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档案管理>

保密档案论文

秋梅分享

  档案管理保密工作作为保密工作的基础,对保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密档案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密档案论文篇1

  试论档案保密与利用

  [摘要]文章论述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档案保管过程、档案利用过程和档案开放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档案保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日益为公众所认知,这就涉及档案保密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作为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产物,档案所具有的原始真实凭证作用及其权威性是现实客观存在的,同时它又具有“今世赖以知古、后世赖以知今”的巨大参考作用。利用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作用是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利用档案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完善工作职能,使档案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一、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1 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

  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2 提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党和国家以及单位大量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主人的社会活动被带到各个复杂的场合,往往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泄露了秘密。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把保守国家秘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3 加强绝密档案的日常管理。

  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二、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 制度建设。

  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 队伍建设。

  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 监督措施。

  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其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二是眼勤,勤观察动态,置每个利用者于视线之中;三是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三、正确处理好档案开放利用与安全保密工作的关系

  要坚持“保、放”结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保密与开放,信息公开的关系,既要积极防范又提供工作便利,即把好保密关,又疏通公开、交流的渠道。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

  上述情况表明,档案部门改变传统的观念,在严格提供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势在必行。机密档案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以及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1 我们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

  在利用范围和对象上应做到:(1)对外公布开放档案,是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举措。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放公布一切应该开放的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不应忽视档案的安全保密,在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公布开放档案。对一些掌握不准的,应报请上级定夺或请有关专家鉴定。(2)在档案利用需要服务时,既要积极热情,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凡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些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场合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如疫情数据、突发事件等),要严格把关,按照

  有关规定办理利用手续,对不该开放利用的或不属知密范围的人都坚决不予提供,避免造成失密和损失。

  2 加强归档力度。

  凡归档范围内的档案,都必须集中统一到档案部门依法保管,任何单位、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归档,以保证档案收集的齐全和完整。

  3 大力宣传《档案法》《保密法》。

  对档案提供者和档案利用者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和保密意识,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4 用创新的精神指导新时期的档案工作。

  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在档案开放利用和安全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要求。如对电子文件的完整、安全保密等问题,应该是在充分利用电子文件的过程中加强保密工作,在加强保密工作的过程中促进电子文件的利用。

  5 加强监管、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凡发现有违反档案、保密等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依法处理,从而达到档案利用和保密互为保障的辩证统一,努力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化,又维护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使档案在利用中延续生命,焕发活力,促进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6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要及时抢修。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仅保证档案实体安全,也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

  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排架整齐规范,有章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7 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要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若在保密期限内被泄露,将对国家、单位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它表示该秘密事项在其确定的期限内,受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必须按秘密事项确定其保密期限。在保密期限上,《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1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8 做好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

  要贯彻落实《保密法》以及1991年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涉密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档案涉密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涉密档案建设奠定基础。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涉密档案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

  四、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1 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

  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和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2 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

  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价值,为此我们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

  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过去,许多档案馆(室),对其所保管的注有密级的档案,没有定期解密,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利用。对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6条)这也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的。

  3 人事档案的部分信息向个人开放。

  目前,我国的人事档案提供利用仅仅面向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对每个人来讲还是神秘的,大家不知道自己的档案里究竟有什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当事人对自己的某些情况记忆模糊,要求查阅自己档案的事例,但按照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这种利用制度与公开、透明的现代法治精神不相符合,人事档案应当以人为本,对于只要不属于保密范围的信息,个人应享有对自己档案的知情权。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中一些非保密信息可以向个人开放,对这些信息个人只有查阅权而没有修改权。人事档案信息部分向个人开放不仅方便了公民对档案的利用,而且可以增强公民的档案意识,有利于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的监督,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总之,不论从国际惯例,还是从我国的社会实际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事档案内容的日渐丰富,人事档案也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完美的体现。在人才选拔、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将进一步得以发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

  开放档案首先要做好档案开放的基础工作,一是要提高开放档案案卷的内在质量。利用原有基础,进行系统整理,达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排列系统的要求。二是要建立健全档号。要适应开放后检索与管理的要求。三是要编制检索工具。首先是基础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目录》;其次是骨干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卡片目录》;最后文字叙述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全宗介绍》《全宗卷》等,使开放档案的检索工具逐步形成以骨干性检索工具为主,以基础性检索工具为辅,以叙述性检索工具为必要补充的检索工具体系,实现检索途径的多元化。四是要准备好副本。对珍贵、重要的档案,应采取抄录、复印、照相等形式进行复制,制作好档案副本。

  保密档案论文篇2

  档案保密工作略谈

  摘 要:档案保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及相关单位与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并严格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切实履行好自己管理档案的神圣职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从“绝密档案的保管”、“正确处理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和“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三个方面,就如何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展开论述。

  关键词:档案 保密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个人在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由于档案是行为者在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个人活动的真实记录,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使用价值。档案中也包含着涉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秘密的资料、经济数据、科技成果等,一旦泄露,就会使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安全和利益受到重大损害。这就涉及到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中的保密问题。档案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及相关单位与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其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价值利用效率。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保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并严格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切实履行好自己管理档案的神圣职责。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绝密档案的保管

  绝密档案是涉及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为确保国家秘密的万无一失,必须做好绝密档案的保密工作。

  1.1 加强绝密档案的日常管理

  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1.2 将绝密档案与非绝密档案分别保管

  密档案要设保险锁、保险柜、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

  1.3 提高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对保守秘密负有比一般档案人员更为重要的责任。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绝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除了具备一般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外,绝密档案的管理人员还应具备如下素质:

  1.3.1较高的政治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保密性很强的工作,绝密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无论什么场合都做到守口如瓶。

  1.3.2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是绝密档案的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做到精益求精,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

  1.3.3过硬的业务素质 。绝密档案的管理人员既要有较强的档案方面的业务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掌握一些有关保密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保绝密档案管理的万无一失。

  2 正确处理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保守国家机密是档案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档案人员都重视档案保密,但也存在着重保密轻利用现象,甚至由于保密而产生一些弊端,如大批档案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废。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利用必须在保密基础上的进行。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2.1 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审查工作

  审查工作是档案开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开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对这项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初审,档案工作人员根据标准,对开放期限内的档案逐件进行审查,初步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二是中审,由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志,重点审查初审中没能判定开放与控制使用的部分档案,以确定其取舍。三是终审,由有关领导,根据初审和中审的情况,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最终决定与批准档案的开放与否。

  2.2 做好设密档案的解密工作

  根据《保密法》规定,涉密档案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这里所说的“特殊规定”是指制定保密范围的中央、国家机关可以规定有关保密范围中某类事项的保密期限为“长期”。对规定为“长期”的国家秘密事项,在授权机关作出解密前,其他机关、单位应当对其采取长期的保密措施,不得擅自决定解密和随意对外提供。保管期限届满的档案就应该向社会各界开放。开放前,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对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应当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6条)。这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

  2.3 做好档案开放前的基础工作。

  2.3.1提高开放档案案卷的内在质量。利用原有基础,进行系统整理,达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排列系统的要求。

  2.3.2建立健全档号。要适应开放后检索与管理的要求。   2.3.3编制检索工具。一是基础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目录》;二是骨干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卡片目录》;三是文字叙述性检索工具,如《开放档案全宗介绍》、《全宗卷》等,使开放档案的检索工具逐步形成以骨干性检索工具为主,以基础性检索工具为辅,以叙述性检索工具为必要补充的检索工具体系,实现检索途径的多元化。

  2.3.4准备好副本。对珍贵、重要的档案,应采取抄录、复印、照相等形式进行复制,搞好档案副本。

  3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档案利用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 制度建设

  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3.2 队伍建设

  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档案和档案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3.3 监督措施

  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馆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

  做好利用监督,还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二是眼勤,勤观察动态,置每个利用者于视觉之中;三是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参考文献

  [1] 邓绍兴 陈智为编著《档案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3]王媛媛《浅析如何做好档案保密工作》,《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4] 汀蓝著《试论档案工作中的保密》

    上一篇:浅谈财务档案管理毕业论文

    下一篇:有关保密档案论文

    292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