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市场营销论文>

关于市场经济诚信论文

斯娃分享

  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普遍性的道德范畴,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诚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指向和内涵。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也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原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经济诚信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市场经济诚信论文范文一:浅谈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诚信公关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企业道德水准也在降低。在处理与公众关系时引发出诸如不真实、不公平、无信用等诸多不诚信现象和问题。这些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扭转这些不道德的市场行为,开展诚信公关,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不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诚信;企业道德;市场经济;诚信公关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1-0062-02

  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我国传统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愈来愈趋于市场化,但是,许多企业在摒弃计划经济下“统御”、“服从”、“无私”、“强调整体利益”、“舍己为人”等道德观念束缚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对企业道德的更高要求,而是把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依归,是从利他主义转为利己主义,因而,可以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不讲信用、不择手段,把这些视为是市场经济的天经地义。在这些误解下,企业道德水准越来越低下,在处理与公众关系时引发出诸多不诚信现象和问题。

  1.不真实现象。表现为企业制作虚假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不知不觉陷入了广告的重围而难以脱身,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漫步街头,闪烁的霓虹灯,轰隆的公交车,矗立的电线杆,遍是载体;甚至连屋顶上、房墙上、门缝间也在传送着各种商业信息,简直是无孔不入。诚然,广告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促进交流交易,是一种很好的公关宣传手段,然而,这些广告全都是真实的吗?电视里亮相的大明星们,翻卷如簧之舌,将有些药品或补钙、或减肥、或增高、或益智等保健品宣扬得神乎其神,而实际效果却远不如其所言,报刊上的一些房地产宣传或养殖、加工承揽、科技转让等“致富”信息,不是表述含糊,就是纯属骗局。诸如此类背离真实,置法律、道德、责任于不顾的广告,假的真说,虚的实说,差的好说,极尽误导之能事,使消费者蒙受损失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2000年2月,广州南方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某电视台发布“升高2000”广告称,“该产品适用于13~18岁发育期青少年,食用后94.6%的人3天后可长高1厘米,1个月后可长高3厘米,3个月后可长高6厘米”,可实际结果是:吃了“升高2000”的人连两毫米都未长;2001年2月,新疆巴州教育电视台开始发布“美因子羊胎素口服液”的广告,称“美因子羊胎素含有100%活性因子,女人服用后生过孩子的和没生过孩子的身材一样好,效果非常显著”,而实际结果是:服用了“美因子羊胎素口服液”的女人,当初腰板“硬朗”,过后依然“强壮”......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太多太多。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调查,仅在2001年1-8月,全国一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5万余件,停止发布违法或不规范广告2.6万余条,提出书面行政告诫六千余次,收缴违法印刷品广告九千多万份。从法律角度看,这种制作虚假广告,言过其实、片面夸张强调优点的广告宣传行为触犯了我国的立法,是违法行为,而从道德角度看,这更是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不诚实行为。

  2.不公平现象。表现为企业出售的商品物非所值,其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消费者的购买预期,即使某些合格产品的价值也远低于消费者购买时所付出的代价。公平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易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权益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处理与消费者关系时应遵循的首要要求。而现实中,部分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肆意或强行进行非公平交易,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极大损害。2001年中秋前,中国食品界爆出最大丑闻,南京名声卓著的“冠生园”采用一年前的发霉馅,制作2001年的月饼。一时间,举国哗然。然而“冠生园”主人却道出了一句让全国人民震惊,在行业内却不是秘密的话:全国的月饼生产企业差不多都是这样做的。这就是有名的冠生园陈馅事件,类似的不还有金华火腿事件、乡南熟食事件吗?这是何其可怕,又是何其可悲!难怪在俄国的一些商店门口会挂有“本商店不卖中国货”的字样!

  3.无信用现象。表现为企业在商品销售,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售后服务方面,常常不讲信誉、不遵守承诺。无信用现象还表现为企业之间在经营业务往来中不信守合同、任意违约、不履行债务等。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合同诈骗犯罪达五万多起,诈骗金额两千多亿元。广州市每年因生意往来而签订的合同有上千万份,但这些合同的履约率只有40%左右;另外,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有部分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而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而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合同在某些企业手里越来越如同一张废纸。在这样的信用环境下,银行不敢贷款,企业不敢交易和投资,外资进入顾虑重重,消费者不敢买东西,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

  显然,这些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竞争者、合作伙伴、政府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我国企业的整体道德水平,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削弱了合作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于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帮助,在危难时刻经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扭转不道德的市场行为,开展诚信公关,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不重视的问题。

  二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这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的概念。朋友之间的杀血为盟、肝胆相照是诚信,夫妻之间的海誓山盟、携手相老是诚信,而企业与消费者、与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与政府等各类公众之间也应有这样的诚信,这就是诚信公关,即企业在开展和从事各项公共关系活动时,都秉承诚实守信的态度,处理好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以诚立业,以信取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诚信更应该是构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道德的基石。当前,由于企业不诚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2001年南方冠生园陈馅事件使其当年月饼销量减少四成;2003年1月金华火腿事件使其损失上亿元;乡南熟食事件后绝大多数消费者拒绝该品牌熟食。据统计,由于经营者不诚信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这便是不讲诚信付出的惨重代价。

  就现代企业而言,获取盈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前提,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目的和动力所在,而诚信则是企业实现利润的保证,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因为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公众的信任,公众是在拿兜里的钞票在给企业投票,而公众的“货币选票”、“舆论选票”及“形象选票”会更加集中地投向那些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诚信企业。因此,诚信公关应当成为企业公共关系运作的重中之重。

  1.以诚信规范员工和企业行为

  曾有人问通用电气的总裁韦尔奇“在通用电气,你最担心什么?什么事会使你彻夜不眠?”这位在全球备受推崇的CEO回答:“诚信”。他明确告诫员工,诚信是通用电气全体员工100多年所创造的无价资产,“没有什么东西,无论是完成业务指标,还是上级的命令,抑或是为客户服务,能比行为正当、坚持诚信更为重要。”如果违反了这两个字,公司将停滞不前。韦尔奇的经验总结表明,以诚信作为价值观和道德核心,是任何优秀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在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员工的国籍各不相同,为了规范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以及员工的行为,通用电气制定了员工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一整套诚信制度,在执行诚信制度规定和政策时,通用电气不仅要求自己的员工严格遵守,还要求所有代表公司的第三方,如代理、销售代表、经销商等承诺使用通用电气的诚信政策。接触通用电气公司,你会发现,这里的员工人手一本公司诚信政策手册,每到年末,公司便与员工签署“员工个人的诚信承诺”,这一诚信政策涵盖了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与政府部门的交往、全球性的竞争、公司社区关系和保护公司资产等各方面内容,正是这样的诚信政策才使若大的通用电气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无价的信誉,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可见,诚信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的,让诚信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作为一种企业价值观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达成统一。惟有如此,诚信才能在每一位员工代表企业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2.开展诚信危机公关

  当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如何取舍,是惟利是图还是公众至上呢?零售业中的骄骄者家乐福给了我们答案。曾经,重庆的家乐福在当地报刊上刊登了一则“买一赠一”的促销广告,即买一瓶百事可乐(价值5.00元)赠送一瓶天府可乐(价值2.00元),广告显示“买一百事可乐,赠一天府可乐(价值2.00元)”于是许多顾客赶去了。然而,这一广告的失误,导致顾客与收银员发生了争执。顾客认为两瓶可乐共2.00元,收银员坚持两瓶可乐应收5.00元,眼看一场风暴即将发生,此时,法国店长布拉松先生一句话化解了这场危机,他说:“尊重顾客的意愿。”于是乎,百事可乐爆销。家乐福忙于补货,为了平衡商业秩序,家乐福一方面紧急通知每人限购两瓶,另一方面在报纸上修正广告并向广大消费者致歉。事后有人问布拉松先生:“如此这般您不是损失很多吗?”布拉松先生的回答颇耐人寻味“向企业负责,更向公众负责,我们愿意尊重顾客的意愿”。是的,家乐福用行动选择了公众至上,因为他们懂得“利从诚中出,誉自信中来”的道理。从短期来看,家乐福确实损失了很多,可是放足长远,企业树立的良好形象、信誉是要远远超过这些损失的!因此,面对此种危机,惟有诚信公关才是上策。

  3.讲信用、守合同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讲求信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而合同是保证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法律规范。信守合同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和法律行为,也是与合作伙伴搞好关系的重要前提。基于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订立后,应按合同全面履行。这也是开展诚信公关的一个重要方面。

  “诚则人易客,信则公道著”,我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很多商业谚语都生动地道出了诚实守信的真谛。毋庸置疑,现代企业在处理种类公众关系时,都应秉承和发扬儒家伦理中的诚信理念,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我们不希望看到笑话中农民一家人悲惨的结局,这不是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的现代企业,应该注重从儒家伦理中汲取养分。诚信经营,才能长久生存。

  参考资料:

  [1]童一秋 纪康保 编著《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4月

  [2]江林 著《21世纪企业公共关系构筑》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1月

  [3]《公关世界》、《中国经营报》等报刊杂志近年刊载的文章资料

  关于市场经济诚信论文范文二:浅谈市场经济中企业诚信建设

  [摘 要]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企业失去了诚信,市场经济就没有秩序可言。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失信行为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当前企业在市场上的失信行为、企业的诚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做了探讨。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诚信建设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度逐渐增加,经济也持续繁荣发展,但最近发生的金融风暴并导致实体经济滞涨,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正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我们开始追根溯源,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从愈演愈烈的倒下的企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问题,企业的诚信丢失了,不见了,企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后被迫破产、倒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微观组织单元,应该牢记现实的教训,让诚信在企业中生根发芽,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

  一、关于对诚信与企业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基础,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进入的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操守,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诚信是企业能够生存的基础。诚信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诚信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对内、对外的每一次行为,都体现着企业的信用,并逐渐累计构成了企业的信誉。一个企业对诚信守法的认识及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内外对企业的评价,并最终决定企业的兴亡。

  诚信是企业公平竞争的准则。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也是诚信经济,遵循市场信用秩序和诚信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诚信是公平竞争的准则,是通行于市场经济领域的“绿卡”,谁践踏了诚信,违背信誉原则,谁就践踏了公平、践踏了自己。诚信准则的建立不仅需要制度来强制约束,更要把诚信转化为自律行为。企业有企业经营的准则,与做人有做人的道德标准是一个道理。企业到任何时候都有它的生存发展规律、办事准则,谁违背了这些要求谁就将受到惩罚。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竞争,企业在这个平台上所做出的一切必须以尊重社会、尊重消费者为前提,惟此,才能实现尊重自己,获取更大的市场效应。

  诚信是企业无形的品牌。商标是产品的标签,让人一目了然,但产品的质量、性能则是内在的,人们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它实际上就是产品诚信的内在含义。一个好企业、好品牌、好商标之所以给人的记忆是永远的,甚至可以永远牢记,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不但有好的产品,更是因其有良好的信誉。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中,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企业的基础和生命线。只有实现诚信基础上的客户认同感,企业才能长期受益。在西方有“信誉就是金钱”的理念,可见讲诚信是企业潜在价值最大的无形资产,良好的诚信声誉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诚信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将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正像著名管理学家沃尔顿所说的,企业应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仅仅是赚钱的机器。诚信使企业在经营行为中时刻受到约束,要求企业为自己的承诺付出努力,在诚信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二、近年来企业诚信的现状

  近几年,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诚信缺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诚信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减少1个~2个百分点;诚信缺失造成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在近几届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企业宁愿放弃订单也不肯采用信用结算,欧美国家企业间的信用支付已占到80以上;诚信缺失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逾期率上升,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高达5%以上。

  相反,大浪淘沙,那些坚守诚信这一信念的企业,都得到了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国内外多数成功的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均以实践表明,只有靠诚信、勤奋、智慧和机遇才能稳定发展。例如久盛不衰的著名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株事会社,就是以诚实和信用闻名遐迩的,它那“宁舍弃利润也不丢信誉”的经营原则至今仍被国际企业界所称道。

  想当年自张瑞敏当众砸掉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后,海尔人便把企业诚信作为企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在那个“用纸糊一个冰箱都能卖出去”的供不应求的年代,扩产增量是当时国内电冰箱企业的一致做法。但海尔追求的不是有形的产量,而是无形的信誉,并明确提出“先卖信誉,再卖产品”。靠着这种信念,海尔不仅能迅速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而且使企业赢得了长久不衰的市场认同、品牌价值,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海尔已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786亿元,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三、当前企业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是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些原本就是劣质企业,经营动机不纯,掠夺社会财富是其唯一目标,蒙骗欺诈是他们的卑劣手段。有些原本是合法经营的企业,由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加上低价格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充斥于市,企业无正常利润可得,以至亏损时,一些企业就往往选择诚信缺失的办法。再一类是只有满足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如上市公司为了圈钱要求会计事务所行业做假报表)才能接到任务,企业出于生存目的而往往违心地作假。

  二是生产、财务诚信缺失。许多企业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认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采用了非法生产方式;有的即使有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路于现实的短期利益。财务诚信缺失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一个突出点。大量的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企业为了逃税避税,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少纳税或者不纳税;有些企业甚至通过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以达到其套利的目的。

  三是市场监管不到位。虽然企业诚信缺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然而就某个地区、某个部门而言,它一时能刺激经济发展,带来财政收入,增加就业,这对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无疑是有利的,由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查处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上表现得积极性不高。同时,客观上政府部门监督体系和制度还不能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还不能及时遏制企业的不正常、不正当的失信行为。

  四、提高企业诚信的措施和对策

  建立企业诚信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努力。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的提高企业的诚信度,软件方面就是加强思想教育、完善企业文化,将诚信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一种自发的职业行为;硬件方面就是完善法制、法规和制度建设,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和企业主体功能的作用。

  一是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长远考虑,企业若想建立诚信体系,必须将诚信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的诚信理念,才能真正地树立诚信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诚信在企业中广泛建立,持久发展。企业要想将诚信落到实处,把诚信贯彻到企业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必须要在组织内部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

  二是健全企业诚信制度。当前,企业要建立健全并实施合同管理制度,严格履行订货合同;建立资金信誉管理制度,严守对金融机构的诚信承诺;建立与消费者及供应商的合作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特别是要把保证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建立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并对产品质量实行跟踪服务。确立起“产品百分之百合格,用户百分之百满意”的经营理念,依靠创建优质品牌来赢得市场、赢得用户。

  三是提升企业信息的透明化。企业交往中需要诚信,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发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从事交易的双方总是预期对方在谈判时提供有关交易的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而且在达成协议后信守承诺。公众对企业的信息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诚信执行情况,从而约束企业的行为。

  四是打造社会诚信体系。政府应努力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具有权威性、范性的、覆盖所有企业的社会诚信体系;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还应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同时,健全监管体系,严格依法监管,规范企业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晓敏 谢 蕾 冯�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构的双向效应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冷 海: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关于市场经济诚信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市场经济学相关论文

2.诚信论文范文精选

3.关于社会诚信的论文

    14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