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论文
危机营销就是企业在面对不可控的较为宏观环境的突然变化时,采取具有进攻性的营销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使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危机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的过程。营销的重点就是把不可能卖出的商品(包括各种服务)经过一系列合理、合法的措施让消费者很愉快的掏钱来购买我们所希望他们购买的东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环境的制约。在经济衰退期间消费者的收入减少,购买行为发生了变化,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经济衰退;客户组合;产品组合。
一、经济衰退的性质与特点。
由于高通货膨胀会损害一个国家的经济,所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要采取反通货膨胀的措施来缩减需求。政府的紧缩政策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工厂就会解雇工人,失业率便因之上升,整个经济就会陷入衰退。按照美国的标准,当经济中总产出、收入和就业连续6 个月到一年的明显下降,经济中很多部门出现普遍收缩,则这种经济下降称为衰退。更严重的持续的经济低迷成为萧条。通货膨胀时期还是人们保有职业、对未来前景尚为乐观的时期,而衰退时期却是悲观情绪不断上升的时期。人们口袋的钱少了,花钱时也变得更加精打细算。经济衰退对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衰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订单减少,库存增加,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一个极端是:轻度的周期性经济衰退在美国每隔三、四年出现一次,平均持续10 个月左右,衰退过后,便出现需求和就业的高涨。另一个极端是:严重的、持续的经济衰退称为萧条,如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长时间延续的经济停滞,一直持续到经济出现重大转机时才结束。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一直延续到80 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是介于典型的短周期衰退与30年代型长期萧条之间的一种衰退。80 年代衰退的特征是,像汽车制造、钢铁、住房建筑等基础工业都被卷入严重的不景气,这些基础工业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又波及其他部门。
始于2007 年12 月终于2009 年6 月的美国经济衰退,历时18 个月,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历的最长经济衰退期。本轮经济衰退以来美国总共有超过800 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持续高居9%以上。收入减少加之房价崩盘引起美国家庭负债率上升,加上去杠杆化程度的放大,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由此受到了强大的抑制。
乔夫雷·摩尔用三个特征———持续时间、深度及广度来划分衰退的不同等级。持续时间是指衰退延续多久;深度指衰退严重到什么程度;广度则是指衰退所涉及的面有多广。最后一项标准十分重要,因为衰退并不影响到所有的消费者或所有行业,当然,严重的持久的衰退最终还是会影响全局的。企业的管理当局面对经济缓慢增长,必须先预测这三个特征,然后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措施。如果他们估计所遇到的只是一次短暂的、轻度的、十分有限的衰退,那么,需要进行的营销调整,就要比遇到持久的、严重的、涉及面甚广的衰退所应作的调整少一些。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很强。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根据尼尔森2008 年的调查表明,全国零售额2008 年11 月同比增幅开始下降,特别是2009 年以来同比增幅下降较快。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从中期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衰退的风险。[1]
二、经济衰退对购买者的影响。
随着衰退的开始和逐步的加深,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花钱方面会越来越小心谨慎,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据尼尔森调查,有44%的受访者减少度假,41%的人选择减少外出活动,还有40%的人决心要把个人电子产品的购买计划砍掉,减少购置新衣的占到34%,28%的人开始节约水电费,28%的人延迟更换家庭大件物品,25%的人减少吃快餐的次数,25%的人改用较为廉价的日用品,25%的人寻找性价比较高的房贷、保险、信用卡,23%的人缩减通讯费,20%的人减少用车频率,19%的人取消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年假,18%的人减少酒类消费或者选择较为廉价的品牌。
消费者进行消费方式调整的程度,因他们的处境不同而不同。收入下降的消费者转向节俭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购买物品时变得更加精明而谨慎。有些消费者甚至选择了节衣缩食的俭朴生活方式,起居用品减少,自己做衣服,制家具,自己种一些菜,而且还减少饮食。而高收入消费者,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仍然购买豪华汽车、旅游度假,挥金如土,似乎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由于高收入者细分市场的存在,说明了同一经济不景气期间低价商品和高价商品都能销售的道理。
经济衰退也改变着工业用户的购买行为。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销售下降,生产率下降,设备开工不足,个人积极性低落。企业经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固定成本来调整保本点。
最高管理当局会对采购部门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寻找恰当的途径减少某些采购关系或者降低所采购的原材料档次。采购代理人开始寻找其他新的供应商,寻找价格较低的原材料来源;他们对原来的供应商变得态度强硬起来,要求降低供货价格,并威胁要转向其他供应商采购。他们要求供应商的推销员说明“为什么我们应当向你们比其他人支付更多的钱”。
因此,由于卖方(供应商)总想尽力与现有主顾保持业务关系,他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价格与价值的定位问题。当然,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充满新机会的时期。那些能够革新产品、为企业节省费用的卖主,将会受到买主们的欢迎。[2]
三、经济衰退期间企业的营销策略。
经济衰退期间,企业通常都会遇到销售下降的情况,而且,如果售价下跌、成本上升,盈利也会大幅度下降。企业的任务就是解决售价和销售量上升、成本降低这个问题。
企业管理当局对这个问题反应的强度和反应速度,将取决于企业利润下降了多少,取决于他们对经济衰退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目标市场价格敏感程度的估计。
一种极端是,有些企业不论衰退如何,经营状况一直不错。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必要调整其营销策略。如食品行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人总是要吃饭的,垃圾总是要抛弃的。因此,食品企业和废物处理企业的生意也就一直不错。
另一种极端是,许多企业遭到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如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建筑业,他们不得不尽快地进行调整。有时甚至是剧烈地调整。在一些非营销战线部门,在经济状况逆转时期,最高管理当局通常采取下列的措施:削减管理费用总额,辞退一些人员,组织一个负责降低成本的工作班子,推行严格控制流动资金的计划,增加变现能力,多外购少自制,采购时更加仔细谨慎。这么做的目的全在于降低保本点,使企业能够在开工率颇低的时候继续经营下去并且仍然盈利。在营销战线部门,管理当局必须考虑在客户组合和营销组合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3]
(一)客户组合。
经济逆转时期,公司必须重新研究他们的市场,并考虑哪些市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哪些市场正每况愈下、逐年萎缩。从正在萎缩的市场腾出力量来建立或者进入更有前途的市场,公司就能够确保未来长远利益的安全。
经济衰退时期,工商企业都急于寻找新顾客来弥补老顾客减少所引起的销售额下降。他们可以到以前不太注意的细分市场和地区,去寻找过去未被发现的顾客。在这个时候,如果国外市场的机会比国内市场看好的话,公司还应当新增或者增加产品的出口销售。为能吸引新顾客,企业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提供更优惠的信贷,新增或改进对顾客的服务项目。
企业在经济衰退时期的一个稳健的目标,就是设法扩大市场份额。经济衰退也是做这件事的最容易的时机,因为经营能力较弱的竞争者正在被陆续逐出市场。
(二)产品组合与产品设计。
经济开始出现下降的时候,正是企业分析产品盈利率、淘汰疲弱产品从而加强盈利产品优势的最好时机。企业应该认真考虑在经营产品中增加经济实惠的型号,满足市场对低价产品和对每花一分钱能获得更大价值的需要。例如,企业既可以用简化包装的方法帮助自家产品更加“亲民”,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多地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当然,企业不应该提供那些已经无人问津的便宜型号产品,应该生产那些只是去掉次要功能的型号或者生产那些在工程技术方面提高了价值的产品。
公司还应该寻找那些他们能够进入的新市场,特别是那些正迅速扩大的市场和不受经济衰退影响的市场。
创新是企业不竭的动力。经济衰退期间企业可以在产品种类中推出新的、令人振奋的产品从而找到机会。如雅芳在经济衰退的1980 年就推出了十种新产品,他们认为即使在阴沉的年代,消费者也还是要寻求“小小快乐”的。雅芳不但没有削减广告费用,反而增加开支以期跟那些勒紧裤带的竞争对手拼搏,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订价。
经济衰退时期,价格是经营者竞争的焦点。每个企业必须检查其定价战略,甚至修改定价战略。
企业都必须决定在其营销战略中,究竟是强调价格,还是强调价值。形象良好、产品优质的公司,希望强调价值,避免运用廉价战术,因为这样做会贬低企业的形象。如果企业产品品种的覆盖面很广,从便宜货到高价优质型号,一应俱全,那么企业的经理就得决定选择哪些型号的产品作为广告宣传的内容。有些营销人员选择便宜型号的产品作为广告的宣传内容,这样就可以吸引顾客去注意他们的产品线,希望顾客那时会选购价格更高的产品。其他一些企业则希望着重宣传介绍价格较高的产品型号,那样会有助于树立企业生产高质产品的形象。
采用进取性价格战术的企业,在达成交易时,可以降低原定价格或者以其他方式报出较低的“实际价格”。厂商反对直接降低标价,因为降低标价会被消费者认为是永久性跌价,有损企业品牌形象。更多的厂商选用给顾客回扣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卫,而不是期望回扣会给他们带来长久的市场份额的扩大。
许多企业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取代回扣。汽车厂商推出了低息融资、免费维修和延长保修期等方法。航空公司则对乘坐该公司飞机旅行累计达到一定里程以上的旅客,提供一张免费的机票。采用这些促销订价法也会碰到麻烦,如果他们起作用,竞争者就会立即效仿,于是这些方法对个别公司就失去了价值;如果这些订价法不起作用,那么,就会白白浪费金钱,而这些金钱本来是可以用于会产生长期效果的营销手段的,譬如可以用于提高产品质量、提 高服务质量和做广告提高产品形象。
(四)分销。
消费者收入的减少会使他们形成新的购买习惯,到更便宜的零售商店去购买物品。高档百货店的生意就流往那些大众化经销商和折扣商店。经济衰退促使在诸如食品、书籍、运动器械甚至计算机等行业里出现更多新的折扣商店。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更加热衷于去旧货商店、厂方门市部进行的现场销售。所有这些,都对那些不能摆脱高昂分销成本的企业带来严重的问题,他们看着销售量下降而还不肯马上去寻找售价较低的零售渠道,因为那样会降低利润,影响产品品牌的形象,疏远与销价较高的零售商的关系。企业只企望眼前的经济衰退仅仅是短暂的,马上就会过去,免得改换使用售价较低的零售渠道的麻烦。但是,这个企业忘记了一点,低价零售将会持久存在下去,即使在经济恢复繁荣之后,低价零售也会继续发展的。
(五)广告与促销。
面对经济衰退,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广告支出预算、广告内容和广告媒体及各种促销措施。
大量削减广告费用支出,是企业压缩成本时首当其冲的传统目标。但近年来,许多企业认识到,在经济逆转时大幅度削减广告开支只是应一时之急的短视政策,因此他们大多仍保持从前的广告预算;也有一些企业视经济衰退期为进攻市场的好时机,大胆采用了反周期性衰退的广告费用支出安排方法。
企业还寻找使广告更能符合消费者追求经济实惠的心理的新信息。“大拍卖”等成为广告里常见的字眼;同时,在内容中强调价值还是价格,成为企业思考广告信息的问题。经济衰退期间,一些企业削减了那些宣传企业形象的广告预算,因为这些广告与消费者这个时期的心情格格不入。
主管广告事务的人,对广告媒体的成本十分敏感,他们得把广告费用用在那些效果更大的媒体上,用在电视广告的钱,也就常常更多地转向电台和报纸广告。
各种促销手段的使用,在衰退时期显著地增加,主要有去尾数折价券、买一送一的拍卖、销售竞赛和兑奖。消费者很乐意接受这种优惠交易,企业也就把部分广告费用转而用于此类促销手段。
(六)销售队伍与顾客服务。
经济衰退时期,销售队伍困难重重,精神不振,企业就得想办法鼓励销售队伍更加努力地工作。有些企业,对能推销掉高利润产品和有大量库存产品的人员增发奖金。管理当局可以组织有大额奖金的推销竞赛活动;对推销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教他们更有效地运用电话这个工具;更多地使用直接邮寄的方式去发现顾客。最高管理当局也开始投入鼓励销售的活动。
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常常取消某些顾客服务项目,不过,在这方面必须谨慎。也许,把服务项目收费同产品订价分开计算,会比取消这些服务项目更为妥当。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注意维护他们服务项目的形象,在困难的时候要跟顺利的时候一样重视这个问题。不然,他们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别马上就会暴露出来。
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周期的存在,经济衰退并非总是存在。那些能够熬过艰难时期的公司,总是设法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在争取和巩固长期优势地位方面进行投资。关键的观念在于公司必须对一定的市场、对营销战略有一个长期的打算,不能见风就是雨,一遇到经济逆转便摒弃它们。
参考文献:
[1]吴黎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加剧中国恐难独善其身[N].经济参考报,2011-08-08(06)。
[2]王俊燕。在经济衰退时期赢取消费者[N].人民日报,2009-06-15(04)。
[3]非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