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选修课论文范文怎么写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一门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而开设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语文论文篇一:《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工具性
大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另外,大学语文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共通性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结语
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实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同时,有效节约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教学方式,可以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推广应用。
大学语文论文篇二:《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大学语文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提高语文教师思政素质。在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功能上,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教育与感染,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具有高思政素质和人格力量。而作为灵魂播种者与知识传授者,语文老师不能仅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却忽略了思政素质。所以,只有提高教师思政素质,才会准确把握与理解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所描绘的情境,由此才能让学生进入思政崇高意境,在往复沉潜中滋养甘霖。若非如此,就算语文教材有非常高的教学质量,也会由于不到位的领悟而不能育人。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思政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并将其切实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去践行与追求,为教育与引导学生作铺垫。通过对工作实践与生活点滴的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以此达到铸造优秀思政素质与崇高人格风范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善美为学生做表率、树榜样。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语文思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重视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得以不断增强,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与教育的主人。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课堂为中心,并向延伸至人文讲坛、社团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全方位教学环境,同时让学生自觉创建一个自我教育与学习的优良学风。创建集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络互动中,能够确保学生自我思政教育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思政实践,让学生能够利用寒暑期时间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深化理解与认识相关文学作品,并于日常生活中领悟语文为他们所带来的思政魅力。
(三)通过优秀文章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往往只有高质量教材才具有正面进行思政教育的功能。毋庸置疑,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语文教材质量比较高,这就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提高大量情理并茂及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然而,现阶段我国各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尤其是部分反动势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错误理念与观点渗透至大学语文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思政观念。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因素存在多方面,不良社会风气及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带给大学的最大问题是负面影响学生信念与理想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负面追求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潜藏的优秀传统理念,以此对大学生做好人格形象教育与道德情操熏陶。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儒家所宣扬的“刚正不阿”与“浩然正气”的人格精神、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以及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等,启发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这样对学生崇高感与责任感的培养非常有利,使学生能够自觉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崇高的思政素养。
(四)挖掘传统革命精神,确保学生爱国教育得以加强。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大、就业形势严峻以及贫富差距大等现象。在诸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缺少自我奉献精神,而且情绪非常消极。面对这种现象,大学语文老师就要深入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够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词句或篇章,突出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从这些篇章中感染与启发学生。
二、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有效结合
所谓结合,并非就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简单合并,结合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渗透、协调、互动以及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机过程。一方面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政导向作用,通过先进文化与理念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指导,以此使其思政教育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的兴趣得以激发,这样既可以保持两者特点,而且还能探求两者在教育效果与教育方式方面的新途径,寻找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结合的共同规律。类似于刘晓哲在《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中所阐述的问题,思政教育作用并非大学语文的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大学语文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就无法并驾齐驱于“两课”。然而,这并非学术界不重视、不研究大学语文此功能真实存在的理由。反之,若高校可以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极大的思政教育作用,并创造条件确保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作用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得以提高,这对当前教育界思政教育差强人意局面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大学语文进行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两者并不存在矛盾,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属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大学语文论文篇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发展》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但是就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开设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虽然将语文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但是却没有对其充分重视,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处于课程体系的边缘上。在高职院校中,领导更加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验实训的开设及成效,这种现状就导致了学校系部的很多领导干部对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高,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效果差。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受到影响,教学十分随意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学部门领导总是借口学制短,专业教育要求高,教学任务重等,进行实践教学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正常比例,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很多专业教师挤占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课堂,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正常的开展下去。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用实用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取其一个角度,以偏概全现象十分明显。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与专业设置联系过于紧密,例如在文秘专业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就成为了应用文写作、文秘写作以及商务写作等内容,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时教学课时较多,但通常教学课时都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什么、怎么教等教学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从而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力量薄弱
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而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教师都不是从事专业的语文教学,多数都是兼课教师。有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十分的容易,不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因此,不愿意从事语文教学,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大学生语文教学十分简单,认为语文课就是说话课,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表面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化内在的理解,教学往往都是浅尝辄止的事情,而实际上真正的要想教好大学的语文课程,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要向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下多探索、多阅读,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及时进行重视和加强。
3.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方法陈旧
有人认为大学语文这个学科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为主。而也有人认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教学内容和专业对口即可,学不学习语文的作用性并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正是由于这些片面上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将大学语文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延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依然沿用中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对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教学缺少对文学作品形象和内涵等方面的分析,将本应该是轻松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枯燥的灌输教学。显然,这样的大学语文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都十分的封闭化和模式化,因此,做好这些方面的教学改革对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对策分析
1.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文学教育为主要内容,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框架中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突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体系性,从而不断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拓,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对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进行提升,并积极的培养专业语文教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素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广泛的文化视角中,选择合适和恰当的语文学习内容,主要以文化、历史和哲学内容为主,积极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优秀文学作品,从而显著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要注重我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保证我国古代时期形成的优良文化思想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教育。
2.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实践课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一种能力培养的核心放在首要位置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全面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和钻研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由过去的讨厌学习语文转变为愿意主动积极的学习语文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如果脱离语文实践的本位,学生就会很容易从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变得不爱学习,不注意听讲,这也就导致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积极性不太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效率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创新合作的精神,而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力。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个大专毕业生初到一个单位工作,要明白领导讲话含义,领会会议精神,这种听的能力是以语文实践为基础的。看书、看报也都需要语文基础,这些能力和基本素质,都必须通过认真学习大学语文课去获得。所以,各高职院必须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本校的基础课甚至是核心课,增加语文的课时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1.大学语文总结
2.古代文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