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以上

坚烘分享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3000字以上军事理论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3000字以上军事理论论文篇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发展考察》

  [摘 要]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逐步向前推进,中国也逐渐加快追赶世界先进国家军队的步伐,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军队的新军事变革正如同其经济发展一般,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本文主要探讨考察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军事变革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三步走”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在世界军事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为标志的几次重大的军事变革。当人类历史跨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战争的形态也逐渐出现高技术化的萌芽,到第四次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已经明显带有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海湾战争就表明,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当今一种基本的战争形态。”[1]P92基于此点,中国军队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产生,拉开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序幕。

  一、确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始在探索中逐步前进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中央军委敏锐地察觉到高技术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海湾战争过后,中央军委几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这场战争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研究海湾战争,不是为了侵略别人,而是为了积极防御”[2]P32,为了指导中国军队以后的发展。针对未来战争中,高技术的决定性影响,江泽民同志指出:“从海湾战争可以看出,现代战争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成为立体战、电子战、导弹战,技术落后就意味着被动挨打。”[3]P32科学技术地突飞猛进并大量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得其日益在战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此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高技术对于未来战争的重要性,要求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并提出“大力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4]P37。将发展国防科技摆在战略位置,这是推进国防科技现代化的一个重大发展,也为此后中国军事战方针略的调整,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定打下了基础。

  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组成新一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一届中央军委成立后,特别关注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世界战略格局的新调整,以及逐渐走向多极化的趋势。由于“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调整军事战略,以适应国际形势和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5]P285,军委、总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军事战略方针的问题,依靠调整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指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也为更好的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新军事变革。针对于此,江泽民强调:“现在国际形势变化很快,要密切注视和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决定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6]P72经过研究讨论,1993年1月,江泽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7]P83。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着眼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军事战略能力,抓住了面对未来战争,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并进一步明确了军事战略方针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把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长期目标,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根据国力的可能,逐渐有重点地加强建设。”[8]P74从此开始,中国军队逐步开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加强建设”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道路的探索。1998年以后,江泽民根据人类即将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提出了“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的重要论断。2000年他又指出:“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高技术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9]P162。基于此,2004年底,中央军委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针对未来高技术核心即是信息化的基本特点,将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明确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制定和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1995年1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明确提出科技强军战略,并提出: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为了进一步实现此转变,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央军委提出裁军50万的目标,并在世纪末顺利完成。此次精简整编缩减了军队规模,在中国特有的精兵之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正式形成,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的正式展开。

  二、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形成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拉开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序幕;“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解决了军队建设方向性问题。但在实际筹划和贯彻落实过程中,仍缺乏一种可操作性的目标和规划。1996年底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基于“现在已经是陆、海、空、天一体了,特别是争夺信息优势、取得制信息权将成为作战的重心之一”的新形势指出:“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竞争新形态。照此态势看,到二O一O年左右,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建设质量可能会出现新的飞跃。”[10]P244他又进一步提出:“全军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下,立足于打赢未来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周密规划,全面部署,深入展开。”[11]P245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为今后50年国家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在此情况下,当年年底,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江泽民同志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同国家发展战略一样,有一个周密规划和全面部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要有一个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战略构想,从总体上把握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步推进。”[12]P478从而提出和确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同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相配套,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主要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到2010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所确定的三个时间段,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三个发展阶段。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也基本完成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效将进一步突出,中国同世界先进国家军队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先进水平。到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三步走”的第一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军的现代化已经初见成效。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江泽民一直强调要不断创新军事理论,“要从我军世纪出发,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努力发展我们的军事理论”[13]P608,通过军事理论,特别是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历程来看,各个国家出现了不同的现实起点和发展道路,这主要是基于本国以及本国军队不同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只能基于中国军队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这一最大现实来展开。基于我军尚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的特点和现实,针对未来战争信息化的特点,中国要应对新军事变革既不能按部就班,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在稳步前进中努力实现两手抓,两手硬的效果。在2000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以及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他强调“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要求“在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最大限度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14]P163。“在发展道路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能走跟进式或者渐进式,那样会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前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15]P61双重历史任务是对我军新军事变革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既要完成机械化的任务,又要承担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要迎接未来信息化战争,就必须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胡锦涛担任军委主席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双重历史任务的思想,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16]P4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总体战略规划之下,不断通过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的创新,逐步向前推进。本世纪初,我军又进一步缩减规模,完成了裁军20万的战略目标,军队编制体制和总体规模进一步趋向合理,更能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入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

  进入新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势头更加强劲,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央军委特别重视军事理论创新,通过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特别是通过创新军事变革思想指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发展。为了更好适应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胡锦涛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新军事战略方针。同时,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高度和国家发展全局上,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和世界军事变革规律,着眼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抓住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在军委扩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即“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从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高度,回答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拓宽了军事战略视野,指明了新军事变革全局下军队建设的方向和应发挥的作用。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在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胡锦涛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7],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针对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和基础作用的前两步,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抓紧抓好,“本世纪头二十年,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18]P3。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机,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三步走”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尤为重要。2005年4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军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民主生活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具体要求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统一起来……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19]P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统筹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解决好长远的、全局的、根本的问题。使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内驱动力,这样才能“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20]P4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切实提高我军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3][4][6][7][8][10][11]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5][1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1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5]许志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哲学思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16][2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7]在中央人口资源换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4-5.

  [18][19]全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000字以上军事理论论文篇二:《浅谈新形势下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变化、动因及趋势》

  摘 要:朝鲜半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随着国家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在政治局势上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调整上也体现出了新的变化。近几年中韩关系逐渐的走向了合作往来,中朝关系持续冷淡,出现这一系列的变化有其必然性,对于未来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发展趋势,仍然要建立在全球性的战略视角,在保障国家利益的而基础上,积极的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妥善的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促进中朝、中韩在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上的突破,建立双方合作的朝鲜半岛战略关系。

  关键词:朝鲜半岛战略;中朝关系;中韩关系

  一、新形势下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变化

  (一)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

  在2014年访问韩国,表现出中国对于中韩关系的友好,在现阶段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下中国这一外交表现体现了朝鲜半岛战略上变化,中韩关系走向了友好合作的阶段。2015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出现新的情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面对来自于美国重返亚太和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环境下,中国需要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中朝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其中重要的战略规划。中国在外交关系的建立上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以合作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下,中国表现除了大国的担当。在中韩关系的建立上,通过增进互信、巩固友谊的基础上,以提升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实现东北亚的稳定和平发展的推动性作用。在中韩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上,力图实现“政经双热”,在经济上加强贸易合作,在政治上对于日本问题和朝鲜核问题进行广泛的合作。总体来说,中韩战略合作关系表现的非常的乐观,应该实现更为长远的合作战略的规划。

  (二)中朝冷淡关系持续僵持

  在中朝关系上始终是体现的较为的冷淡,这种状态一直在僵持着。自从抗美援朝之后,中朝关系始终是保持着友好的,而且在朝鲜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给予了大量的帮助。自从金正恩上台以来,中朝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贸易上中断了很多的往来,在外交上也没有互访,双方属于僵持阶段。朝鲜在2013年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无疑给中朝关系抹上了一层寒霜,不仅如此,朝鲜在一些事情的做法上让中国感到了心寒,朝鲜没有对于中国志愿军的感激之情,在2000年的奥运会举办权上投予他国,朝鲜多次的核试验都是在未告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朝鲜无理扣押中国渔船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包括朝鲜逃兵强杀中国边民事件中,中国采取的都是低调的处理。对于朝鲜多次的无礼和背信弃义的行为,中国拒绝再做出无谓的付出,在国际社会对于朝鲜的制裁,在对待“脱北者”的政策上都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但是朝鲜半岛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中国战略发展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政府对于朝鲜的态度始终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新形势下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动因

  (一)中朝唇齿相依战略安全关系

  中国朝鲜半岛的战略调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关系到中国切身的利益,由于朝鲜的多次无礼行为表现,中国表现出极大失望和失去耐性。中朝在战略安全上始终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三次核试验对于中国来说造成了安全威胁,作为领边国家,朝鲜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中国秉承着友好合作的原则,积极的寻求新的发展,但是朝鲜在两国的外交和经济贸易上都表现不友善的态度,而且屡次的挑战中国的外交底线,对于这种态度,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上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二)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美韩关系走向了紧张的情况,美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而中国始终是秉承着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通过和平共处实现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为世界和平稳定、经济的多边发展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以大国的气派表现出了外交上的友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很多周边国家出现了战略恐惧的心理。美国重返亚太及亚太再平衡战略给中国外交关系的稳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在朝鲜半岛战略上,中国始终是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的,调整朝鲜半岛战略能够体现大国的友好,为建立更好的周边关系创造便利。

  (三)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日本政治右翼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战后日本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忏悔,反而多次的参拜靖国神社,挑战世界人民的底线,中日关系始终在低谷中。而中韩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了发展,美日韩的同盟关系得以存在裂缝。美国对于日本的行为并未有任何的反对,反而是以日美同盟关系放纵其行为。钓鱼岛事件又让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不仅如此,安倍在解禁集体自卫权以及修改宪法的行为是公然的对中韩等亚洲国家的挑衅。中日关系的恶化、中韩关系的密切使得美日韩同盟关系的不稳固,在朝鲜半岛战略的调整下,同盟关系很可能就被打破。

  (四)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

  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普京政府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从普京执政以来,中俄在战略合作关系上首要的问题就是阻止美国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对于俄罗斯而言,朝鲜半岛的战略安全问题涉及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安全,朝鲜对于中俄而言地缘政治安全都很重要。在战略目标上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因而在新的发展时期,建立中俄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能够实现和美国的抗衡,在朝鲜半岛战略调整上寻求积极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趋势

  (一)增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发展应该注重对于自身影响力的提升,在国家利益的实现上以和平稳定为基础,以强硬的态度推动半岛无核化,在这一目标上和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寻求同盟。中朝关系的冷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的战略影响力不足,在对待朝鲜半岛问题上应该扩大自身的战略影响力,注重对于国家利益的开率,制定合理的朝鲜半岛战略目标,保持坚定立场,打破冷淡状态。

  (二)推动朝美问题的改善

  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调整需要考虑到中朝关系、中俄关系、中韩关系、美日韩关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大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盛行,中国始终保持的是大国的气派和风格,在外交上积极寻求友好稳定,因而根本不存在大国威胁论。在朝鲜半岛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对于美国和周边战略应该实现协调。朝鲜想要超出和摆脱中国的影响,而韩美关系在朝鲜半岛问题的处理上倾向性也是极为的明显。朝鲜半岛战略上中国的影响力没有发挥出来,受到了牵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上,中国必须要实现统一战略规划。

  (三)发展中韩之间的关系

  中韩战略合作关系表现了韩国对于朝鲜问题上的倾向性,中朝关系的冷淡一方面是因为朝核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在经济支撑的减弱。但是朝鲜问题上,想要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必须要通过朝鲜自身的经济发展。中韩关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贸易关系和政治关系方面,而美国对于安全体系的主导对中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包容性。这使中国更加迫切地提升自身在安全事务上的影响力,试图弥补所谓的“安全短板”。①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实现路径便是促成中韩朝经济贸易圈。从战略影响上提升中国对于韩朝两国的牵制力才能够实现实力的抗衡,是的亚洲经济增长的活力。

  结论

  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调整需要综合性的考量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对于朝鲜中国始终应该不放弃,积极的改善冷淡僵局。在中韩关系上继续寻求贸易上的合作,建立在政治上的稳固关系,以经济的发展合作推动地区安全的实现,以保障朝鲜半岛战略实现的成效。(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研究生院)

  注解:

  ① 周方银:“周边环境走向与中国的周边战略选择”,《外交评论》2014 年第1 期,第34 页。

  参考文献:

  [1] Anastasiya Bayok(娜丝佳).冲突转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以朝鲜半岛冲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2-05-01.

  [2] 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调整及其影响[D].辛准.延边大学,2012-05-25.

  [3] 刘洁冰.美韩、美日同盟及其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05-01.

  3000字以上军事理论论文篇三:《浅谈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从分析当今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实施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继而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改善教学条件、把握好各教学环节和坚持有效综合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 有效教学

  1 开展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对有效教学研究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更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活动。目前对有效教学也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的已经形成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了《有效教学》(陈厚德)、《高效率教学》(张庆林、杨东)、《有效教学草纲》(吕胃源)、《走向高效能的教学》(钟海青、戚业国)、《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林进材)等一些著作及论文①。

  前人针对军事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比较薄弱,开设军事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实现军事理论课的有效教学,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现代国防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活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军事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充分了解和分析当今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学历、学位水平,更好地强化自身的专业化,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2.2 主管部门要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提升机制的保障和提供有效的教学条件

  主管部门应积极重视对军事理论课教师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自学提高之外,还要积极提供给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军事理论课涉及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如果用传统教学方式来讲授的话,很多视频和图片教学资料无法顺利展示,教学效果会比较差。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多媒体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积极穿插多种教学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2.3 教师要有效掌控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

  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分别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熟悉和遵循教学大纲内容要求,积极认真设计好课程设计和写好教案。在课堂授课环节,要根据授课内容实际充分运用好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开展主题辩论等),认真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积极掌握教学内容。在课后要求学生有效练习,练习不在多,贵在精。在设计上不但要考察军事知识,还要体现军事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思想作风素质、身心素质及军事素质方面的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其它课余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社会调查(如人防工程建设情况调查等),组织学生尽量采取小组化的方式完成,这样能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合作精神。

  2.4 实施有效的综合教学评价

  完整的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评价应包括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和对教师的有效评价两方面的内容。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几种[6]。布朗(Brown,F.G.)用下图表示了四种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7]。

  图1: 几种教育评价种类的相互关系

  2.4.1 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军事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运用上述(图1)评价模式,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考核学生的成绩应以学生平时表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为综合参考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积极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即应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结果有机综合起来。

  关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一节课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得到的并非是单一的知识,而是能力的提高与观念的更新。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而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更多激励性的评价。

  关于学生互相评价:在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互评的时候,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学生也可以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价

  2.4.2 对教师的有效评价

  对教师的有效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评价教师和教师自评两种途径。主管部门应设计好评价教师是否进行有效教学的相关指标发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其中的相关评价内容,定期(如每个月评一次)对其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自评、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1

  [2] 朱智. 浅淡军事理论课的授课艺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

  [3]徐挺.高效军事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N].毕业,2012.5.2.

  [4] 戴学林.高校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化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4).

  [5]龚泗淇,李张兵.高校军事理论课考核方法新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2).

  [6]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57-58.

  [7]Brown,F.G.,Measuring Classroom Achievement,1981.


猜你喜欢:

1.军事理论论文优秀范文

2.大学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3.关于大学军事理论的论文3000字

4.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

5.军事理论的论文范文3000字

    292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