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公司研究>

公司理财方面论文(2)

秋梅分享

  公司理财方面论文篇3

  浅析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问题

  【摘要】公众一直十分认同上市公司应履行相应的 社会责任,但是将社会责任引入到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的确定中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只有少数公司意识到在确定理财目标的同时应考虑社会责任。本文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理财目标的确定之中,分析上市公司在理财目标的选择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所引发的问题和对上市公司长久利益的影响,并针对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社会责任缺失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理财目标;公司理财

  一、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普遍接受西方理财目标观念,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公司理财的最优目标。有少数的公司选择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这样确定的理财目标较极端,在确定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的时候没有将社会责任考虑其中,这样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责任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领导层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上市公司前期社会责任的投入比较大,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上市公司领导层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把社会责任确定为的公司理财目标之中,只顾过分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最终造成公司的诚信缺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责任事故频发等问题,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和谐程度增加。他们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投入后所引出的回报将会更多,同时可实现公司长久竞争力的提升。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 审计及 报告缺少规范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并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没有经过注册 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专门的机构进行审计,人们对这样的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质疑。虽然上市公司有意识地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托,很难促使社会责任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考虑范围,最终导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上市公司也很难为和谐社会创造长久的价值。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激励及约束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总体情况看来,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并不够健全,没有涵盖到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且,由于惩戒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公司不惜以身试法。比如有的公司宁愿被罚款处罚,也不愿安装排污设备,因为一旦被发现查处,只不过罚个几万的,但安装一套设备至少需要几十万。这样就使得原本社会责任意识很好的公司缺乏了继续保持下去的积极动力,在 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侥幸 心理的综合作用下,也纷纷效尤,造成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解决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问题的对策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所有者、职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 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时,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纪守法,遵守商业道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积极承担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责任,参与社会捐献、赞助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一)增强上市公司领导层社会责任意识观念

  领导层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与关键,是公司为来决策与发展的掌舵人。强化公司领导层的社会责任意识观念,有助于推动社会责任意识在公司的形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精要,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许多产业陆续迎来微利时代的情况下,未来的公司竞争不再是单纯的新技术、新产品、人才的竞争,而是社会责任品牌的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聪明的公司占领市场份额的经营方略。因此,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兼顾到社会责任,稳定社会,协调社会,融入社会,减少利益的冲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并规范及完善社会责任报告

  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人们评价上市公司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还会考虑其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的多少。2000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份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2006年9月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后,先后有39家包括深交所上市的20家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发布了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有132家上市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达到371家,2010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471家A股上市公司中,其中有超过七成存在不规范行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与其财务报表一样,都是对外报出,同时提供给社会信息。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缺少强制性要求和相关法律的约束,应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审计,方可对外报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使社会责任报告更有 应用的价值,让相关利益者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报告更加规范、真实,促进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提高社会责任在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地位。

  (三)形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社会责任激励与要积极约束机制,形成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和奖惩体系,并且科学的运用到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的确认上。比如SA800作为全球第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方社会责任标准,其最终很可能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为社会提供利益的上市公司在良好的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环境下,不但能够为本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起到了榜样的导向作用,更好的促进了我国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积田,仪秀琴. 管理会计[M].科学出版社,2009,02.

  [2]黄光聆,李素银.浅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J].商计,2010(09).

  [3]孙静丽.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张思强,徐梁.上市公司理财目标新探[J].对外经贸财会,2001(05).

  公司理财方面论文篇4

  浅谈上市公司委托理财

  【摘要】本文以数据为依据,提出上市公司近年理财的现实状况。提出上市公司过度理财带来的风险和面影响,并指出上市公司在理财过程中应当兼顾考虑的各方面情况。

  【关键词】上市公司 理财 风险 保值增值

  “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和增值。”理财根据主体不同,有公司、个人以及家庭理财等。本文主要讲述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从现实情况看即上市公司将公司资金以委托的方式交与银行、证券公司或其他机构进行投资,并按协议获取收益。

  一、上市公司理财现状

  随着证券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较多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委托理财,投资品种和资金也逐年增加。从2014年到201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涉足理财产品的从434家,增加至近700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认购金额也从2014年的不足3500亿,到2016年接近6000亿。

  在过去的年份,受限于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的规定,并未出现这种狂热的购买理财风气。从《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发布后,制度上放宽了对募集资金购买理财的规定,自此大量上市公司开始用闲置的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另外,受股市、楼市及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上市公司放缓或暂停项目投资或生产经营的步伐,使得大量募集资金闲置。还有,投资理财产品已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扮靓业绩的重要手段。同时,不少股民也抱怨上市公司拿到募集资金后不务正业的投资理财。在股民的抱怨,及当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宽松环境下,监管部门面对目前狂热的上市公司理财现象也颇为尴尬。

  二、上市公司过度追求理财带来的影响

  虽然《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要求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理财时,要确保资金的安全,但不少上市公司并未真正做到安全保障,公司理财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上市公司在理财中虽然能从中获取不少的收益,但同时也带来其他影响。

  (一)本金收回及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理财产品投资与运作过程,有其固有的风险,如:收益兑付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这些风险都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投资本金和预期投资收益的收回。大多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为短期投资,并渴望追求高额收益。但这种短期投资,无法在周密、稳健的方案下运作资金,多有可能投资于动荡的证券市场,这给资本与收益也带来不确定性。另一部分稳健的上市公司,选择保本或保底收益的理财产品。保本的产品将以利率做牺牲,往往无法取得较高收益。而保底承诺因本质上的违法性,其实并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无法实现保底收益,受托方无法在法律上寻求保护。

  (二)影响上市公司长远发展

  上市公司将巨额资金用于购置理财,一方面可以反映公司提高闲置资金利用效率的意图,另一方面也反映其资金未能更好的用于主业发展,而是大量的闲置。由于宏观环境的不稳定性,众多上市公司业绩和发展受到影响,被迫将无法投资于主业的资金进行理财,从而增加业绩。使得上市公司经营层不思进取,发展主营的压力和动力被减缓,危机意识下降。从多方面看,过度委托理财,疏远主业,是非正规、非健康发展的表现,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三)丧失投资者的支持

  众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期望借助证券市场这个平台,将资金投资于实体经济。但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募集的资金,未能实现其高效发展,也未能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目的,而是投向了理财。这种委托理财资金,再以追涨杀跌、短期求效的姿态进入证券市场,偏离了实体经济运作。这种流向,违背投资者的初衷,也破坏了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只是资本运作,投资者大可直接将资金投资于理财,而不是通过证券市场让上市公司代为购买。所以,如果上市公司长期停滞主业,或者没有紧迫意识发展主业,将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逐渐丧失投资者的支持。

  三、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过程要兼顾各方面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能为增涨企业利润,修饰企业财务报表,同时也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作为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要重视各方面影响的权衡。在这种权衡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其目标。在明确企业目标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委托理财。

  (一)上市公司理财应以企业总目标为根本

  上市公司理财目标应服务于公司的总目标。上市公司与所有企业一样,赚取利润是其本质属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的最大目标就是谋求利润最大化。上市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需要高度重视并制定出适应竞争的理财目标。在众多上市公司中,委托理财所带来的收益对其利润有巨大贡献,有的公司甚至是靠理财收益才实现利润。上市公司制定的理财方案和理财目标对公司总目标的实现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多方兼顾。

  (二)上市公司理财应兼顾各方相关者

  上市公司非同于一般企业,它的成立与运营包含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其中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又不一定是经营管理者。同时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又相对较多,并有大股东和小股东对投资上市公司追求目标的不同。总体而言,股东的追求是使公司资本保值与增值,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公司的长期发展。上市公司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决定其是多方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的结合,各个利益主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主体对公司理财的期望也会不同,同时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如何协调和兼顾各方相关者,将长、短期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对理财目标和理财方案及执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在委托理财的过程中,可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作为委托理财的导向,辅以财务分析和会计报告,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综合的委托理财管理体系。将委托理财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应辅助公司主业的发展,促进公司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股东、经营者、债权人的利益协调,保障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三)上市公司理财应考虑承担社会责任

  上市公司在进行委托理财时,应再三考虑其作为各方关注的主体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因其在社会组织中的特殊性,大多数的人已认同上市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在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形象将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衡量,这种衡量结果甚至将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上市公司在进行理财活动时,要考虑社会系统的各方面。如理财投资的方向,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支持环境保护等,不能为了企业经济效益只顾追求高收益的理财。上市公司要通过理财资金的流向,理财目标的制度和实施,来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兼顾与和谐。上市公司在追求且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贡献,促使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关系。

  参考文献

  [1]罗宜家.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理财探讨,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5.

  [2]郝登攀.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技术与市场,2011.

  [3]张海寿.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成本思考,青海金融,2014.

  [4]丁家俊,温薇.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主要原则,中国证券期货,2011.

  [5]丁国红,A银行QDII型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1.公司理财相关论文题目大全

2.浅谈企业投资管理论文

3.公司理财相关论文范文

4.有关公司理财论文

5.公司理财论文范文

29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