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人文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人文教育论文篇二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高职院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的学校,但学院要办出质量和特色,关键在“育人”,也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工具加工,即“制器”。实施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我院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阐述对高职院校有效开展人文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人文素质 教育 思考 高职院校

  笔者在调查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表现时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普遍反映是:动手能力较强,较能吃苦,但文化素质偏低,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差,功利思想较重,不大会做人,后劲不足,等等。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学生的以上表现实为人文素质不高的反映,显现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够重视人文教育,重技术轻人文,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状。

  1 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1.1 人文教育的涵义

  人文教育是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是相对于专业教育的教育。可以说,专业教育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是将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行为规范,通过有效的形式传授、熏陶和实践,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高雅气质和深厚涵养的人。具体说,是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律,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让自己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人文素质是指人习得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对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身心素质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世间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知识,包括启迪人智慧、开发人潜能、规范人行为、保持社会稳定、协调人际关系等等的知识或学问。人文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形态,它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需要培养,所以人文教育是养成教育,需要“知、学、悟、体、行”五个方面循序渐进并相关联地进行,需要教师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师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和感化,更需要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感悟和身体力行。

  1.2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2.1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职学生来源于普高毕业生和三校生。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太早及升学的压力,以及中职阶段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影响,多数学生缺乏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偏低。如果不注重人文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懂技术不懂文化,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必须实施人文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2.2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的学校。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过,职业教育首先是人性的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教育。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要求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2006年又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再次要求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1.2.3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爱因斯坦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前,社会出现人文失衡、道德滑坡的趋势,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爱岗敬业,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1.2.4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理想

  纽曼在19世纪就指出,人文教育追求人的心智上的卓越。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味,正直、公平、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高贵而又理性的姿态等。1998年10月,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人文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兴趣、爱好,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提升人性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也就是涵养人文精神,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理想。

  1.3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施

  人文素质教育是养成教育,需要“知、学、悟、体、行”五个方面循序渐进并相关联地进行,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不是某个部门某些教师的事。季羡林先生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要做好人文教育工作,要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统一思想,形成长效机制。这是高职院校有效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构建和建设好人文课程体系,包括设置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显性课程和以校容校貌、活动、人际关系组成的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课程。第二,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第三,要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

  我院是以培养适应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新建职业院校。建院以来,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在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首届毕业生进入岗位后普遍反映良好。

  第一,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统一思想。我院自建院之日起就明确了培养适应生产管理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全面育人的理念。以此为指导,相关工作相继展开。

  第二,系统策划,多方合力,整体推动。首先,学院以全面育人的理念为指导,提出了构建“技术与人文融通的课程体系”的理念,并行文构建了以必修课“两课”、《心理健康》和任意选修课《大学生文化修养》、《美学基础》、《书法欣赏》等为主的显性课程体系,发挥了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还通过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课程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等相关部门还结合实际,积极举办学生喜爱的人文素质专题讲座。实施“三生教育”以来,相应的讲座明显增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学生处、团委、各系(部)支部、社团、班级利用艺术节、五一五四活动周、社团活动日等,举行了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摄影比赛、书法赛等大型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和行为。此外,学院还结合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营造积极、美好、诚信、责任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还有要求非人文学科教师在所教授的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1.4 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办学宗旨的认识还不够统一。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课程安排、实践实习都要以技能学习为主,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教育的终极目的被忽视。二是尚未形成长效机制,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例如,因师资缺乏和课时紧张的原因,人文课程的开设和课时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还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且常常由于不能认真备课和上课,没能用身教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书但未能育人;部分专业教师因认识不到位及自身文化底蕴不够等原因未能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此外,由于建校时间不长,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也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文教育的需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工作还需努力。

  2 对高职院校有效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考

  鉴于我院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在实施人文教育中达到预期目标,以下方面应给予高度关注。

  2.1 要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作用,摆正人文教育的位置

  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来讲,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技能是立世之基,而人文素质是立世之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底蕴。成功的人文素质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不仅要对他们的现在负责,更要对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负责。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技能,更要有人文精神。高职院校要做好人文教育,这一点必须认识到位。

  2.2 要明确人文教育工作的重点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有人文精神的人。所以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此外,要将美好、诚信、责任引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3 要精心设计,形成长效机制

  要结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能力为本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相关工作,将人文教育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首先,要精心设置人文课程,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高职院校应在课程体系中精心设置一定比例的人文选修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高职要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的精神传递专业的技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从教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课教师应将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著名教育家潘光旦说过:“做师表者的责任,绝不仅仅在灌输一些知识,而在把自己整个人格和盘托出,做人家的榜样。”因此,专业课教师应该承载起更神圣的使命,把教书育人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在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

  第三,要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最忌讳“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过程式、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启发式、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和发现,真正学有所得,学而后变。

  第四,要注重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也就是要求老师在学术和人格方面都要是学生的榜样。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引进人文学科教师,并要求教师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努力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为教师的学习提高创造条件。

  第五,要强化“校园处处皆育人”的意识,着力营造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感染、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潜在课堂,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形式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布局合理的校园规划、别出心裁的建筑设计、催人奋进的校风、校训,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无时不在散发着人文气息,并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营造具有时代气息、文化品味、人文关怀和绿色环保的生态校园环境和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积极、健康、民主、和谐的人文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六,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要大力支持各类社团与兴趣小组结合实际开展诸如感恩、走近经典、诚信、美好、责任等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和感受人文、厉行人文搭建多彩的舞台;还要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实现活动育人。此外,学校应重视人文教育的第二课堂,要多聘请校内外学者和成功人士开设有关方面的专题讲座和报告。

  第七,要重视人文教育工作的研究。人文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研究。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责任使然。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更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人文教育工作,才能担负起培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强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鲁克成.大学生文化修养讲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友红.对当前大学人文教育误区的哲学思考.中国高等教育[J],2009(12)

  [3]李人杰,汤海涛.高职院校不可或缺人文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J],2007(24)

  [4]胡旭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高教研究[J],2005(3)

  [5]韩振.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J],2009(8)

人文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2.论人文素质教育的论文

3.探析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4.人文素养教育毕业论文

27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