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的论文2000字

坚烘分享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教育的论文2000字篇一

  《让语文教育更贴近生活》

  摘 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语文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对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具体介绍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日常生活 关系

  生活是一本书,其中的知识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来说,生活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是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没有脱离语文的生活,更没有脱离生活的语文,语文教育孕育于日常生活中,对于写作而言更是如此。高尔基说过,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在日常生活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回归,将语文等同于日常生活。那些能深深触碰孩子们心灵的,并走向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日常生活,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文能力。为了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我们必须关注语文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析。

  一、语言和文字“走进”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日常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语文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包含语文。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转换成语文课程资源,然后使之服务于教育与儿童,从而服务于现实生活。只有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通过电脑、儿童画、学前教育等接触语文,才能正确面对生活,理解生活。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从儿童的生活体验,生成语文课程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而语文的生活,则是在语文中寻找生活的踪影,语文原本就是源自日常生活,是生活的缩影与提炼。

  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儿童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丧失了生命力。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并影响我们的一生。作为儿童,拥有良好的习惯比取得高分更为重要。儿童学习语文,其实也是一种习惯,一开始是因为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首先接触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而走进语文,养成一种习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终能在学习语文中养成好的习惯,才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最终能服务于生活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

  二、文学与素养“展现”生活

  教育教学反映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而文学作品反过来又影响孩子们的生活,对孩子们日常行为具有导向功能,文学与素养通过现实生活展现出来。

  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或认为导思、染情、添趣;或认为认识生活、教育是想象、开发智力、训练语言。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且是深远而漫长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讲述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长有力的腿帮它从狮口脱险;美丽的双角,险些让它送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同时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大部分行为的习得,一方面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书本,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就是无形的。他们通过《狮子和鹿》课文的学习,初步理解美和实用的价值,而后,谨记于心,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朝向正确的方向。

  三、教师与儿童“体悟”生活

  只有真正领悟文本内涵,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传递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教育,教育是智慧的生活。教师在教授语文课时,必须对文本作深入解读,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实际,从而使传递的知识更加实用。比如,二年级时,我教授过一篇《一株紫丁香》的课文,课前多方面搜集资料,认真研读教参与文本……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读着这首小诗,我觉得心里很美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谊化作无尽的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书本中的语言无论多么丰富,毕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模糊或是断续的记忆,总有些似懂非懂又不可捉摸的感觉,学生不能充分体会到文章的奥妙之处,这时需要用一些直观带有情景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文章并且读懂它。“创设情境”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当我与作者产生共鸣时,我的感情自然感染孩子们,使他们潜移默化地理解诗意,走进诗境,从而共同体悟生活本源。

  四、语文与学习“回归”生活

  日常生活是一个起点,起点深入但不复杂,同时,日常生活也是一个终点,终点简洁但不肤浅,也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当小婴儿呱呱坠地时,也就意味着他被“抛入”这个世界中,他的存在离不开这个世界,一切从未知开始,更是他原始生命的起点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长大,于是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常说,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的确,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习就是这样在生活中进行着,没有脱离生活的语文,更没有脱离语文的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智慧的生活更是令人向往的。生活要求我们接触语文,懂语文,同时,语文的活动必须在生活中才能进行。语文回归生活,上学期,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题为“争做诚信人”的班队活动。校外北风呼啸,天寒料峭,但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春天般的温暖。我们五(2)班向全体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快板《诚信之重要》把我们带进了享受之旅;童话剧《狼来了》让我们嬉笑之余,也陷入了“诚信话题”的思考,感叹失信甚至比失去生命更沉重;小品《诚信摆渡人》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一个不诚信的人会失去一切……最后活动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徐徐闭幕。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宣传了诚信,使诚信观念深入到了每个孩子的心中。舞台上的诚信,将会在现实的生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和宣贯。我想这就是语文的力量,更是生活的力量。

  语文是国语的前沿,是开启孩子们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而日常生活是载体、是迎接孩子们潜力的小屋。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如平时的表达交际、球场上的解说、传达言语等,无一不和语文发生紧密联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更离不开生活。鲁洁教授认为,对学生而言,他们受教育的历程本身就是生活,是构成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的生活,那么教育的本身就应该充满“童趣”和“童乐”,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因为学生只能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发展,我们不能越过今天去预设明天。总之,教育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一版).

  [2]潘新和著.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进大师[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3]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

  [4]约翰·桑切克.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黄廷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J];安徽教育,1980(03).

  [6]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语文教育的论文2000字

268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