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专科论文范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共同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科技专科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科技专科论文范文篇一
《 农业科技传播成果转化研究 》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应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及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收增效"促进,三农-发展,就必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农村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40%,与发达国家的65%~85%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传播是关键因素。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矛盾突出,虽然农业科技成果产量较多,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获经济效益的成果屈指可数,主要是因农业科技成果在整体结构分布方面欠缺合理性,在生产前后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农业科技成果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现象,东部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但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而西部区域成果数量少,无法为农业改造工作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2)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我国农业从业者非常多,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成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走出实验室,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方便广大群众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字形式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多媒体形式则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促进成果提供者和生产者交流以及深入沟通。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及接受者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缺乏沟通传递机制,容易导致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果应用形式。
(3)传播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者长时间在较为闭塞的基层环境工作,其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掌握科技信息较少,大多数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低。有数据表明,至2007年,编制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仅有45%左右的人员属大专以上学历,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大于2/3。目前,很多农业推广人员在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有待提高,无法做到快速捕捉农业科技价值,且他们对于农业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业等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敏感度,不利于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影响推广效果。
2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
(1)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繁荣发展,大家对农科科技传播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但研究内容主要是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得比较少。所以,借助传播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实践工作,挖掘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制约因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高实践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针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要求建立一支具备丰富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确保学科梯队在知识结构方面日渐趋于合理。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应明确学科带头人员,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具体方向以及全局性"关键性领域中凸显其引领作用。此外,必须借助全日制教育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传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3)构建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满足,三农-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完善,机制不够灵活,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后劲方面有待增强。其次,农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各种技术中介等均属于非政府组织,其发展速度有待加速,无法满足市场在服务方面越来越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要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工作,确保服务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促进其公益性及经营性的有效结合。
3结语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二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三是传播人员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先进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家章"李思经#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2]#安徽农业科学
[3]顾君,邹远辉,王吉凤.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4].南方农业学报,
[5]郭涛,刘亭,李博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农业科技专科论文范文篇二
《 农业科技示范粮食增产问题及建议 》
摘要:芒市在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内容,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收。针对农业科技示范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技示范;粮食增产;问题及建议
2015年芒市农技推广工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农业科技示范为引领,突出围绕四大粮食功能区建设,以高产创建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模式公关和“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强化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技术指导,积极推进粮食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全面提升农技系统服务能力,顺利完成了年初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1芒市科技示范生产基本情况
2015年,芒市完成大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2万hm2,比上年增1466.67hm2,增长2.5%;总产量36.6万t,比上年增1.72万t,增长4.8%;总产值12.77亿元,比上年增2.73亿元,增长27.2%。其中:粮食作物4.68万hm2,产量23.4万t,产值7.69亿元;经济作物1.44万hm2,产量13.2万t,产值5.08亿元。全市共实施高产创建活动10片,其中:水稻5片、马铃薯4片、玉米1片。按照“相对集中,分片包干”的原则,结合芒市实际,对高产创建项目进行划片、分区域管理、集成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州级专家的测产,各作物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的产量分别为:水稻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706.9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667.4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661.4kg/667m2。马铃薯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3117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2593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2185kg/667m2。玉米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669.2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571.7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554.8kg/667m2。各示范片都比上年增产5%以上,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粮食作物间套种。按照“核心区、示范片,辐射带”的要求,因地制宜扩大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面积,实现增产增收。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面积2.7万hm2,产量7万t,平均产167kg/667m2,较上年增30.6kg/667m2,总产增1.22万t。通过开展粮食作物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增加粮食总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开展粮食覆膜种植。针对冷凉山区的特点,大春季在山区实施玉米覆膜和小春季在坝区实施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推广,全年完成粮食作物覆膜种植推广0.2万hm2,经田间测产,实现平均单623.3kg,总产18699t,在同等条件下覆膜作物比非覆膜作物增产粮食53.9kg/667m2,总增产粮食1521t,经济效益显著。通过粮食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粮食总产,促进农民增收。
2主要经验与做法
2.1市乡两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2.1.1示范片建设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考核。芒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制定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加强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测产验收。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考核达标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科技人员在年终考核作为评优秀依据。每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将由领导小组成员,技术指导组成员挂到每一个片区,负责该片区的组织发动,措施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使每一个示范片到点、到人;每个示范片有一张方位图,表明了地理坐标和面积;1张推广成熟技术模式图,明确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标准化,1张农事日历,跟踪记录创建作物生育进展和重要农事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促进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1.2面对干旱建立玉米科技治旱示范带和旱育秧示范片。今年,市委、政府针对前期较严重的旱情,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在“320”国道沿线建立玉米科技示范带100hm2,集中展示优质良种、肥团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抗旱、高产、稳产技术。在风平、遮放等11个乡镇建立了旱育秧集中育秧示范片73.37hm2,确保了全市水稻满栽满插,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以召开现场会形式带动示范片建设。芒市今年多次召开水稻、玉米生产现场会,以现场会带动示范片建设。分别在风平镇那目村和遮放镇户闷村召开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现场会;在勐嘎镇召开了玉米综合生产现场会;在芒市镇召开了现代节水农业生产示范现场会;在轩岗乡召开了马铃薯生产现场会。有力地带动了其它乡镇示范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2整合项目,组装配套综合技术,建立综合示范片
2.2.1全面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田间“3415”正规试验12个,田间肥效试验18个,在全市采集土样50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5万hm2,发放建议配方施肥卡2.4万hm2,建立市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60个,实现节本增效77.68元/667m2,总节本增效4714.19万元。此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全省农技推广总站领导及省、州领导的高度肯定。
2.2.2高标准实施云南省增粮增收“百千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按照云南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在芒市、风平、遮放、轩岗和勐嘎等5个水稻主产乡镇实施水稻优质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具体安排在“芒市—瑞丽”公路沿线的27个村129个村民小组建立示范片2333.33hm2,其中核心示范片466.67hm2,辐射带动全市2.05万hm2水稻生产。
2.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科技示范顺利开展
为确保科技示范活动顺利开展,芒市农业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千方百计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全年共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104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各项资金直接用于农户物化、人工等补助,有效支持了全市粮食生产。
2.4示范效果显著
每个示范片均制定有完善的实施方案,生产中严格按方案实施,各示范片都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据市农业局测产调查,小麦示范片平均产201.6kg/667m2,较大面积生产(180kg/667m2)增产21.6kg,增12%;轩岗乡平安村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油菜田平均产164kg/667m2,较大面积生产(91kg/667m2)增产73kg,增80.2%;“百千万”工程项目区5个乡镇实际完成水稻示范种植2333.33hm2,经测产调查,平均单产514.2kg/667m2,比全市平均产量(473.5kg/667m2)增产40.7kg/667m2,增8.5%;比项目乡镇大面积平均(487.7kg/667m2)增产26.5kg/667m2,增5.4%;产值比全市平均增收81.4元/667m2;比项目乡镇大面积增收53元/667m2。核心示范片466.67hm2平均单产521.4kg,较全市大面积增产10.1%、产值增收95.8元。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示范片平均产水稻622kg/667m2,较大面积常规栽培增产148.5kg,增31.4%。最高亩产田块在芒市镇芒核村的农业综合生产示范片上面积1913.33m2,实收稻谷2041.43kg,折平均产711.3kg/667m2,较全市大面积增产237.8kg/667m2,增50.2%;较项目区核心示范片平均增189.9kg/667m2,增36.4%,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综合生产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二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还不够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农民持续增收的科技增粮措施还不够稳固,支撑点还不够多,渠道还不够宽,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四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高产创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组织机构少,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知识、技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受到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就难以打开新局面,农村就难以保持稳定和谐。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3.2建议
3.2.1加大科技增粮创建力度,实现粮食增产促农增收。当前,我市农业生产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非常大,但从总体看,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水平还比较低,我们要立足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持续发挥其在促进粮油稳定发展助农增收中的作用,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3.2.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龙头企业带农增收。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着力形成“龙头+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产业化格局。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植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依托遮放贡米股份有限公司、协会、农村经营能人,积极兴办农村各类中介组织,通过经营能人和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实施“订单农业”,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牵动、农民参与、企业主导”的利益联结机制。2016年,力争各类协会发展到32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57人,实现50%的农副产品通过协会以“订单”形式销售。
3.2.3加强技术指导,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助农增收。一要抓培训,通过层层举办样板,召开培训会,发送技术资料,做到户有一个“明白人”,家有一张“明白纸”,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二要抓引导,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科技专刊等宣传工具,使科技增粮种植家喻户晓,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三要抓扶持,依托项目支持,加大示范片区扶持力度,整体推进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四要抓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等专业化服务。大力推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壮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供切实保障。
3.2.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服务帮农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推动先进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因此,要加大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推广和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的贡献率。
3.2.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强农增收。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3.2.6贯彻落实扶持科技增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政策惠农增收。继续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高产创建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推广大型农机具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要分户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增粮措施,加快农民科技增粮助农增收致富步伐。
参考文献
[1]李红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吉林农业,2005,(5):14-15.
[2]蒋和平,崔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PerspectivesOf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2009,(9):19-21.
有关农业科技专科论文范文推荐:
1.农业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