔倒的王老太,被天津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逾10万元;江苏如皋客车司机殷红彬驾驶途中发现一老人被压在三轮车下,于是他靠边停车,下车将其搀扶,反被老太认定是在路边撞倒自己;武汉一电动车车主胡师傅在路口扶起一名摔倒的八旬婆婆时,被婆婆称被其电动车撞倒……”①
“农夫与蛇”的故事多次发生之后,遇到此类事件,人们再也不敢施以援手。据报道,近几年,各地发生多起市民遇险无人施救最终导致死亡的悲剧。人们的爱心似乎也在受创之后跌倒。甚至有人大呼,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三十年。所谓的“滑坡”即是道德失范现象,优良的道德传统因“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而丢失。据此,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南京彭宇案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这起案件是法律对道德的凌辱,是制度对正义的强暴。” ①
夏学銮还指出,“人际关系间信任感的缺失,导致了社会病态的出现,人心冷漠正是其中的一种反映。有信任,才有温暖。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已经不复存在,当今中国正处于道德荒漠中。人与人之间的孤独,缺少联系,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悲哀。国人社会心态亟须软治理,而这种心态治理只能从精神层面解决,物质条件无法对症下药。” ①
这就是中国道德国情的现状,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社会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正陷入严重的道德生态沙漠化。
二、草根“最美”激起层层涟漪
社会道德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正当人们对中国的社会道德大失所望,感叹“好人难做”时,社会上却也涌现出众多“最美”草根道德明星,激起层层涟漪。
2011年7月2日12时许,杭州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一位两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刚好途经此地的阿里巴巴员工吴菊萍奋不顾身地跑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自己却左手多处粉碎性骨折。她的英勇壮举被社会广泛传颂,媒体和网友们称其为“最美妈妈”。在浙江微博上,对吴菊萍的赞美超过两万条。
2011年7月27日,一蓝衣女孩跪倒在地为溺水老人实施人工呼吸,引发众人关注,但是在120急救车将老人接走后,女孩快速消失在人群,后几经周折,人们才得知当时的那个蓝衣女孩就是重庆酉阳县人民医院的护士余书华,人称“最美女孩”。
2011年7月31日傍晚6点多,浙江省常山县城东苑小区居民洪小光带着12岁的儿子洪志杰,到常山港游泳。忽然,初识水性的洪志杰发生溺水。危急之时,正在现场的65岁老人占祖亿纵身跃入水中,救了少年命,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被人们称为“最美爷爷”。
2011年8月12日下午,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外村的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当她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出来,被人们称为“最美奶奶”。
还有苏州木渎镇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一把雨伞的少女,安徽亳州艰难地给瘫痪在床的儿子喂粥的老母亲……
从以上报道不难看出,这些道德主体都是一个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物,但人们却给之加上了“最美”两个字,之所以如此,是人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越是普通,越是感人。草根道德明星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泉,化解了人们对优良道德的渴望。他们之所以“最美”,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加修饰的真善美,看到了最纯真最天然的人性。
三、我们的反思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在这种过渡期间,社会道德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一方面出现了转型社会特有的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各种新的道德价值观正在形成,乃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碰撞,整个社会成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念共存的大熔炉,但是传统的道德权威仍然在发挥作用。其一,道德失范是当前中国社会道德中不可否认的现象,也是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生活中必然发生的现象。所谓道德失范,一般指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道德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它往往表现为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社会既有的行为范式、价值观念,因为或者受到怀疑甚至否定、或者被严重破坏而逐渐丧失了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与约束力;另一方面,新的行为范式、价值观念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人普遍接受,对社会成员不具有有效的影响力,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发生存在的意义危机,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缺少某种正常交往秩序、行为规范的事实“真空”缺失现象,呈现出某种紊乱无序状态。当前道德沙尘暴之所以席卷中国,其实质就是社会道德秩序的紊乱,出现了所谓的道德失范现象。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新的价值观念还在萌生过程中——对社会而言,相关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或仍不完善,对个人而言,有些人对社会上某些刚刚萌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接受,甚至持敌视态度。其次,人们又因原有的某些价值观念失去了社会物质基础的支撑而表现出失落无依的心态,再加上其他各种超前的与落后的、神圣的与腐朽的价值观念的共同碰撞,从而使人们内心原有的道德信念迷茫、失落甚至崩溃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现象。其二,新的道德价值观正在形成,出现了各种道德观念相互激荡的局面,但是,传统的道德权威仍然在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全面变革,这必然引起人们相应的社会观念的变化。当前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由于强调个人利益,个体的道德人格和社会的道德准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这样,中国传统的道德权威仍然在发挥作用,像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样的传统观念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之所以会被人主动、自觉地遵守并发挥巨大的作用,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对中国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权威,是最有威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它不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它不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容的彰显,而是一种内在的令人信服的力量的体现。这种权威一旦被认同和接受就会产生一种感召力和内在的控制力,使被影响对象信服并自愿遵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权威是在道德实践中具有的启迪人的道德觉悟,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坚定人的道德观念和信仰,达到知行合一之境界的令人信服的内在力量。这种具有权威的道德能够使道德和道德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的关系,使道德主体将杜威所言的“关于道德的观念”转变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成为一种稳定的道德信念,进而形成一种道德人格,即德性。具有权威的道德并不排除强制性因素的存在,但这种强制是一种精神的强制,是通过“应当”的知识和内在判断力、能动性的提升,将外在的强制转变为内在的要求,在自愿选择基础上信奉并躬行。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权威性,是由于其对人对社会的固有的价值而获得了社会态度的一致肯定。这种优良的道德规范一旦被侵犯,社会往往就对侵犯者予以毫不犹豫的否定和惩罚;相反,当有人对这种传统的优良道德规范遵循得好,表现出了常人难以达到的水平,社会往往便予以肯定、奖励。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道德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哺育着炎黄子孙,激励着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加强道德体系建设,乃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金木苏.道德赏罚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2.
[2] 钱广荣.中国道德国情论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12.
[3] 吴然.优良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
[4] 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7.
[5] 刘羡.中国道德生态遇“双重门”见义难勇为PK草根最美[N].中新网,2011-09-06.
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