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高等教育>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若木分享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稳步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政治权利日趋完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成绩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生产生活问题。经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第一,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摆脱了贫困,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倾斜度等的不同,我国的中、东、西等三大区域的发展呈现了明显不平衡的态势。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第三,就业问题突出。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发展。

  二是文化生产的反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经济的痕迹,文化生产单纯追求“卖点”和“流行”,从而违背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出现反文化的结果,人仍然在物欲的统治之下,导致人的发展的新异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占领文化市场并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审美、人文价值等文化特质恰恰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大众文化通过影视、网络等将其理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使文化的价值意义日益削减,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平面化。

  三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无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真实写照。这也充分表明,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此的强烈回应。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生活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平衡、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基于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从整体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结构、能力和需要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的现代化不可能简单地引进和模仿,而是要靠现代教育的长期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实现。因此,整体的现代教育为人的发展走出当下的诸多困境找到了一条解救、解放之路,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整体教育,即全面和谐的教育。通过德、智、体、美和知、情、意的全方位培养,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人格和谐与素质全面发展;通过科学与人文知识体系的整合教育,促进个体思维方式、认知路径和创新行为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协调以及主干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相配合等全方位育人的方法与途径共同作用,使人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自由教育,即以发展理性为目标并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的教育。自由教育是顺应人的本性的自然发展教育,一种启发和促进人的创造冲动的博雅教育,一种激发精神生命无拘束发展的解放教育。正如黑格尔所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⑥当代中国的自由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理智和修养、发展人的独立个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并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教育。

  第三,创造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对个体认知、智能与精神潜质的唤醒,使人的自主性、开放性、智慧性和创造性得以和谐生成,人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和创造欲望得以全面激活,从而培养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的创造能力愈加显得重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以及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等方式方法是培养符合现化化建设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四,终生教育,即是以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终生教育,旨在通过全时空、全方位的教育,促使每个个体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面对社会变迁具有可持续的应变能力。教育活动的真谛就在于提升、扩展和增值人的价值,即超越遗传所给予个体的自然素质,通过悉心引导与培育,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展示充沛的生命活力与精神能量,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发展的动力。

  通过现代化教育的长期努力,全社会致力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从而使之超越现代化困境,并使之在生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最终实现社会的终极目标。

    6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