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相关硕士论文(2)
语文教育相关硕士论文篇二
《寻找现代语文教育目的的定位罗盘》
【摘要】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回眸历史,认为“总体性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之谜,要警惕“总体性教育”的全面突破和复辟;“语用教育观”既是对“语言专门化”的深化,也是不辜负历史的语文教育的正确定位。本文拟分析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的局限性和偏狭性,并结合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探讨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关键词】语用教育观;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作者简介】卓立子,高级教师,常州市优秀教师,市级教坛新秀,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发文60多篇;柳方平,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教科室主任。
迈入后课改时代,课改专家和一线教师回眸过去、立足现在,加强反思和总结,基于语文课程学科达成了诸多共识,但共识仍无法弥合分歧。李海林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这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既为“定位”,意味可根本解决问题,语文人当然该欢欣鼓舞甚至互相祝福,但笔者以为还是先冷静分析,并理性思考其理论的严密性与可操作性。
一、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的原因分析
是历史选择了“语用教育观”还是“语用教育观”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语文教育目的?
(一)冷静分析和看待李海林先生的观点
被忽略的事实和没有回答的问题:李先生所说语文“总体性教育”指什么?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李先生的观点是在梳理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立科百年的七大历史形式呈现后得出的,他说:“历史常常是这样,它把自己的规定性深藏在匆忙和纷繁芜杂中,任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只有等到历史拉长成为一段背景,人们才可能意识到历史中某一步的重要性,回过头来寻找历史中的这一刻,以及隐藏在这一刻中的历史规定性。”他把历史当作背景,俯察历史的每一步,确定了那一步的重要性并回到了那重要的一步,得出反思和结论:
首先,现代语文教育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选择语言专门化,随之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泛滥已经对语文教学产生伤筋动骨的侵蚀;“语言专门化”退回“总体性教育”,可能导致“泛语文”“泛人文”现象。
其次,从“总体性教育”到“语言专门化”的选择是正确的,奠定了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专责”;“语用教育”既是对“语言专门化”的深化,也是对“语言要素教学”的反驳,它和“语言要素教学”一起防守着“总体性教育”的“复辟”,它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又是“语言专门化”道路的有力开拓。仔细分析李先生的观点,却存在着被忽略的事实和还没有回答的问题。
1.李先生“总体性教育”指的是什么?
首先,他认为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特点之一是“经义教育”,或称之为“经义――训诲教育”:以儒家典籍义理为内容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其次“一身而数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他称这种“一身而数任”的特征为“内容的泛化”,顾黄初、李杏保称之为“混合式教学”,刘国正则称之为“总体性”。这就是他“总体性教育”的立意。他还说,“总体性教育以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回归到语文教学之中……当下语文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的‘泛语文’‘泛人文’现象,更加深了人们对‘总体性教育’的警惕。”其观点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有个简单通俗的说法“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知李先生为何阐述得这般复杂。
如果仅就此立论,呼唤人们警惕语文教育教学中脱离学科内容的教学,呼吁加强语用在语文教育中的建构性价值,任谁都会击节鼓掌。“‘总体性教育’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的具体实例是什么呢?笔者不敢揣测,但从结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这个唯一点上看,和笔者理解的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是有着极大分歧的。
2.现代语文“总体性教育”应该是什么?
依笔者妄测,李先生不想再纠缠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具有什么性的争论,他只想把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于“语用教育观”并以此来解决语文教育干什么的问题;现代语文具有现代性,现代性教学形态实现着现代性的教育目的。笔者妄为,不妨展示所理解的现代语文教育目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是以“总体性教育”形态存在。虽为“总体”,但为解析需要,分而述之。现代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课程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的整体性存在的。
第一,现代社会、课程呼吁“人类的人类化”,“完整的个性和人性”,语文教育也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现代特定情境要求,在处理教育问题包括语文教育问题时必须确定这样一个目的,并且这样做时,能在弥补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内容时提供指导:语文教育应该增加人的思想的厚度,使人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发展,语文教育目的必须有人文性追求,“人文是无罪的”,试问,谁没有在语文的“人文”激流中被冲刷过和激荡过呢?
第二,语文教育目的必须重视语文的学科内容,学科内容在确定其教育目的时是核心角色。有关讨论极多,但“语用训练、文学审美、文化元典义理教育三者都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石”(张毅、王雷朝)。不可否认,语用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教育要有这个基础的存在,语文教育目的必须用语言这个基础为其所有要素(言语能力、文学审美能力、道德情操、思维品质等)守驾护航,但“语用”绝不能孤立地存在,笼统地仅强调“语用”是偏狭的。
第三,语文教育目的立足于其学科内容,建立在其传统教育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但更要建立在其教育行动之上。格斯说:“在世界的狂奔中知识不再推着我们前进,在个人记下他之前,他自己已经迷失了。”因此语文教育的目的必须是实践行动的学科。“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而课堂应该为能力和智慧提供范式和图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其语文学习生活服务。
(二)李海林“语用教育观”的积极意义和偏狭之处
后课改时代,人们反思语文的泛化和虚无,嘲笑语文的无效和无用。李先生“语用教育观”与其说是“语言专门化”历史使命的达成和有力开拓,不如说是在为其“言语教学论”进行历史定位,其言语教学论引入“言语”这一原核性概念,变语文教学的“语言本体论”为“言语本体论”对于重建语文学,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疑“语用教育”对当前教学的虚无和泛化现象具有纠偏、正轨的作用,是语文三维目标三个层面中最基础的一极,是语文教育切入教学的应有角度和有力抓手,它是我国语文教育学科觉醒的自然诉求。但就此将之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并且是唯一定位,不免有失偏颇。多年前,李镇西老师曾对李先生作过深刻提醒:“就学术而言,我个人认为李海林先生的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其言语教学论的观点是否会导致(至少会给人这样的误解)语文教育纯技术化的倾向?”
语文学科内容庞杂,有着庞大的学科体系背景,如仅仅从“语用教育观”的单维目标出发,无疑会使内涵丰富、层次纷繁的范畴体系简单化,这既无法描摹清晰语文学科的总体状貌,又是在自我设置牢笼、自我制造瓶颈制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可能性。
多年前李先生论述“语文结构描述”时说: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这个全息的结构论述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三个层面的,和笔者理解的整体性(总体性)教育论述相合,恰当而准确。多年后,一向致力于语文教育哲学建设的李先生也许深忧结构系统“大杂烩”带来的危害,故不愿再做哲学的思辨了吧!笔者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为“语用教育观”,几乎除了“惟工具性”的一般规范性陈述之外,很难发现其他东西,其可能只不过是在重复一些陈旧的不需再充分界定的信念和能力罢了,还自以为是“流行时尚”,所谓历史最重要的一步其实际不过是局限于历史和过去,认为没有什么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更具体的罢了,并把这些合并上升为所谓的“语用教育观”,美化为教育的根本定位。这只不过是重新回到了语文改革之前的状态,这种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也应再次引起警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后又说“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实验稿)》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课标看出,语文教育目的是基于三个层面的统一整体,定位必须作出整体性思考和定位。
20世纪语文教育传统中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进步的语文教育思想家,他们对于言语行为、语用单位、言语组织系统有着自觉感知,他们运用语言的动态过程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从运用语言的角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特性;注重学生的读、写、听、说语用实践技能的引路和指导,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并没有忽略其人文性。叶老说,“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说国文科绝对不含道德训练的意义,固然不通,但是说国文科的意义就在道德训练,那也忘记了国文科立科的本职了”,叶老既反对超过一定的限度,也反对绝对不含,这也与李先生观点相左。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语文的教育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给以新定位,历史已翻过了那一页,我们必须在继承中走向远方。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说:“教育世界观的精神教义是提供科学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一个总体的蓝图,一种统一的世界观、一次将影响生活的行为的理解的尝试、它追求的是关于什么是可能的一种观点,而不是对已完成的事实的记录。”现代语文教育要有现代意识,沉迷过去不知发展是僵化和静止的观点,这不是对待历史发展应有的客观态度。现代语文教育定位要基于现代教育精神和哲学,紧密联系现代语文实践,把语文作为自主学科来思考,在确定语文学科个性的价值标准下提出其教育定位的可能建议:构建基于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二、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
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一)现代语文教育不仅建立在行动概念上,重要的是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上,甚至建立在教育事件概念的系统上,即建立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要定位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之上。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如果仅仅定位在“语用价值观”这个基本固定的经验性陈述上,其漏洞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文教育确定了“教什么”的目的后,怎么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何况“教什么”仅定位为“语用”也是偏狭的呢!现代语文教育是一个“过程与方法”教育事件概念系统。
首先,这个思考有其哲学和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基础和依据。
马列主义有关“过程、矛盾、运动”科学理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哲学观:过程思想和机体哲学;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皮亚杰等人建构主义理论和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教学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教学原则,以“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为指导思想的17条教学原则;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行知”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亲知(行)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等。中西方哲学和教育教学论都揭示着,基于语文课程三个层面的目的,构建语文课堂宏观设计过程的和语文学习方式运用微观方法体系的可行性,着力点在于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
其次,现代语文研究学者也注意到了语文“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构建的必要和重要性。
韩雪屏指出:“语文教育抓住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抓住了牛鼻子。能不能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为主线,从语文课程目标中剥离和铺排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方便教师教的语文课程内容呢?黄厚江老师也多次论述说: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是“过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过程与方法”实现对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目的的实践化转化,构建其形态系统。“过程与方法”是指实现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实体总体有机存在状态。“过程”,是指向语文教育目的的语文学习存在过程,“过程”是课堂组织过程和样态系统构建过程;“方法”是把学习心理过程转化成具体操作的能力实践系统,它既是实践性能力操作系统,又是促进发展性的能力操作系统。“过程与方法”的师生智能特征表现为教程化(通过学的过程与方法呈现教的过程与方法)、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步骤和方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一定是一个“整体性”教育形态系统。
(二)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呈现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的教学图式,呈现语文教育“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
李海林先生文中说“遍览现代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著作,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在外在形态(即语文教育存在形式)上的关系,一直在人们讨论的视野之外”。笔者不妨展示也许李先生不愿正视就谓之“在视野之外”的现代语文教育形态,或许就是李先生所指称的用“新的口号包装的‘总体性’教育形态”。
弗尔斯特说:完全模糊的目的没有组织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影响人们,明确设定目的是惟一能给我们选择真正精确方法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于现代语文三个层面的教育目的,它必然是现代语文教育目的定位实践操作的“意愿的模型”和“理想的要求”。它是引发人们对用“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指向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建构教学图式思索的建议。
1.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建构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现代比较有影响的以韩军“新语文教育观”、赵翔谦“绿色语文”、董一菲“诗意语文”、王君“青春语文”等为代表,这种课堂教育形态皆着意于精神和人文,着力于语言,得益于能力。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人文,情感、价值观”是教育教学切入点、渲染点和对课堂的俯察点,其实现的依然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教学。
指向于“人文,情感、价值观”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其教育目的致力于:激励人的情感,提升人的价值观,改变人的态度。其“过程和方法”是一种基于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教育设计和实施也确定了语文学科特征个性的价值标准。
2.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的系统。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其立足点在母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母语课程的基本内容,从语文的学科本原、从语文味出发,其强调加强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品味,语言的熏染,从而构建语文课堂教育模式和存在样态,较早期以钱梦龙导读教学模式:“三主”导读教学指导思想为代表;继承发展的是黄厚江“本色语文”、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体系等。
指向于“知识和能力”性教育目的的“过程与方法”教育形态系统,从语文本原出发,本真地指向语言训练和能力教学、语言品味和涵养教学、语言文本文章和文学文化教学,语文性浓、语文味深厚是建立在语文教育科学知识的坚固基础之上的教育行动形态,其不仅在于为学生建构语文能力和智慧,它的信念还在于学生获得获得语文人生的力量和智慧。
3.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
形成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品质,如何立足于课堂,拓展于课外,把语文学习的空间理解陈述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形成语文课堂和语文课外(即语文生活)的双“过程与方法”一直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用“过程与方法”指向于“过程与方法”性教育目的,呈现语文教育形态系统,既呈现课堂的教育形态系统,又提供课外语文教育形态系统,在如何实现语文“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的上给人深深启迪。
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再次回到单一的约束性解释系统的危险,如近年“小语文观”、“语用教育观”等呼声甚高,这也许是生活在工业化、技术化社会的人们受到外部的影响而被迫作出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没有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规范,就仅仅因为新的意义和规范可能增加人们学习的混乱而已。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建构超出现存模糊标准并与之相抵触的价值和规范。
当代语文界存在着各种自成口号和体系的语文教育理念和实践,任何人都力图证明自己体系的合理性,然而,他们理论和实践,对事实的解释,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有时甚至存在着深刻的互相矛盾。笔者认为他们的表述中都普遍蕴含着深刻的“过程与方法”思想,因此,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定位的建议:语文三个层面教育目的视野下构建语文教育“过程与方法”教育定位形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61-68
[2]韩雪屏,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角度[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04):7-11
语文教育相关硕士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