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数据
财务管理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财务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财务管理论文篇一
村级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农村财务管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强化管理。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阐述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对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村级财务;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农村财务管理尤其是村级财务,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在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乡镇财务审计、村级债务化解等实践,对农村财务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村级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规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管理弱化
村级财务机构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工作规范不能有效执行。主要表现为会计资料不全、财务事项核算不清、现金管理混乱。其次由于缺乏必要的内控制度,村干部兼任会计职责,为个人贪占、挪用村级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乡镇村组干部频繁变动,村干离职后与群众直接关联的账务没有及时交接,使得与群众的往来无法说清。如原来的联村会计外出打工,其保管的会计账册、账款移交不清,为和群众结清账目埋下隐患。
2.会计职能作用不能发挥
村会计负责对本村一切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进行真实、全面的会计核算,但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职能在逐步减弱。实行村账镇管后,农经站负责代理记账,有一些联村会计的报酬却由村组统筹解决,他们对村干部交来的收支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不好过问太深,更谈不上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了,村账镇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管理真空。村级收支是否全部纳入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会计人员作不了主,还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这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3.民主理财流于形式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工作重心逐步由过去的向农民征收催缴款项改为服务集体经济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增加。表面上看,通过实施“村账镇管”,由村报账员向农经部门报账规范了开支,但是支出的合法性、合理与否得不到保障。行政村内部的民主理财机构成员由于缺乏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对村级财务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民主理财长期以来只是走过场。有些集体土地的征用、村级资产的出租、转让等形成的收入没有及时足额入账,支出更没有经过理财小组研究审批,极易造成资金浪费、甚至公款私用。
二、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由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一直以来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依据,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对村级财务普遍存在疏忽管理、有章不循、财经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现象,主要表现在村级账务处理和集体资金管理缺乏规范。
2.会计管理工作无力
一是业务工作力量薄弱。目前承担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是镇经管站,涉农事业单位改革后,经管站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且代账会计重记账轻管理,只审凭证,不审开支。二是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形同虚设。村民法制观念不强,不懂得自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依法行使;有的村虽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模糊、不细化,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真实用途,不能有效实施民主监督。
3.财会人员履行职责不够
因为种种原因,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交流变动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对会计制度不熟悉,甚至不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难以适应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更谈不上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财务管理无序的状态。
4.财务审计业务滞后
长期以来农村财务审计组织、审计制度不健全,没有独立的审计条件,无法对村级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对村财务审计主要由农经部门负责,出现乡镇经管站既管理又审计的情况。村干部违纪行为被查处,大量是农民举报的,通过正常审计监督程序发现的却很少。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1.统一监管,保障村级财务管理有序运行
村级财务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工作的成败。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把村级财务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管理职责,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探讨和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统一开户,建立村级资金划拨规范流程,规范现金操作流程,加大收支使用监管。
2.坚持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
针对一些村存在的财务不民主、账目不公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民主理财目前仍然是监督农村财务运行的重要手段。理财小组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理财,及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理财工作,切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责。村组财务收支计划、收支明细、债权债务、财产物资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项目至少每季度或每半年采取不同形式如实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一是通过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继续教育等形式,定期对村财会人员进行会计实务、农村综合改革、强农惠农政策、农资金监管、计算机操作技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依法理财的能力;二是严格按照规定任免村级财会人员,本村的主要干部或其亲属不得兼任会计和出纳。三是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制定科学的财务人员考核办法,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对履行职责差、业务水平低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整或限期整改达标,以迅速提高村级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4.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严肃财经纪律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经验丰富的专职或者兼职审计人员,成立农村经济审计小组,业务管理由镇财政所具体指导。乡镇政府及村组织应支持配合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开展审计工作,并负责督促落实审计意见。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相应的工作考评机制。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审计结束后,实行“三个公开”,即审计结果公开、违规情况公开、处理结果公开。
财务管理论文篇二
浅议财务管理
摘要:针对我国独立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忽视成本管理和经费来源单一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包括加强融资风险意识,重视财务成本管理和多渠道解决经费来源。
关键词:独立院校;财务管理;建议
独立学院在的财务管理包含着新的任务与目标,不仅财务活动的内容更加广泛,而且更加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制约关系,将成本与效益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各学院都不断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而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规模而言,我国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无论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还是目标、规范的形成,都还没有十分明显的突破,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加强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找到一种适合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确保高校教学与科研顺利发展,促进民办独立学院尽快向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转化,逐步发展为优质的综合性大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独立院校财务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财务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并且影响着学校的大局。
第一,独立学院经费来源的状况。经费来源指民办高等院校取得的收入,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学生的学杂费收入、住宿费收入、捐赠收入和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我国独立学院的学费一般高于公办高校,但是,要受到市场的和国家学费收费政策的制约,独立学院的经费筹措体系也并没有建立。经费来源是学校财务运行的前提,是维护教学秩序的根本保证。在民办高校中应健全经费筹措体系。独立学院应模仿一些西方国家,动员董事会成员、校长、院长、系主任、教师到学生、校友来为大学筹措经费,并且可以试行把筹集经费当作校长院长职责之一的办法。
第二,独立学院的经费支出分析。经费支出是指独立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在民办高校中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各占一半,在人员经费中兼课教师又占了较大比重。科研经费缺口较大。在独立学院中科研费用支出少之又少。这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结余及分配方式。结余是指民办高校年度总收人与总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虽然教育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与教育需要盈利并不冲突。因为教育的运作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而且教育本身需要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投入。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要求学校分配必须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做到有结余,使学校的财务运行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护学校工作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在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我国独立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应当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只有财务管理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规律了,才能促进独立学院发展,否则反而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独立学院在资本投入上讲求的是多元性。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独立学院的资本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入主体,即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持股者。现有的独立学院均由公办高校脱胎而来,独立学院的许多资产均由公办学校转移而来,公办学校是当然的投入主体。但仅有公办学校是远远不够的,独立学院必须要有其他的投入主体。
第一,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在独立学院的兴办过程中,要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需要投资大量资金用于校园征地、教学与行政用房建设等等,基建投资规模大,学费积沉资金与合作者投入的资金都十分有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独立院校。尽管独立学院采用了新的办学模式,引入民间资本,资金筹措灵活、来源渠道多样,教育经费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用于校园基础设施与教学基础设备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筹措齐的。为了适应发展,达到教育部的规定,很多独立学院选择了利用银行贷款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措施,以此来满足购置土地、扩大校区规模、建设教学科研用房、建设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和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需要。而利用银行借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独立学院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贷款额度忽视偿债能力,会引发较高的财务风险。
第二,忽视成本管理。独立学院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经费预算执行不力。独立学院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结余分配管理、专用基金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合理问题。并且许多办学活动所涉及的经济业务都没有及时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加以监督、控制,使财务部门行使财务监督权力缺乏必要的依据。
第三,经费来源单一。独立学院是吸取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两种办学机制的优点。高校办独立学院的出发点,是利用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国有资产,吸收社会资金,扩大本科教育。但是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独立学院实行“自收自支、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体制,政府对其很少投入或基本没有投入,它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之外的社会资源办学。而且,在我国现有的独立学院管理法规中,对独立学院资金来源的规定也较为模糊。因此,独立学院只能以收取学生学费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且靠教育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自力更生地发展。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独立学院有95%以上的资金源自学生的学费。即使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在不能吸取民间资本或没有其他外来资金的情况下,独立学院也只能以收抵支,根本谈不上积累,而持续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投资主体单一已经成为了独立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投资主体单一的直接后果就是独立学院的经费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独立学院的管理与教学。在这种条件下,独立学院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拓宽经济来源渠道,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教育成本,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改进我国独立院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第一,强化融资风险意识。一是要独立学院应当提高融资风险意识,特别应做好债务风险的化解和防范工作,一方面要提高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避免出现“只管贷款花钱,不管筹资还债”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负债规模,负债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统筹权衡;二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的财务能力、政策规定、客观环境,确定并调整资金负债比;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建立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基建贷款监督与偿债风险预警机制,做好贷款项目的论证评价,落实还款资金筹措及相应保障措施;四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加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尽量规避风险;五是要将贷款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合理确定各年度的债务偿还计划并严格实行。融资方式方面,从减少学院初期投入,降低办学风险方面考虑,可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学生宿舍,给予投资者若干年的收费权,若干年后收费权和校舍由学院所有;此外还可向各种金融机构争取长期、低息贷款。同时要防范“以贷还息”以切实维护学校声誉,确保学校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独立学院产权主体具多元化的特征。所以很显然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独立学院要想长期稳定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明确与各个投资方的产权关系。只有建立了明晰的产权关系,才能有利于独立学院形成合理的结余及分配方式,使独立学院办学充满活力,从而增强各产权主体的投资信心,以利于独立学院更好地开展筹资活动。在财务管理方面,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式。独立学院沿用普通高校会计制度,大多实行“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款项的收付为标准,使成本的计量变成了开支的统计。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要转变学院会计“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分别核算不同责任主体的成本信息,区分成本归属、管理费用、资金运动方向以及使用的经济效益等,将“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向“经营型”转变。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就是正确反映独立学院的收支结余,实现净资产保全。并且定期对经营财务状况和学校收费项目进行公示,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规划评价。
第三,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体系。独立学院的筹资渠道多样化,其办学资金来自教育投资者、学生学费、银行贷款等。独立学院的财务工作者在财务经营时,在合理利用投资方的投资及学生学费这些常规融资渠道的基础上,还要借鉴国外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筹措方式,加大筹资力度,多渠道的筹资。一般的办学资金筹资渠道和方式有积极吸收社会捐赠;争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投资;争取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高校集资支教;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度贷款;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合作创收。还有其他一些资金来源渠道,比如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争取各种基金、奖学金、专项经费和捐赠等资金来增加办学经费。首先要加强学费收入的经营。一是制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学费收入是独立学院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学校的收入、利益及未来发展都受到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直接影响。独立学院要尽可能多向政府争取学费项目和标准。并综合成本以办学条件、办学成本和办学目标为依据合理提高收费,否则就无法保证独立学院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而政府要制定独立学院经营调节机制,制定当年各级各类独立学院收费项目和收费浮动范围,使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步发展有可靠的物质保证。二是规范收费行为,不巧立名目增加收费或擅自提高收费的标准,这样既减少了检查风险成本,又有利于提高学院声誉。三是灵活开拓多种资金来源。合理管理好独立学院从社会各方争取到的捐赠、赞助等收入为企事业机构团体及个人在学校设立各类基金,同时将这些基金按照安全、合法、低风险的原则进行运作,以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参考文献:
1、张琴.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2、隋毅萍,陶俊杰.高校则务管理浅谈[J].高校讲坛,2008(1).
3、朱兰萍.高校独立学院则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高等教育财会,2006(6).
4、孙琪临,李云霞.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制度浅议[J].事业财会,2009(7).
5、赵吉.我国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
(作者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管理科学系)
看了“财务管理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