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创新论文(2)

坚烘分享

  语文教育创新论文篇二

  《谈谈语文教育如何施行创新教育》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早应由简单的文化传承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转变,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而在这场创新教育的改革中,语文教师的观念首先应有所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学生学习方式相匹配的语文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施行创新教育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要创新,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同时,要建立与学生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而作为践行创新教育的基地,班级建设的观念和方法也应有所改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的必要性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创新,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个任务显得更为艰难,也更为急迫,而这一切的关键,必须是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学生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学校教育,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学会自爱、自强。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场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创新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其勤于动手、乐于探索,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学习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应对社会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生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作为这样一场变革的引领者,首先,自己要有与教改实践相匹配的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下,应具有“学生观”,即当前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而不是塑造学生。其次,在教改实践中,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你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具有一桶水。其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懂得一些“教”的艺术。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仅仅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学的方法,给他一把钥匙,即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可以让学生受用一辈子。除些之外,培养学生的激情和好奇心,教会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着重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处在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师必备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必须从圣坛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由神回归为本来的自然人。

  二、改变学习方式的迫切性

  既然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理,我们也要倡导教师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所谓“合作”就是指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合作,教师由过去教材的代言人,掌握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探究活动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谓“探究”是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过程,或者无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由批判,反思的过程,一个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1]。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知识点感兴趣了,才会进一步的想去了解它、探索它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学生还应该对所学知识、大胆质疑,这种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的教学活动。第三,师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疑难,解决问题,这才是探究教学最本质的意义,也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迫切需要的。

  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荷花淀》部分课堂实录:

  教学重点之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

  我设计:让二组同学分角色表演第一节中“夫妻话别”部分,通过对比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1、第一组男女同学表演课本第一节“夫妻话别”。2、让第二组男女同学改写对话,再演“夫妻话别”。(丈夫很晚才回来……)

  女:(抬头、瞪眼)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男:(坐在台阶上)吃过了,你不要去拿。

  女:(坐在席子上,脸有些红涨,话也有些气喘)有事快说。我就知道,这么晚回来一准没好事。

  男:(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爹呢?

  女: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男:小华呢?

  女:别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男:(小声)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饭去。

  男:(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眼里闪着泪光)就你积极。这次你去,不多打几个鬼子,不要回来见爹和我。

  明确:改写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的水生女人有共同点:内心不舍又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点:前者温柔、贤淑、羞怯、质朴、进步、体贴;后者快言快语、泼辣、直爽。如果说,后者像火,那么前者就是水。

  通过对比,水生嫂的形象更鲜明,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2]

  当然,“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只要适合知识传授,适合与学生合作、探究,适合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创新是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创新教育更是亟待落实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更新了,提升了,才能在这场教学革命中成为实践者、先行者。也只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规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相应新知识和能力的独立的个体。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推进的问题与反思》作者陈旭远[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班级建设,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作者李伟胜[M]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2008年7月.

  [3]《优秀教案》高一语文作者任志鸿[M]南方出版社.

语文教育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1.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2.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

3.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

4.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5.小学语文教育毕业论文

6.中学语文学科创新教育论文

25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