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述教育公平论文(2)

坚烘分享

  浅述教育公平论文篇二

  《浅谈教育公平》

  摘 要: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平等两个基本方面。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上。强调资源配置平等、受教育质量平等、性别平等,诸多方面。本文针对教育不公平的这一现象,从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入学机会的性别视角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教育公平 均等 解决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公平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舆论对中小学择校、教育乱收费、“教育产业化”、高校招生中的不公平等问题声讨不绝于耳。这篇文章就针对当前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

  二、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投入的总量不足和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合理,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制度性问题。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和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配模式。它助长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失衡,制造了严重的学校差距。

  针对这一现象,我党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前提。报告强调“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抓到了公平问题的根本。”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尤其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不均衡,其中除了各级政府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外,师资力量配置与学生数量增长的比例也不够协调。

  (一)需要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中国教育投入的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仅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许多经发展状况远不如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不禁让我们感叹教育投入占GDP百分之四还要等多少年。国家经济落后,没那么多钱,“穷国办大教育”只能是大国办“穷”教育。可是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钱总是不够花的,关键看你怎么花。我们有时会看到道路修好了又挖,桥建好了又重建,这样反反复复劳民伤财,所以该省的地方就应该省,就像自家过日子一样,同样的钱不同的分配方式,生活质量就会不同。

  (二)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备等资源配置上,实行城乡不同标准。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市,原本更需要扶持的农村教育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城市。世界各国的倾斜政策都是向弱势地区、弱势人群倾斜,只有中国相反,明确地向城市倾斜,加剧了历史形成的城乡差距,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累加效应。针对这一现象,报告提出,要“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的教育。”

  (三)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

  1、省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在基础教育阶段,造成地区差距的原因,首先与义务教育以及乡镇财政为主、分级办学的体制相关。乡村经济发展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教育投入,而省级和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的责任过少,未能有效地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去缩小这种差距。其次,由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模式,各地预算外教育经费的情况差别很大,也是造成不同经济水 平地区教育经费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

  2、区域之内的教育差距

  我们教育投入的区域性差异最显著的表征是各省之内的县、区之间的不平等。如2003年沈阳市各区县对学校的投入存在极大差异,最高的学校生均公用580多元,最低的只有8.8元,相差近70倍。北京海淀区域内部城乡之间的学校差距也十分显著。农村小学的校均经费为城镇的31.9%,农村初中的校经费为城镇学校的83.4%,城镇完全中学的校均经费为学校的3.5倍!区域内的教育差距与省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完全是同构的,源自城乡分治、城市中心、重点学校制度等同样的制度性原因。它提示我们:缩小差距,增进教育公平,对每一个区域都是现实需要,每一级地方政府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四、反思“择校热”问题

  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炽烈的择校竞争,是当前民怨最大、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择校热”制度性因素和基本条件。代表金燕认为,择校、择班都应该取消。“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怎么能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呢?”

  为了解决“择校热”问题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强行解决,虽然效果会立竿见影,但会忽视不同学校的历史积累;二是从政策上着手,使劣质学校成为优质学校,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政策扶植,而且要避免优质学校变成劣质学校;三是体制变更,政府不再办校,办学者和管理者彻底分离。

  五、高考招生“女多于男”的研究

  现在很多省区高考的状元都是女生,甚至是理科状元,女生也能占到30%之多。这说明现在的考试制度更加的偏向女生,没有哪个理论证明男生、女生之间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别。既然没有明显的智力上的差别,为什么高考招生会“女多于男”呢?对于女大学生增多的流行解释,是认为目前基础教育实行的应试教育,比较重记忆的、学习更为认真细心的、更为善于考试的女生;中小学教师的女性化,则助长了一种女性化的评价标准,乖巧听话的女生更容易得到好评。因而,中小学的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大多为女生。也有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女生比男生早熟,男孩还没有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时在中考中就已被过早地分流了等。但女性往往不认同这种具有男性主义取向的评价,而归因于在男权社会中,女生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更大,因而学习更为努力、更为勤奋。笔者认为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社会性因素、教育因素、文化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女性自身因素。

  六、总结

  教育公平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的形式 ,以前我国倡导的是普及义务教育,现在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倡教育公平,说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诚然,现在的教育不公现象仍然存在,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践观,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原则,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评价标准。

浅述教育公平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

2.浅谈中国教育公平的论文

3.浅谈教育公平的论文

4.论教育公平的毛概论文

247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