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
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找准位置就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二个方面,才能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我国艺术教育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美术欣赏课在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中,以其特殊的内容承担着人才培育中的特殊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当教育步入素质教育时代,美术欣赏课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创造、审美、广博知识、人格境界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美术欣赏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欣赏课题只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随着多媒体使用信息量增大,学科课题综合化都必将大大拓展美术欣赏的容量?高中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以列为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美术选修课等构成全民的艺术素质教育,突现了美术教育在现代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找准位置就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二个方面,才能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不能认为开了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了,观念不转变美术照样搞应试教育(如重技巧?轻欣赏,重课外?轻课堂,重特长生?轻多数学生等)?美术教育要跳出低层次,实现其阶值就必须改变以掌握专业技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美术欣赏(既使是技能技巧教学也必须更多融入欣赏内容,对于特长生更应当重视美术欣赏及文化素养),纠正作为艺术教育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大顽症:艺术教育不艺术(套用其它学科教学模式无新意)?普通教育不普通(“重技轻理”过于强调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美术欣赏起步晚,很多搞美术的人都以绘画实用美术为主,去搞美术理论的相对很少也属于冷门,从而致使美术欣赏很滞后?眼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文化艺术不断与国外交流沟通及碰撞,美术欣赏被提上发展的日程,目前美术欣赏课正处于在普及中提高这样一个层面上?
美术欣赏从2003年起就成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课,从体制上看美术欣赏课的地位有很大的改观?但在现实教学中,美术欣赏课题依然没有改变,从根本上几乎很难改变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美术欣赏课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说的和做的却大相径庭,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门副的不能再副的课,既不统考又不高考(美术专业除外),还是多学点考试用的吧,这样更实惠些?不仅学生不重视,社会?学校和家长对美术欣赏课的关注也不够?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几点尝试
美术欣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新的教学观认为: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必须是成定论的知识,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接触一些尚在争论的内容?因此,新课程为寻找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了相对广泛的空间?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往往具有亲近感?如在“什么是美术作品”的教学中,笔者出示了现在明星穿着的“破”牛仔裤和学生平时穿的校服问:“这些是美术作品吗?你平时会喜欢穿哪样的服装?”从而引出美的多样性?美的时代性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条件,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使学生感觉到美就在身边,并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
从中领悟作品内涵?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例如,在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
3?创设情景,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景设置法等办法,往往事半功倍?
4?美术欣赏应从文本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适当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连通美术与社会文化?时代之间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活动赋予美术欣赏教育以丰富的意义,无疑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通过网络资源?图书查询?民间调查等手段广泛收集资料,并且对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整合?汇总,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完成研究报告?
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美术文化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体验与感受?
新课程理念要求,美术欣赏教学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不要过于追求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学会如何研究问题,从而锻炼创造性思维,增强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审美能力的教育
审美能力就是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到处存在着美与丑?对与错的对比?中学生正处在豆蔻年华,感情自然而纯真,对世界的美丽与美好的事物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求?但对社会一些对立变化认识还是很肤浅,所以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尤其重要?“美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美术是视觉形象艺术,美术教育就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利用艺术的感染力,感召力,观尽大千世界中的艺术精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美的本质,美的真谛?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直观教具?模型?范画?录像?幻灯?电脑设计等,帮助学生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视觉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在美术欣赏课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方能产生情感共鸣?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们不仅从蒙娜丽莎的脸上看到,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悄然地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同时,我们还能感觉到一种朴素?自然?纯真的人性情感透溢出来,表现出一种彻底挣脱宗教禁锢而苏醒了的人性与复活了的灵魂,体现出充满血肉情感的人本价值,从而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的魅力在于通过刻画劳动的美,表现出一种自然淳朴的情感,坚实而凝练的笔调描绘出法国农妇朴实?勤劳?诚挚的品格,优美的自然风光,饱含着一种宁静的生活意趣?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另外美好的学习环境,会使心情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恶劣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心情郁闷,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2?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国的传统教育,包括解放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的确不重视对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几千年封建专制政策传统的和“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及近几十年经济的计划管理模式以及过多的_运动影响对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视,这种社会结构偏爱有知识?有技能但因循守旧?被动驯服,因而忽视乃至压抑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创造,“创造”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学习”这种人云亦云的能力每个人(包括动物)都有,但遗憾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人类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是造就批判性思维的头脑?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美术欣赏课利用美术作品的内涵不确定性,让学生大胆想象,并能以我为主?自圆其说,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极其重要的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世界的发展大多是从无形到有形的一个过程,美术欣赏所培养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对相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能力?虽然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形成惊人的作品,但由于形象语言的多样性,也能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一种广义的形象思维文化教育?这对于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是最为有益的?因为这种教育用于大多数,对于创造性思维普遍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如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提倡成品再创造和艺术的大众化?流行化,艺术家运用他们喜欢的材料,创造出一些简单的?有意义的作品,使艺术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创作的公有财产?1958年艺术家贾斯伯·琼斯创作的《三面旗》画的是三面大小不一而又有渐变形式的美国国旗?这件作品力图使人人都熟悉的图像,复制出来让观者看,给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和冲击力?这便是创作,既简单又富有联想,使艺术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创作,美术欣赏课正努力提高美术教育这方面的功能?如废物造型创作,从材料到构思,完全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化腐朽为神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特别是结合社会实际,挖掘有价值的课题,使这种教育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素质?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发挥想象力的表现空间,运用现代新型材料与工具发掘新课题?如广告欣赏?标志欣赏?家具欣赏?店面欣赏?环境艺术欣赏等实用性强,想象空间大的课题,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体现,增强了学习兴趣参与欲?学生的创造力在恰当的指导下,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步骤过程到结果,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体验?如在我校五十年校庆之前进行庆徽设计,同学们结合我校的特点及对标志的理解积极构思,细致描绘,整个过程都充满着创造性思维锻炼?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创造性思维比较常见,效果非常好?
3?广博知识的源泉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旁征博引,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任何的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社会,并依社会而存在,所以,欣赏美术作品必须要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风俗?人文等?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如一位教师在讲雕塑的基本手段时,把“焊”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这在金属工艺发展的今天,大量合金钢雕塑作品的问世,“焊”恐怕要算是较重要的雕塑手段?倒是另一位教师在讲述雕塑特征时引用了“焰火”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雕塑作品--瞬间雕塑,反而引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一定要涉及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区别,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归纳出:山水画是散点透视,因为山水画是移步换景?边走边画,不是很注重客观现实,重写意;而风景画是焦点透视,因为风景画是站在一个点不动进行作画,注重对客观现实的描写,重写实?这几千年的艺术也造就了东西方人的性格差异,东方人重情感,西方人重理性?由此会延伸到很远?很深?好的美术作品,欣赏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做前提,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外部的形式结构,作品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背景,内部情感意蕴?所以在欣赏的同时,大大的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4?人格境界的提升
情感境界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美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境界?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起来可以陶冶情操,完善意志,使欣赏者的人格境界得以提升等?如《长江万里图》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民族自豪感;拉斐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大卫》表现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与勇敢?无畏和自信的人格意志?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感,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现在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的推行素质教育,而美育教育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决定了它在美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和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美术欣赏尽管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有许多深入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也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美术欣赏在自身科研方面相对滞后的状态,应该努力以改善?美术欣赏真正切实地实施起来,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需要进一步探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可以预期的是,通过我们共同努力,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超越了民族界线,超越了国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语言交流?与之交流绝不仅是以上谈到的这种作用?一幅优美的作品它有宏大的包容量,个中的内容是我们无法尽述的,这也就是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我们静静地品味画中的意境,也静静地品味多姿的生活?品味灿烂至高的人生,用崇高的精神境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品质,这也正是美术欣赏课的本质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邓福星.《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徐芬?赵德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姚今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小学美术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年版.
[4]钟俊主.《美育》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摘要: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上好手工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实施现状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正常实施,并对素质教育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问题;对策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实施意义:
美术手工课,它不同于小学里其它的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需要启蒙并有足够的开发空间,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对一个人今后的素质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江泽民曾经指出:“在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而手工劳动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对形成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及提高学生创造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
手工课时一门综合课,它能能够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保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俗话说,“干一行要爱一行!”而作为美术教师,你只要充分理解了美术手工课在对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就会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事业,甚至爱上自己的工作,出于这种爱,也才能将工作真正的做好,将“美好”植入孩子的心灵。
二、当前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中的问题:
(一)不受重视,被认为可有可无
1.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为止,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被充分重视,从课时量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小学美术手工课是美术课中的一项内容,而目前小学美术总课时量一般为每周两节,而美术课还有如绘画、欣赏评价等其它课程内容,可想而知,手工课所占的比重相当可怜。
2.部分老师、家长不支持,认为可有可无、劳民伤财
每节手工课下来,难免会有一些纸屑垃圾产生,尤其是在低年级。而中途也无法打扫卫生,我就经常听到学生跟我反映,他们班班主任不允许他们做手工等等。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卫生,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天性。“手工课不就是玩儿嘛!”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认为大张旗鼓的准备手工材料是劳民伤财。而很多家长更是认同此观点,这些现象打消了不少专职美术老师上手工课的积极性,也使得本来是“必不可少”的手工课处于一个“可有可无”尴尬境地。
(二)学习材料带不齐,课程的正常开展受影响
1.小学生的主动意识差
有些孩子觉得上手工课带材料太麻烦,干脆不带。尤其是需要搜集环保材料的课程,如《纸盒便家具》,不仅需要基本的剪刀、浇水、彩纸等,更需要平时去积累大量的废纸盒。这么多东西无疑又更加大了学生“怕麻烦”的心理。更有些孩子不看重美术的学习,觉得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不学好无所谓,所以也不愿意带手工材料。
2.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
其实,孩子对待上课材料准备的态度大部分直接受家长影响,就比如上面所说的只重视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课的孩子,绝大部分是在家长的熏陶下产生的错误观念。此外,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家长在精神上要支持,也需要物质上的。经常性的购买材料让家长觉得美术手工课的花费太大了,难负担。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家长的文化层次不高,对艺术教育的投资意识不强,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这样就很难让家长自愿参与并协调学校的教育工作,从而难以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的主动性本来就较差,再加上家长的反对,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不利影响就这样造成了。我二年级班里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文化课成绩很好,但是美术课从来不带材料。当我批评他时,他很委屈的告诉我:“妈妈不给买,对学习没好处……”这是多么无知的家长啊!这是多么偏激的教育观啊!虽然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很多老师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所提高,但对于整个社会,还是有一批这样的“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被歪曲的培养着,我不得不说,素质教育“喊”得还不够!落到实处还远远不够!
(三)缺少合格的美术手工课老师
我们都知道各种积极意识的培养对于手工课的意义。如:劳动意识、环保意识、然而,现在的美术手工课的实施中,很多老师都不能称职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多时候教案里的“创新意识等等”培养环节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1、个别美术教师师德有待加强。
“以德治国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而现在个别老师对学生不尽心尽力,对工作敷衍了事。他们把上课当成简单的上班,缺乏教师应有的责任感,上课能糊就糊,就更不要谈什么课堂创新了。师德不复存在,又何谈“以德兴教”?
2.教师知识储备存在缺陷,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想把学生培养好,可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备很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剪窗花》这课,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剪纸基础,只有会引导学生欣赏它的美,再谈到鼓励学生创新。如果教师连基本的剪纸知识都没有,那么就无法说清楚说明白,鼓励学生创造那就更像“无头苍蝇”一般。我们再说说协作意识,如果这名教师在指导学生剪制过程中就忙的一头汗,那我们还指望他能调动学生互相协作,完成诸如美化教室等等这样的任务呢?以前我们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都无法把握好教学,那么,我们再谈其它深层次的素质培养,无疑就是“无米之炊”!
(四)缺乏创新,“依葫芦画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课程的“灵魂”。而现在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依葫芦画瓢”的问题经常出现。
在手工课的创作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的(老师的)范作制作手工。学生作品一出来,个个都很漂亮,但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老师在美术手工课中最害怕出现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包办代替的太多,而引导、启发的太少。导致孩子门形成“老师这样做,我也这样做”“书上这样做,我也跟着做”的懒惰态度,孩子们的手工缺少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此外手工课中的重要一项——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孩子们在制作时不仅内容单一,且材料也缺乏突破。所以,很多环保材料并没有得到巧妙运用,此时的环保教育往往是口头上的,甚至是“假环保”。如《巧用纸餐具》一课,为了减少一次性纸餐具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学生将他们收集起来,再利用。可是,部分老师学生没有把握好这点,平时的纸餐具照样扔掉,上课时,临时去超市买,这种行为无疑是加重污染的行为,没有任何环保可言。
三、改进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现状的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课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对于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应该要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以下策略,相信对解决以上问题有一定帮助。
(一)加强交流沟通,帮大家走出误区
1.对于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
对于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不理解手工课的重要时,我们美术手工老师不能在旁边袖手旁观,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而作为主要实施者的我们都不主动行动起来,那又怎么让别人重视你呢?而目前的情况也并没有那么悲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不断重视,如每年都会有“环保制作大赛”、“金点子大赛”等等,而对于获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也会给予高度肯定。我们在此大风气下,更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与校内领导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沟通,帮大家走出误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培养起良好的手工制作氛围,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德到迅速提高。
2.对于家长
和家长多交流,用行动向家长证明孩子需要他们的支持。手工课需要的材料大多数以购买为主,而学生又没有经济能力,所以必须有家长的支持,才能完成材料的准备,所以也不能忽视和家长的配合协调工作。
我们学校经常辅导孩子参加市、区的手工比赛,也开始取得了一些成绩。王兆刚老师辅导五年级一班刘鑫同学制作的“水上清污船”就获得了市“环保小制作”二等奖的好成绩。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作品获奖,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本事。而这种成绩的取得,更加能让家长那种传统的“手工课就是玩”“学好语、数才是最要紧的”错误观念改一改,从而也来关注孩子的艺术培养。这样,手工课的开展就更加顺利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家长会或者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的方式对家长进行疏导教育。在听课时,我们对材料准备得充分的孩子进行正面的表扬;对手工创作有进步的孩子给予激励。并且让孩子和家长知道:要想完成一幅手工作品,材料准备的充分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家长看到手工课上孩子的笑脸,让这一张张去笑脸感染家长。这样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来的更为之又效。
(二)让学生培养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如果是孩子本身不愿意参与手工课,随意让自己忘记带材料,那教师就要考虑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了。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看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才是上好手工课的有力保障。
在手工课中,我采用了很多方法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我会把自己的范作送给材料准备得最充分的孩子,把“☆”奖给材料准备得最积极的孩子。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手工袋,把每节课能利用的边角料收集起来,既环保又减少了材料的购买量。每节课,我都会表扬那些带来手工袋的学生,夸他们是“环保小卫士”、“手工小专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主动性增强了,手工材料准备得更积极了。他们会在课前主动问我:“老师,明天的美术课带手工袋吗?”“老师你看我带了很多种材料!还有一些新材料,你可以帮我一起做吗?”孩子不但能积极准备手工课要用的材料,有的还会主动寻找不同的材料来创作。
(三)课堂中采用适当的应急措施
课堂教学中,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孩子没有带材料,就会帮助他到其他的同学那里借。但是我觉得并不是每次都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最好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耽误正常上课,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认为遇到孩子没有带材料,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找事物的相同点和相通之处,来思考解决的办法。比如:彩色纸没有带时,可以用彩色笔画出彩色的纸来,画出来的彩色纸更活泼可爱;剪刀没带时可以用手撕纸,撕纸的效果很不错,而且又可以锻炼孩子小手肌肉的灵活性;橡皮泥没带时,可以利用农村的特色,就地取材用粘土进行创作。如果材料没带的孩子不是很多,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没带材料的孩子和材料带齐的孩子组成一小组,共同使用材料,并完成手工创作。这样不但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四)加强专职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和师德建设
“巨轮出海靠舵手”,如果课堂是“船”,那么“舵手”就是教师。如何提高教师水平呢?我总结出如下方法。
1.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
很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认清工作的目的,只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而另一部分教师由于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多年,所谓的“上进心”、“积极性”都被“磨”得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混时间。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有到!”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去年马鞍山举行了一系列如“教师师德演讲大赛”和“师德演讲团循环演讲”等活动。活动后,老师们纷纷交流心得,表示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对教师“平凡”的工作有了“不平凡”的认识。可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这一活动是很成功的,在师德建设中就犹如打了一剂“强心针”。
2.促进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取长补短,效律利用教学资源。
如果一个老师有一个成功的方法,那么100个老师在一起,就有100个好方法;如果一个老师有一个错误经验,那么100个老师在一起,就有100个前车之鉴。在这里,我们不谈什么“集体力量大”之类的道理,单就这些方法、例子而言,他们就如同一个教育资源宝库,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任由它放在那边,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A老师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剪纸”教法,而B、C老师却不知道,或是不重视,自己去摸索研究,会有以下两种结果:他们会很快成功,这种比例当然是非常小的;也许会很吃力甚至不成功,用于这些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也许他们早就能研究出“布贴画”教程的有效方法,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二次浪费甚至是三次浪费。大家想想,我们的孩子小学只有6年,他们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浪费。所以,最大限度的交流、学习已有的经验方法,才是教法的捷径,才能尽量抓住学生最佳教育的时机,最大限度的为孩子着想。
(五)欣赏范作、激发创作灵感,杜绝“依葫芦画瓢”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美术手工课中如何有效的开发学生想象力,是我们专职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而质量高、数量多的范作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孩子们看到精美的完成品,才会兴趣大增、跃跃欲试。范作的样式创新越多,越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听过马鞍山实验小学的一位美术教师上的手工课《设计购物袋》,教师准备的范作非常丰富。在讲解完基本做法后,用课件展示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购物袋,分析欣赏后,师问:“你还能设计出怎样有意思的购物袋造型?”学生纷纷拿出卡纸设计、试做,设计五花八门,灵活多样,共想出了十几种有趣的购物袋。此时老师进行二次引导,问孩子:“有的购物袋上有环保宣传画和宣传语,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护环境;有的设计成一个可爱的机器人或可爱的小动物,让小朋友一看见它就爱上他,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有个性的包装袋?”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打开。这节课孩子创作的包装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学生作品的欣赏也对孩子们的创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身边的同学或是同龄孩子做的手工作品,不是被誉为“天之骄子”的艺术家的作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孩子们:“他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能?我肯定能做得比他好!”这样孩子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就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就不会再“依样画葫芦”了。
(六)加强合作探究学习,升华手工课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美术教师的职责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教师将成为一位引导者,一位组织者,一位参与者,要越来越多的激励孩子们去思考,启迪孩子们去创新。
“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差异,比如有的想象力丰富一些,有的设计能力强一些,有的绘画水平好一些,有的制作技能巧一些等等。根据我对孩子们各自能力的了解,我把不同特长的孩子安排在一个组,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让小组同学对手工材料如何搜集,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
在教学三年级美术《变垃圾为宝》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十组,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完成以下要求:1、从自己的身边找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越多越好。2、观察废弃物的形状、颜色、纹理和材质,巧妙的合作设计一件有个性的手工艺术品。
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果有的小组利用各种废弃纸箱、易拉罐创作了一艘立体的大轮船;有的小组利用各种碎布和毛线创作了一件平面的时髦女郎;还有的小组利用废旧电池创作了一串串立体的鞭炮……《演电视》一课的创作环节是:找素材——构思——创作——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要是有一环没有落实好,后面的几个环节就难以完成了。课上,合作的同学讨论:如何制作电视机?找什么题材的故事表演?怎么画故事?怎么表演故事?孩子们围绕几个中心问题讨论得非常激烈,课堂气氛很不错。合作的同学一人制作电视机,另外几人画有趣的故事,分工合理又和谐,创作效果甚佳。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手工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尽管有时会因工作量大而疲惫,在教学研究中遇到挫折,甚至感觉“吃力不讨好”,但我们仍要坚持,并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教学中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素质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3:3-4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