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

斯娃分享

  大学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也是一个人接受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和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大学教育价值澄清理论启发

  摘要:现代公民应具备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提到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理性判断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对众多观点的思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但伴随网络媒介等平台的传播与普及,大学生中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他们对于转载与阅读的网络文章缺少辨识与思考。价值澄清理论主要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从多元化价值观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教学理念,能够引导大学生逐步学会思考,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大学教育

  在大学课堂里,面对提问一味翻看课本的学生很多,当在课本找不到答案时,他们回答“我不知道”;网络上一篇篇被大学生转载的文章,是否都被大学生们充分的阅读和思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创造力,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种种现象和评价让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影响逐渐降低。究其原因,大学生缺乏的是辨别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对学生来说,大学最重要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当他们步入社会,可以在工作中迅速地学会具体技能,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之一。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诸如此类的个人品质,这些品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价值澄清理论隐含的教学思想以及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特征对于我们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一、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是指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等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理论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哈明和西蒙曾指出:价值澄清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于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它是一种使人经过一个明智的过程来获得相应价值的教学策略。价值澄清理论中价值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阶段包括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阶段包括依据选择行动、反复的行动等。其中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主要让个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从多种可能中选择,给个体提供多种可能,自己思考利弊,最终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和团体动力学有些类似,都是个体参与了选择、决策的过程,要对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负责,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个体对自己选择的坚持性,并最终付诸行动。

  二、采用价值澄清理论教学的可行性

  (一)大学生要做一个理性的人

  理性的反面就是“迷”信,“迷”就是无思,没有思考。现在社会物质主义、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盛行,个体处于信息社会,加剧了人的原子化和世界的碎片化,“无缘社会”、“低头族”、精致的利己主义纷纷出现,社会整体缺乏对理性主义的追求。很多个体被娱乐分解了,被信息左右了,娱乐说什么,大家纷涌而至,没有去做过判读,媒体一报道,纷至沓来的批评等,很少有个体去认真思考背后的原因、反映了什么问题、是否合理等。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完美黄金时代,这些被称作后现代的社会现象,遮蔽了很多问题。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前提满足

  使用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需要满足两个前提,即:(1)个体处于充满互动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2)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网络社会,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很多,在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网络的互动等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会让其变得迷茫;而且在当今社会,对错需要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去判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等的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价值澄清理论所隐含的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它注重个体的参与,在面对多重选择时,通过个体的各种判别最终做出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个体自主做决策,自己思考,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决策负责,有助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比较适合现代大学课堂的教学要求。

  (三)价值澄清理论鼓励大学生对自己负责

  价值澄清理论涉及四个方面:关注个体离不开的生活,如情感等;接受现实,首先接受学生所有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接受学生的一切,并不代表赞同,此时鼓励学生对多种选择进行思考,珍惜已有的,并作出更好的选择;提高个人潜能,在个体从多种选择中作出决定时,能够引发起对自己人生价值不断思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助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

  (四)具体做法

  不论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其课堂教学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结合课程特点,给大学生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与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沟通、协商,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同时也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同一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空间,然后让他们做选择,最后不一定非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都可以接受,在学生互相听取对方观点的同时,让他们自己讨论,然后做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具体细节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结合价值澄清理论的步骤等去施行。

  三、大学课堂采用价值澄清理论教学法的优势

  (一)它可以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大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充当倾听者,改变过去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同时思考可以为学生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自然而然思考的问题,无趣的学习也就变成了积极的研究探索了。

  (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尊重学生。接受学生所有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进行探讨与辩论,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将这种尊重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尊重他人。

  (三)培养大学生不断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反复辩论,反复思考,最终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教育的目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不是一味地进行简单、机械的灌输,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采用价值澄清理论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任课老师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对于课堂的引导可能会差强人意,最终课堂讨论进行不下去,时间一长,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配合,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希望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面对任何事物都能学会思考,正确对待人和事,能够承担起他们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梁滢.引导大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采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3).

  [2]焦亚新.价值澄清理论在课堂隐性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闫春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3).

  [4]贾惠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5]吴卿艳.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大学教育教学互联网+影响分析

  摘要:“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高等教育行业同样如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给高校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一场革命,高等教育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影响和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影响

  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认知、语音识别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各种颠覆式创新、跨界创新和跨代创新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又成为新一代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人才启蒙的巨大孵化器。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高等教育行业同样如此。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高校教育迎来一场变革,高校教师、学生、教学方式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一)“互联网+”促进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收集各种学习资源和信息,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将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地呈现给学生[1];在课堂上,其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组织学生学习、交流和讨论;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自主学习,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同时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要转变只“教书”的教学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促使师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二)“互联网+”促进高校教师思维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高等教育在社会的变革中也会受到冲击,因此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不能将自己固步自封,面对“互联网+”避而不战,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互联网+高等教育”的相关思维。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因此,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其不仅仅作为一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研究性、前沿性质的职业,而是应该重新调整自身定位,接受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能走在学生的前面,起到启发、引领学生的作用。

  (三)“互联网+”促进高校教师知识的转变

  以往,可能一位专业老师可能存在“一本教材交十年”,知识点的掌握仅限于教材。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品质的必备条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活动,教师的知识已不能再仅限于教材,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吸收海量的相关信息,同时能在海量的信息下找出有价值、可利用的教育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在线开放信息平台的操作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力,才能不断地丰富教学方式。

  二、“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

  (一)“互联网+”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高等教育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传统的高等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指导思想以灌输式为主,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点仅限于教材;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学要求均是在课堂上执行,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再仅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不再仅限于课堂。未来的教学发展中,将会有新的教学标准来代替以上传统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将吸引大量的学生,只要有电脑或手机及互联网就可以学习,不再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2,3]。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模式不再是单一接受老师对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能够不断自我补充,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

  (二)“互联网+”促进学生学习资源的转变

  随着网络课程的不断普及,学生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和需要的内容来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专业。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开放的大数据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正在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

  三、“互联网+”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学方式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的中介和桥梁,是把已制定好的教学内容付以实施的动态性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教学是否成功与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得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互联网+”下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促进教学方式功能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以课本为主,以注入式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这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习惯及某些现实基础;此外,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标制约并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的培养,这已经成为传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严重阻碍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的媒介逐渐增多,其不光光是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同时依靠“互联网+”下的大数据额外接受知识的来源,而这些知识哪些真正为其用,如何用。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方式中将传统的“注入式”“灌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将教学方法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探索和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一味接受知识。这种教育目标下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功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同时也顾及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与能力的训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在“互联网+”冲击下,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4],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现代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更要让教师引导学生借力“互联网+”,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身的能力。

  (二)“互联网+”促进教学方式手段的转变

  传统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在很长时期内,教材、黑板和粉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此后,幻灯机、投影仪、VCD机、DVD机、计算机等逐步进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随着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猛增,上述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更多多功能、多媒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设备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现代化科技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系统,更富有吸引力、直观性和科学性,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智力得到充分开发。除了教学设备的进一步现代,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学方式也进一步多样化,授课不再局限在课堂,课外也可继续学习,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产生,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可以多样化,学生的学也可以多样化。“互联网+”时代带给教师、学生、教学方式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高校也需冷静面对,不能盲目跟风,以网络技术为万能,为核心。高等教育始终要以教育为核心目标,而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的技术手段,高校要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抓住机遇,进行合理性改革,让高校教师、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呈现出崭新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周旭.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职业发展———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J].辽宁教育,2015,(1):5-7.

  [2]吴萍.“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冲击和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2(2):76-77.

  [3]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41-44.

  [4]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24-27.


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2.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3.关于计算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关于计算机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本科生论文开题答辩稿: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6.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9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