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2)

坚烘分享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篇二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创造教育的启示》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涵盖了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要使教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创造性思维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因此,它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也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二基本原理。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当大众没有被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最早提出的生活教育中的基本原理,还是他所办学校一直遵循的校训。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创造教育的启示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要凝集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上。“真人”既不是“人上人”的剥削者,也不是“人下人”的奴隶,而是人中人,是在受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为了培养人中人,首先就要从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入手。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

  可以看出,陶先生是非常重视创造教育的,他认为要培养人中人,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从儿童开始。对儿童的六大解放,其实已经涵盖了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所需的一切条件。解放儿童的大脑是六大解放之首,因为能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其他五个解放都是大脑解放的必要补充,有了想法,儿童才能在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用他的双眼、双手和嘴巴付诸实践,去检验,去论证。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产生出创造性成果。

  (二)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1999年教育部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为我们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时,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现今的教科书大多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识字书”“论文书”,是“死的书籍”而不是“活的书籍”,是“吃的书”“读的书”而不是“用的书”“生活的书”。因此,教材要改革,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反映当前生活和生产现状,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力求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紧跟时代步伐,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不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空疏无用的知识。这样才能给创造教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教学要提倡“教学做合一”,与时俱进。教学首先要确立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的意识。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提出三项主张:“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因此,我们既要提倡师生教学相长,又要重视自主学习,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主动地“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并敦促学生在生活中去做,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做中学会创造。

  3.要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这是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陶行知认为,“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能使师生亲密合作,能激起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巨大热情。因此,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因为理解和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品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4.要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基本的方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然后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教学做合一就是教会学生做,学生创造力最终要凝聚在做的结果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经常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5.要实现“六大解放”。其中,争取时间的解放是“六大解放”的重中之重。“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的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只有实现这“六大解放”,我们才能对儿童的创造力予以适当的培养,给他们充分的身心营养,建设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要辅之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使儿童的“精神意志能力,渐渐地发育成长”,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应有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二是要注重思维的发散和聚合以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三是要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结语

  总之,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并已发展到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损害民族素质的情况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深人学习并借鉴其思想,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少走弯路,使改革更加彻底;还应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1949.

  [2]陶行知.教育论文著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杨振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论文

2.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3.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论文

4.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学有关的论文

259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