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经济学论文选题(2)
本科经济学论文篇1
论技术经济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
2016年火电的开始萎缩,把核电建设推上风头浪尖。但是,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原因,目前我国的核电建设项目尚未向内陆开放,沿海地区的核电项目经过三十年的开发,已趋于饱和。2015年新开工的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站5、6#机组和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4#机组成为香饽饽。作者有幸参与了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4#机组的建设,并出任项目总经理。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对核电工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构图。
1实行“技术经济”应具备的条件和环境
(1)要有敢于负责的工作精神。技术经济成果,在实施前都是尚未被实践证明过的方案和方法,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参与员工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即要学以致用,敢为人先;又要有敢于负责、乐于奉献的精神。(2)要有打破“惯性思维”方式。企业人员在实际工作管理上,不要让“经验”左右思维,要有“问题”意识,多问为什么?要善于思考,勤于分析,从而打破“惯性思维”方式,才能取得优秀的技术经济成果。(3)要有善于学习,乐于成才。员工很多来自学校,工作后更关注社会实践,很少再用心去学习,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切记———“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继承”。要以不断的创新知识为企业创造财富。(4)要为实施“技术经济”搭好平台。“技术经济”要成为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总工程师要亲自抓,项目经理要把“技术经济”作为工程成本控制和开源节流的主要措施来抓。并拿出经济成果的10~20%奖励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集体。
2技术经济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1)设计优化: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临建施工图设计优化和设计院施工图优化。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①设计优化的时效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投标期间形成的,由于时间短,收集的。信息不够又缺乏整理加工,其适用性较差。工程中标后,如果。生搬硬套《施工组织设计》,可能造成适用性差、随意性大、成本失控等后果。主要优化的指标是:必要性、适用性和科学性。②施工方案优化是施工企业技术经济的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总工程师抓起、从工程管理部抓起,从经营管理部抓起,从工程技术员抓起,从作业指导书抓起,从安全技术措施抓起。不仅要分析作业指导书的可行性,适应性和安全性,还要分析经济性,即作业过程的“路径成本”。达到即要实现作业目标,又要成本最小化!
(2)物资采供的优化:物资采购管理是个系统管理工作,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头戏。目前企业物资的采购的形式主要是招议标采购,采购方法上有批量采购、定向采购和拆解采购。①批量采购是物资采供的优化最常见的方法,要求不同专业集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把同类型的物质形成批量,集中招议标采购,利用“量”的优势降低物资价格和采购成本。②定向采购是物资采供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批量采购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主要优点,除利用“量”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外,减少了供应商的管理成本,还弥补了项目地域的区别及需求计划执行难度大的问题。③拆解采购是指批量物资或设备根据供货环境以降低物资价格为目的,进行分解后多次多家采购。如一张物资需求计划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材料,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没有完全优势,就需要拆解招标降低成本,如:管道支吊架等。
3工程隐形成本的控制
隐形成本的控制是最容易忽视的一块,特别是国有企业,很多员工缺乏正确的思考,只重视工作方法或结果,不重视隐形成本的管理。
(1)材料综合利用:如结构支撑材料、临时通道、堆场、场地或临时道路硬化,如果永临结合或周转利用。实践证明可以节约千万元之巨。
(2)水、电管理:百万机组工程主体标段的水、电费约占合同价的1.5~1.8%。实践证明如把长明灯、长流水得到有效控制,可节约250~270万元。
(3)工程辅材及消耗性材料的管理由于辅材及消耗性材料用处广泛,很容易造成管理的盲区:量少、价低、漏洞大。所以只重视主材而不重视辅材的项目管理是不完全的项目管理。因此要限量采购;灵活采购;合理使用;周转利用。尤其是二三类材料。
(4)成品保护是每个项目管理中都提到的管理问题,成本至今无法估算。成品保护包括各个方面,建筑对安装的损坏、安装对建筑的损坏、安装专业之间的损坏、调试运行时对各专业的损坏等等。其中建筑工程和防腐保温是最大的受害者。各专业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中间交接制度。
4结束语
技术经济是电力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课题,专业施工队是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从技术到实践要一步一步落实到位。要用细节推进管理,必将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本科经济学论文篇2
浅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原因
1.1经济发展形势落后,方式单一
经济发展落后,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简单、粗放、单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我国在生态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掠夺。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环境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现行的环保制度、环境违法处罚制度使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对公众的环境权利或环境权利界定不足,导致监督的失效。同时,环境保护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民个人、企业单位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纷纷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私利。
1.3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轻保护唯
GDP观的政绩观,形成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着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质量,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基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成功,保证人民共享开放成果的保证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关乎经济发展全局。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保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性措施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7,(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
[4]张金华.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几个内在关系[J].中国商界,2009,(12).
[5]李永军,侯文超.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并重[J].河南城乡经济报,2006,(3).
本科经济学论文篇3
试谈农村经济管理突出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依旧面临严峻形势。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仍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常态下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经济体系不断涌现,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但同时,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三资”管理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与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发展的步伐。本文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对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观念滞后,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农村工作的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最后,农业从业者和专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体制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机制
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结构逐渐由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及加工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样所形成的综合性经济管理形式增大了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同时,农村经济外接点逐渐增多,财务交流不断加强,资源流动更加频繁,这些都增大了农村经济管理中对财务管理的需求以及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但目前各地仍广泛存在资源台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到位、账目公开不规范、集体资金和资产收益管理不清晰以及基层民主监督乏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方面容易造成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腐败。
(三)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到农村土地利益、财务监督审核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往往任务繁重、情况复杂。而目前涉及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还存在法律“真空地带”,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行使职权时不能依法行政,有些工作如发生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集体财务公开审计等问题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依据和措施而无法贯彻落实,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同时也对后续相关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新常态下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
更新观念,加强思想认识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各地党委政府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必须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让各项制度得以长期稳定的落实。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全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还要加强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二)加强管理,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农村集体的“三资”管理。管理好“三资”,可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进行管理,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总账、分录日记账和日记总账核算程序、分录日记账核算程序等都应该列入农村经济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
1、强化规范操作。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应该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的相关要求,规范各项管理操作。以规范合理的操作流程去处理农村大小事务,不断加大稽查和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保护农村集体资产,优化农村“三资”管理。
2、深化程序处理。在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其规范化、程序化。这就要去我们必须坚持强制规范为主,深化完善为辅的原则,使相关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有效落实。
3、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理财机制。增强农村民主理财意识,真正落实民主理财,逐渐实现“全民理财”的目标对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及其重要。为此,首先要强化村集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制定完整完善的基层民主制度来强化村民的民主意识,提高村集体成员自觉参与集体财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尝试让村民自己决定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村级事务。其次要严格实行农村财务公开制度,明确详细的财务公开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便于群众监督。最后,还须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理财小组成员学习和培训,确保理财小组正确发挥作用。
4、健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农村“三资”民主监督管理机制。二是强化上级检查,如乡镇组织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同时还可鼓励村与村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和检查。三是当村级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考虑引入专业性的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来实施村级财务管理的审计,作为上级监管和民众监督的有效补充。
(三)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其人力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吸收、纳入专业性、有想法的新型管理人员,增大管理人员中高素质、高学历人员的比例,为农村经济管理增添新鲜“血液”至关重要。首先,各级政府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可设置适当数量的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岗位,将大学生村官引导向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工作职位服务,为我国村级经济、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次,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或奖励措施鼓励外流的年轻劳动力回到家乡参与农村建设,以缓解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再次,加大对农村经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其专业知识和知识结构,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电算化技能培训工作,创建政治修养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专业队伍。最后,建立专业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和任职责任制,推行从业人员的合同聘任制和淘汰用人机制,加大管理人员的流动速度,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和谐发展。
(四)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确保职能行使
配套的政策法规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全方位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不仅能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而且还能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降低农民负担。首先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为纲,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纠纷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其次要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和“支出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建设。最后要制定并完善农村经济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确保管理者履行职责,正确发挥其经济管理作用。
三、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今后我们要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强财务审计管理、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者素质等方面入手,不断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姜秀慧.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01):152
[2]陈雷.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5(24):63
猜你喜欢:
5.本科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