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关参考论文

坚烘分享

  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区,人们接触的外界信息也比较少,思想观念相对较为落后,所以对于学前教育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甚至不认可学前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关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关参考论文篇一

  《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思考》

  【摘要】重视不够,学前教育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缺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村幼儿教师人数短缺,水平低、待遇差,是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重视是关键。依托布局调整过程中富余的校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解决硬件设备的有效途径。结合各农村的实际和不同需要,兴办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捷径。通过社会、家长等不同渠道,筹措农村学前教育经费。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瓶颈;有效途径

  在迈入新世纪之际,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边、贫农村地区的人民,在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文知识的重要,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重视不够、学前教育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师短缺、水平低、待遇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瓶颈”。

  重视不够,学前教育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管理者单抓好义务教育,已经是十分吃力,很少顾及学前教育。尤其在“两基”攻坚战中,由于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更是倍受冷落。因此,目前本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管理还有一定的空白。虽然学前教育管理也有法可依,但绝大部分管理者对学前教育机构只是进行业务管理,其人、财、物都由学前教育机构自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条件的困难可想而知。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和福利性的双重特性,而一些管理者没有具备现代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面对复杂的学前教育管理内容无所适从。农村学前教育没有得到注重与指导,就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我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在2005年时,学校申请开办学前班,当地农村才有了学前教育。在五年的学前班办学中,上级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督导仅体现在每年的开学报表中。可以说,农村学前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学前教育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得到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是农村学前教育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缺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办园条件欠缺,绝大部分农村都没有幼儿园,往往是依托乡、镇中心小学校办一个学前班。一个乡镇,仅有一个学前班,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吗?能满足当地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我们不难算出。而在偏边的农村地区,文盲半文盲的家长还有很多,纵然他们知道早期教育对子女一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帮不上忙,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才把孩子直接送入一年级。这样,孩子想学习好,是十分困难的。在我校未开办学前班之前,招收的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听懂普通话,更谈不上写字。在一年级的一年时间里,大多数孩子的主要任务还在听懂会说普通话这个阶段上,其它的没有学到多少,这样就升入了二年级,孩子的学习能跟上吗?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同时,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农村幼儿的身心得不到和谐发展,让人担忧。

  农村幼儿教师人数短缺,水平低、待遇差,是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农村,大多没有配备专门的幼儿教师,各小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教师,都是临时代用的,一个班一个教师,一名教师要带四五十个孩子。这些代用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专业素质偏低。而他们的待遇更低,大部分月收入在700元左右。我校现学前班有幼儿65人,只有一名代用教师,月工资600元。这样,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无从谈起,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从小对儿童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如何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也有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有很大的不同。就本地区而言,本人认为:

  重视是关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要把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子系统,时刻放在心上,摆在桌上,抓在手上。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给编制、拨经费,实施统一管理。同时,又要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端正教育思想,科学地进行规范和指导,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只有重视了,农村学前教育才能前进和发展。

  依托布局调整过程中富余的校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解决硬件设备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原大多数都是一村一寨有一个校点,随着教育的科学布局调整,许多校点已经或将要撤并。撤校并点后,应对闲置的校舍进行加固、维护,用作农村幼儿园,就可以解决了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校舍难题。

  结合各农村的实际和不同需要,兴办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捷径。在各完小、校点附设学前班,招收6足岁的儿童,实行一年学前教育,使他们作好入基础学校学习的准备。对居住分散,人口少,没有学校的村寨,可以联合办一些季节性的幼儿园(如暑假幼儿园、秋收秋种幼儿园)、半日制幼儿园等,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多形式地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保证每一个农村幼儿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给编制,加大培训,保障农村学前班师资,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将超编的小学校安排支教的教师,通过系统的幼儿教育培训后,安排到农村学前班支教。给编制配师资,公开招聘一批幼儿教师,分配到各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任教,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可照小学教师执行。通过政府手段,将现农村学前教育代用的教师中,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通过培训后,转录为居民户口,领取国家拨给的生活补助,安排到偏远农村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任教,即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又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制定总体规划,打造一支合理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才能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不断前进与发展。

  通过社会、家长等不同渠道,筹措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不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社会各单位和集体,以及公民个人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农村地区,可以政府拨一点,村委会出一点,让农村学前教育有最基本的经费保证。加大宣传,让社会团体、开明人士等关心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同时,学前教育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使家长安心工作生产,所以家长非常乐意缴费的。可以结合各农村实际,统一家长缴费标准,让家长付一点。通过多种渠道,筹足经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才有希望。

  以法律为依据,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加以考虑,大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让农村孩子的梦想从这里放飞。

  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关参考论文篇二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摘要: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幼教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下一代的终生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也有着重大意义。但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就在分析农村幼儿教育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对策,希望可以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对策;纲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过程。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学前教育是以大队为单位,将未上学的孩子动员起来集中在一间房子里,数数数字,唱唱歌儿。老师则是由大队部随意指派一名有点文化的人担任,课程是零落的,有的甚至是自编的。后来到了九十年代初,将这些所谓的“学前班”连同教师收编到学校,由地方政府妇联管制。发展到今日,广大农村已经有一支专门从事幼教工作的队伍,有系统的教程,初步具备了对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条件,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幼教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下一代的终生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也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在分析农村幼儿教育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对策,希望可以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薄弱环节

  (一)办学宗旨不明,制度上落空

  1.发展幼儿教育是巩固提高“普九”水平,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保护儿童的发展权,缩小个体发展差异,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早些年,地方政府已将“幼儿园”归至学校统一管理,经费由地方财政统一支配,需要买什么,需事先申请,由主管部门同意方可实行。就不知,许多教育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在最初几年的发展需要有丰富而安全的环境,使儿童能在其中积极地探索。换句话说,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应使儿童尽早接受教育,有充足的机会与同伴、成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交往合作,这样才能发挥先天具有的好奇心,探究周围事物及其因果关系。此外,个性的发展,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损伤及发展异常,大多是在最初发展起来。因此,我们应明确地意识到,对于孩子的帮助教育应及早进行,地方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关于幼儿尽早入学的意见和建议”让做家长的接受并认识其重要性。让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有机衔接。

  2.幼儿园是公益性事业,是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坚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为了确保幼教机构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良好的办学质量,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大,不能促使幼儿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

  3.幼儿园主管部门未能理顺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配全专职管理干部。仍存在挪用幼儿经费现象。把小学教育的模式带进幼儿园,不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不能积极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师资队伍薄弱,培训肤浅

  1.用人制度的后遗症。现有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从当初生产队收拢而来的;

  (2)有一些高、初中毕业生参加进修而来的;

  (3)少部分专业院校毕业生。他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等,比如我市某乡镇29名幼儿教师,大专毕业的11人,中专毕业的11人,高中毕业的7人。

  2.主管部门虽也组织这些人去参加了继续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但培训过程监督失控,也因为一部分人由于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专业知识肤浅,个性特长难以展示(例:弹、吟、说、唱一概不会),一方面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许多先进的东西,非但学不进,而且有厌恶情绪。

  3.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部分教师并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吃老本,还有的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已有的一点教学经验储起来,不思进取,不去加以推陈出新。

  (三)办园条件简陋,管理上俗套

  我们农村幼儿园经过最近几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已实现了“三机一幕”,“三新一亮”工程。但条件仍很落后,中心幼儿园除了活动场地紧缺外,一些现代化的玩具,电教设备不能保证,该听音乐时收录机坏了,该弹钢琴曲时无钢琴,该用计算机演示时,没有计算机演示,给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幼儿接受知识的效果,也不算理想。

  (四)家长推卸责任,养育中松散

  由于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年轻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托给自己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或亲朋好友之后便撒手不管,孰不知这上一辈的人所受的教育,养成的习惯与当今的一代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给予孩子的除了呵护外只有呵护。

  我调查了三百多名幼儿,其生活情况如下:

  同时也相应地调查了这些儿童的行为品质情况,及他们的学习情况

  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年轻的夫妇,他们为了事业有自己奋斗的理由,为了子女的幸福生活,他们甘愿付出。不过他们没有想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不能把他们寄托在过去。

  (五)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代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高了,家具多了,菜丰盛了,酒味更浓了,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家长任意放纵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无忧无虑地看电视,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也让电视陪。这导致我们的孩子身体受到了不同的伤害。我调查了该幼儿园200多名幼儿的视力,情况如下表:

  二、思考与对策

  根据现时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各级各类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把《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到位,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出谋划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没有幼儿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不完整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水平不高的教育也不是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只有把幼儿教育搞好了,才能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巩固“普九”成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应进行广泛宣传,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重视幼教的氛围。在各乡镇中心园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邀请乡镇领导参与,让乡镇领导逐步认识到发展幼教事业的重要性,把创建良好的幼教环境作为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

  农村的学前教育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办班到办园的转变,即由分教的附属于小学的,不完整的学前班向规范的,完整的独立的幼儿园的转变,二是幼儿教育由福利型、社会型向教育型转变,三是由传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向实施素质转变。

  (二)加强农村幼儿园的管理

  各层各级主管部门应在新时期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加强对幼教事业的领导:一是建设行政领导、工作指导、业务研究三级网络,二是把幼教置于与中小学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三是立足现状,加大调整的力度,积极为每个0~6岁的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科学的育人早期教育服务,增强幼儿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舆论导向,宣传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它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三)注重农村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

  以九年义务教育“新三片”的发展目标为基础的,要把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看作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把幼儿教育作为奠基工程抓。要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除了“坚持”,和“与时俱进”外,加强资金投入,敢于创新与调整,一个乡镇可建成一所示范性幼儿园,以便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及家长的需要。让示范性幼儿园在农村发挥辐射与示范作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地方镇府须改变以往的用人观,严格把好教师资格观,合理吸收有开拓创新、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的幼儿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加强继续教育过程性的监督与评价,让广大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幼儿教师苦练基本功,做到常抓不懈。让他们一有时间埋头钻研业务,探索新的育人路子。每位幼儿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对幼儿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把爱洒向每个幼儿;要坚持保教并重,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给幼儿营造一片晴朗的天空,让幼儿拥有宽阔的胸怀。

  (五)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主管部门应加强《教师法》《劳动法》的落实情况,为幼儿教师制订相应的待遇标准,保险制度,并把这作为评定幼儿园的必备条件。主管部门不得挪用幼儿园经费。各级政府不得削减幼儿教育财政拨款,力争逐年提高幼儿教育财政拨款,幼儿园应该有一定的保教经费,专款专用,保证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进修及待遇问题。

  (六)办好“家长学校”

  尊重家长,多请家长回到学校参与园中的一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是怎么开展工作的,也知道老师的辛苦,教学思想是怎样体现的。开家长会,看演出,观摩活动一般都邀请孩子的父母一起参加。让家长参与,感受自己在育儿中的重要性。让家长掌握幼儿早期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在家中开辟儿童天地,使家庭成为儿童乐园。

  (七)建议市直园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各市直幼儿园应对乡村幼儿园进行辅导,举办讲座,组织专题教研,并请求巡回到乡镇园指导。提议市直幼儿园的资料室对全市幼儿园教师进行开放。

  (八)利用节假日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培训与指导

  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有目的地对所有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差什么补什么,充分挖掘幼儿教师的内在潜力,组织幼儿教师苦练基本功,对那些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坚决淘汰,毫不手软。

  (九)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有效地制止幼儿不良行为的发生,科学地指导幼儿的一切活动,在满足儿童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引导儿童用眼卫生,用耳卫生,把安全保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并抓紧抓好,保证幼儿健康地度过每一时刻。

  我真诚地希望各级部门严格按《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做到管理到位。打造一支坚强的幼师队伍,营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园内环境,寻求一条幼教新路,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求得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我相信,我们农村的幼教事业将会迎来灿烂的一片天空。

    222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