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美术教育各方面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推进,并且获得较好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一
《 小学美术教育探索 》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是良好素质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及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建议,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增砖添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作用;措施
一、前言
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经过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单方面的教育培养,再组合是达不到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需要有的放矢,有的结合。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其国民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思考、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其他小学学科在审美能力的教育上存在严重的缺乏判断,提升审美能力就需要有作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教育,因此本文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着手,以证实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认真对待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二、美术教育发挥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开发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促进“智”的发展。通常情况之下,小学美术教育能够迎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能够起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想象能力、开阔眼界、培养观察能力等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和作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语文等学科之后,接受美术教育的学习,劳逸结合,相互促进。通过欣赏各种艺术品,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脱离了“枯燥”的数学、语文等学习,激起思想情感的波涛,思维联想、发散。比如对古代作品《清明上河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通过上面的人物描写,展开丰富的联想,探讨人物活动,遐想古代繁华都市的场景。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学习,学生能扩大与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的图景,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二)美术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前小学各科教育,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已经把小学生稚嫩的肩膀“压”的喘不过气,由于课程使得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活动和思考时间甚少,回到家又需要完成各科的作业,导致学生难以有时间来“玩”,极大的局限了小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长此以往,培养的学生也是偏理论缺实践,“书呆子式”的人才。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企业往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强,技术型的人才。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整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创造性是美术学科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特征,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这个方面出发,小学美术教育就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去动手创作。
(三)美术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意识观念的形成
在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形象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分辨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高尚与低俗,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思想情操。比如,让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的艺术作品《流民图》,通过《流民图》上场景,激发起小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同时激发小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不断的通过这些作品,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灵魂得到净化、陶冶情感,接受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育,从而改善他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他们的行为。
三、提升美术教育水平的途径或者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做好美术课程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大福音,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能够做到传统教育很多不能够做到的,图、文、声、像等可以得到同时的展示,而且可以充分展现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做好美术课程,比如用多媒体画图软件教学生一步一步掌握画图技巧,而且三围展现技术是手工比较难以勾勒的,这样就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往往很多时间教师背了大量的课,结果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比如黑板展示时间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讲授课程,突出重点,就难以有时间让学生自我把握了,学生练习不够,在课下又需要花较多时间,效率可想而知。如果利用多媒体,那么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展现画图技巧,也可以给学生留下大量的时间按照多媒体展现的技术来画。
(二)摆正认识小学生美术作品的态度
不合理的打击与批评往往产生的效果极其负面,还不如带点夸奖鼓励学生进步来得实在。教师在评价小学生作品时,应该摈弃批评词句,避免对小学生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从生理因素来讲,小学生处于生理机制尚不完善的成长阶段,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可能会让成年人失望,但是小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满怀表扬的期待,而且小学生的作品也有在极其想象力,这些可爱的想象力成年人难以达到,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及的,因此,更多的是表扬而非批评。改变以往教师对“画不太好的”批评的态度应该转变为理性的表扬,鼓励小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小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敢想、敢画。
(三)鼓励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美术教育也能够发挥和营造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发展,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创新潜能,局限性也比较小,与小学生好奇、活泼的思维相结合,无疑对推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美术呈现着发散,也就是发散能够彰显美术的价值,让人充满联想。因此在日常美术作业时,鼓励学生创作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而非按照模板描摹,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四)做好业余辅导工作
经过实践证明做好业余辅导工作,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和课堂教学统一,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通过做好业余辅导工作能够起到如下作用:一是培养学生的表现技能,掌握表现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基本功训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特长人才。二是培养兴趣和艺术素质,让学生通过培训,发展和提高多种能力并使一些素质优良的学生能够有条件和机会接受更高水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先玉.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方法改进[J].企业家天地.2010,(1).
[2]张雅莉.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美术教室专业素质构成及其培养的研究[C].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8).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二
《 论小学美术教育 》
【摘 要】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1)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2)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4)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才能 想象力 创造力 关键 期促进
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特征。幼儿时,美术才能表现为:(1)爱涂涂抹抹,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2)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辨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和学校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
研究发现:3-4岁时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辨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家长一开始就应为孩子找一位好教师: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循循善诱的态度。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在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努力去寻求发展,并点燃孩子们美术才能的那盏灯,使之放热发光。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能、开发智力效果,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老一套不变样,灌输式教学,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得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
四、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五、创造力的培养
1. 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2. 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要积极的对儿童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3. 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象,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三
《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 》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是良好素质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及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建议,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增砖添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73-01
1.美术教育发挥的作用
1.1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开发。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促进"智"的发展。通常情况之下,小学美术教育能够迎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能够起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想象能力、开阔眼界、培养观察能力等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和作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语文等学科之后,接受美术教育的学习,劳逸结合,相互促进。通过欣赏各种艺术品,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脱离了"枯燥"的数学、语文等学习,激起思想情感的波涛,思维联想、发散。比如对古代作品《清明上河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通过上面的人物描写,展开丰富的联想,探讨人物活动,遐想古代繁华都市的场景。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学习,学生能扩大与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的图景,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1.2美术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前小学各科教育,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已经把小学生稚嫩的肩膀"压"的喘不过气,由于课程使得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活动和思考时间甚少,回到家又需要完成各科的作业,导致学生难以有时间来"玩",极大的局限了小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长此以往,培养的学生也是偏理论缺实践,"书呆子式"的人才。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企业往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强,技术型的人才。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整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创造性是美术学科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特征,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这个方面出发,小学美术教育就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去动手创作。
2.激发童心、童趣,在大自然中感知美、创造美
对小学儿童来说,美术课不应是学习任务,而应是一种感兴趣的快乐游戏。喜欢玩,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体验是美术课创设情境教学的又一有效途径。比如在教"春天的景色"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田野、果园去欣赏春光,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感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学生陶醉在大自然那鲜花盛开、蝶舞蜂飞的情境中,在对自然界有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后,从而对绘画的对象有了深刻印象。此时,鼓励他们把所见、所感进行自由、愉快的表现,抒发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但能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能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3.努力创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氛围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还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与先进的教育方式相结合。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尤其是那些"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还要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比如在教学"七色彩虹"一课时,老旧的教学方式肯定是先提出问题"彩虹有哪几种颜色"(颜色限制),然后教师范画(形状限制),最后让学生临摹。这样既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也束缚了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想法的心态。
笔者在教学时并没有强调一定要按照某种固定的格式来画,而是给学生自由欣赏课件上的七色彩虹,刺激学生的思维。然后放手让学生作画,结果每个学生画出的彩虹都不一样,真是构思奇特,想象出格。有的学生把彩虹画在太空上,而且彩虹上画了小朋友在唱歌跳舞;有的学生把彩虹画在河面上,成为方便人们交通的桥;更有的学生把彩虹画在小朋友的心上,成为连接友谊的心桥……在对那些具有奇思妙想的画作进行鼓励性的点评后,班级中的小学生脸上都有了一种急切的表情,仿佛在说:"再让我画一次吧!我有更好的想法,我能画得更好!"学生那种急于表现、急于被肯定的跃跃欲试的心态,就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吧!
4.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1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眼睛感受事物,这便是观察。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画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得多,看得少。这时教师就应引导他们有步骤、有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物象的结构、颜色、明暗规律等,进而提高学生敏锐地感受事物的能力。
4.2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小学生天真烂漫,富于幻想。这就要求教师在绘画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进行大胆的合理想象。教学生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小抓起,经过大胆发展思维后的绘画,虽然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合乎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推"陈"才能出"新"。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已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优良素质。让他们在创新中体味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世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3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主要集中于工艺制作中,包括各种小手工制作,绘画剪贴,等等。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充分调动全部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5.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遍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有关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