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生美术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抓好美术教育,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篇一
小学美术运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摘要: 在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应该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关键,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尊重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巧妙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们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 美术 教学 创新 思维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通常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的,为了上课而上课,普遍采用简单的临摹或者变相模仿等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真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在美术课上除了简单的绘画几乎没有任何收获,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而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小学生在美术课上真正有所收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喜爱美术课、享受美术课
首先,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对6—12岁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十分掌握,这样才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让他们喜欢美术课。低年级的学生通常自我意识强烈,有非常强的好奇心,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随意性比较强。所以低年级的美术课可以用轻松的形式展开,让孩子们充分喜爱美术课、享受美术课。其次,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有好奇心,才有求知的欲望,他们自由的、不受约束的行为对他们自身未来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堂的乐趣,才能够逐渐地用心去学,老师才有可能去培养他们。老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各个美术作品的最直观、最鲜明的形象,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启发、示范等,才能使小学生真正地用心去观察美术、喜欢美术,才能使他们在长大后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规律和深刻内涵。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诱发学生创造新思维和心灵放飞的起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的应在相互尊重、民主、自由的气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用标准的“像不像、干净整齐”的准则来评判学生。另外。还要及时的表扬在作品创作中有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让整个班级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学习的气氛。在作品创作中。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面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老师一定不要批评,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蓝色的太阳、长满鲜花的树、交通阻塞的情况下飞着去上学的孩子等等。老师要细心呵护学生们的每一丝创造灵感,给学生创造自由翱翔的海洋。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和成功的希望和机会。
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联想
联想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应扼制学生的联想,而应当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联想能力,认识自己的创造能力,建立起创新思维的信心与勇气,通过联想慢慢的获得出色的个性化构思。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将“教”学生转变为帮助学生“悟”,这种建立在学生本身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和主动寻找而进行学习的方法,能极好的活化学生思维。
例如,在引导学生创作《春天印象》时,虽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会积累很多关于春天的影物、人物,但当学生在进行具体创作时,却很难将这些东西应用到创作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如何构思、如何取舍、如何组织画面等方面人手,而不要过多的设计具体构图,这样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思路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与生俱来就充满着对艺术的热爱,而死板的美术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厌恶,甚至影响其一生。创新思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只不过在未经激发之前以一种隐藏的形式出现。每个孩子的身体内都潜藏着各具特色的创新思维,好奇心潜藏在每个小学生的内心,需要遇到老师的激发才会培养起来。小学的美术课堂要以孩子们为主体,让他们多多练习、多多发表意见,老师则作为辅助者,这样会逐渐建立孩子们对美术的自信心和热情,他们才有心思去听老师的讲课内容。
很多老师习惯于美术教学的“老师+黑板+课本”.片面的认为美术教学就是老师范画,学生临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发展,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老师也要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已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在网络、电脑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上好美术课,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展示课件。将一些染纸作品展示给小学生,利用丰富的色彩、灵动的形象吸引学生。学生看完之后就会想着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都有了尝试的欲望。创新思维就会被逐渐建立起来。孩子们的思维被多媒体课件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吸引。一边进行好奇的思考,一边就会积极动手制作,手、脑并用对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很有益处,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会在此过程中逐渐有所提升。
五、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创作实践
实践,是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实践就不会有心理和精神的源泉,更不会有能力与智力的源泉。换一句话,智力和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们提供真实的操作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心想、手做、耳听、眼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参加制作黑板报、设计景点、编辑校报、布置教室、设计校徽的活动。还可以将美术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家人和同学制作节日贺卡或者是生日贺卡,让学生们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尽情的进行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深入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与审美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与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巧妙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们的创作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基础。让他们热爱美术、热爱创新,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充满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翔.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2]刘立军.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1(12).
[3]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2.
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篇二
刍议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摘 要: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美术的起始,我们应认识到,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画家和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员,更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兴趣 个性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深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美术教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尤其以美术教育观念为根本问题之所在。如今,我国的绝大多数学校存在着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一种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基础教育与知识文化教育而忽略了美术教育;一种是片面地追求专业技术的培养,只重视美术教育而忽略了知识文化教育。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快节奏的社会,社会需要的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前的教育观念,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美术的起始点,我们应认识到,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画家和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员,更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中学美术教育,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以传授学生绘画技法为主,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史论知识,或者更多地了解美术各方面的内容。
小学美术教育拥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起点,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参照重点。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应是专业美术教育,而要教给学生一种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深层次、浅层次等);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的一环。”比格斯认为:“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习的结果,但主要的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有的学生画画不好,但他不是去找教师或同学请教该如何去画,而是让其他同学帮他画。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长期以来他的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不正确的。再如,学生在学习水粉课的时候,自己不去思考该怎么调配颜料,而是直接用别人调好的颜料,我问他为什么自己不调,他说:“别人调的颜色好看,自己不会调,又怕比别人慢了,就直接用别人的颜料来画自己的画了。”这也是由于依赖性的学习心理造成的。在传统的美术课程学习中,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讲述、演示,教师把所有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都告诉学生,然后学生照着去做,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根本区别。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兴趣
所有的美术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对于美术并不是很有信心,他们把美术学习当作是对自己外加的负荷。为此,我们要设法将美术变为学生想学的,或者说是变为学生内在的学习行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美术本来就应该是件快乐的事,要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就要让他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感到快乐,不要把美术课当成是一种负担,而要当成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学生在获得这种体验之后,他就希望重复这种快乐的体验,期盼下一次的美术学习。另外,教师在其他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样一方面能够刺激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课堂丰富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看到的万物都像童话王国里的故事,不论什么事物都充满神奇且富有梦幻的色彩。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充满大胆的想象和个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探讨美丽的世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有创新,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创新性的想法说出来,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扬鼓励,使这些学生从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快乐,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创新兴趣,以此带动全班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个性的塑造与培养
在小学美术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一定会受到学生自身个性的影响。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及创造力的培养外,更应注意的是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现在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去观察,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教师应该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思维,把学生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理解为学生特有的语言。小学美术的学习是在接受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学习绘画技法,学生如果能够独立思考,将对事物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就说明是他自身个性的表现。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美术天地中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创造,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
小学美术教育既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及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把儿童看作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美术课程教学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小学的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走出传统教育的樊笼,开创一片新天地,让孩子热爱美术,享受生活中的美,让美术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绽放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
[2]李彬.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J].现代教育科研,2008.12.
[3]石磊.小学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M].中国书画论坛,2008.08.
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篇三
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方式,同时它还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交流。美术教育是一种特色的艺术活动,涵盖多种情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注重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技巧和创造性思维,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培养出个体的创造性以及主体性,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重点塑造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小学美术创造性创新意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创造力和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作为首要目标,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特性。美术教育是一种有情节、有形有色的创造性活动,它自身就具备创造性和情感性。美术的教育活动开展,最终是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进行培养,从而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一、尊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中,他们的思想里还有着或多或少的主观意识,他们将接受到的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感官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运用大胆的配色,不受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创造出大胆及浓重主观意识的美术作品,这无疑体现了儿童绘画的独特魅力。所以,我们在评价他们的美术作品时,不应该随意的进行批评,要从他们的角度和内心去了解他们绘画时的真实情感,在鉴赏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针对性地对小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的培养
想要创造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来,需要创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时,应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观察的重要性,不断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在进行创作前,让学生从真实的场景中获取更多的体验和灵感,使其具备充分的创作素材,从而创造出惊人的作品来。例如,在对《淅沥的小雨》一课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实际去观察下雨时的情境,切身的感受到下雨时自我心境的变化,仔细倾听雨点下落的声音,同时体会到雨中的色彩之美,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对下雨的情境进行体会,从而积累更多的创作灵感。
任何的创作都需要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底,美术的技能在诸多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创造性的思维构成必须通过精湛的手法表现出来,美术的基本技能为美术作品的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他们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重视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环境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受到不同的熏陶。随着情境的变化,让学生融入到情节中的角色中去,让学生自发的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设定的色彩环境,发挥出更多的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用多种设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想象力,不断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他们快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不需要和成人一样,去创造一个社会上没有的新事物,只要是创造出自己在以往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算是创造力的体现。其实在生活中,许多方面都能够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如家里的旧杂志、旧报纸、旧电器等,都能够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给他们施展的机会。
(二)进行示范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粉笔描绘出作品的轮廓,并逐步为学生讲解,如创作一幅“喂小鸟”的作品,教师要明确地为学生讲解绘画的步骤,提示学生在画鸟巢的时候,应该把它放在树杈中间,并且允许学生运用各种颜色进行绘画,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巡回指导。对于大树的结构而言,在生活中很难见到鸟巢,通常都被浓密的树叶所遮挡了,所以教师应适当地提供真实的照片或作品给学生作为参考,不断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对于缺乏创造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喜欢模仿老师或者同学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
第一,在对绘画的主体进行选择时,尽量选择贴合生活实际的选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素材,使学生产生创作的兴趣。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进行示范绘画时,不应该将整个作品全部展现在学生眼前,而是应该多提供给一些创造性的绘画例子,不断的丰富课堂的内容知识,让美术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并且不拘一格,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的创造空间,在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布局和整体形象的设计中,不应太过于规范和统一,而是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然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让学生们敢于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展现在绘画当中,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内容。
第三,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他们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展现出更多的优点,同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创作时,鼓励学生进行互相探讨、交流。从对方的思维中获取更多新鲜的材料,为自己的作品提供更充分准备。
四、结束语
对于每一个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都有不同的差别,在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事物的感官和对色彩的敏感度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因人而异的对每个学生进行培养,面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时常地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出他们身上潜在的创造能力。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不能够一味地强调美术的专业技能,而是要从学生的作品中理解出学生内心中真正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学生们才有更多的信心和兴趣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朱传斌.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中国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李菊.中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实践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沈亚威.浅谈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新课程(教师),2010,(12).
[4]林培亮.浅谈室外写生课在美术课中的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7).
有关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