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进入21世纪,我国不断重视文化发展,更关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篇一

  《 “互联网+”思维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

  摘要:在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为了满足社会大众持续增加的文化需求持续,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潮流,所以如何才能借力“互联网+”的东风,探索一条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之路是当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其在“互联网+”下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此为鉴。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发展

  近些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时空间距,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率,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类社会文化资源的共享度。在网络时代下,大多数社会群众均纷纷“触网”,但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却以“网下”服务为主,那么相应的服务也自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互联网+”同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借助“互联网+”这一思维方式来使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1“互联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社会大众,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公益措施,具体主要涵盖了青少年宫、艺术馆、图书馆、京剧院、大剧院、群众艺术馆和博物馆等,群众可以免费或者花费少量的资金既可以享受到文化教育。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就势必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社会大众可以在家便捷地借助电脑来浏览相关的文化服务信息。但是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等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普及和运用,所以如果可以充分结合这些智能终端设备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质”的提升。

  2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化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均或多或少地引入了“互联网”模式,并且均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就,比如电商的强势崛起,借助相应的智能终端APP即可完成线上下单。但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却还没有完全接轨“互联网”,以至于社会大众无法有效地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2服务平台不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类行业大都重点发展“线上”经营活动,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的快速发展,用户只需要借助相关的App即可完成线上订单。但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却还没有充分接轨互联网,相应的服务平台也大都局限于“线下”活动,所以无法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2.3服务模式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所用的服务模式大都局限于“线下”服务,即需要用户亲身到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方可体验到有关的文化服务,以至于许多平时没有时间的社会大众无法享受到更好地服务,所以加大“线上”服务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措施。

  3“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3.1加大互联网平台建设

  在“互联网+”观念快速推广和普及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要努力搭上“互联网+”这一时代快车。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结合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来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操作平台。比如,同淘宝购物一样,社会大众只需要在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站或者特定的智能终端App上点点鼠标下单,文化单位、演出团体就会将文艺演出、电影等文化产品送上门来;想去就近的文化场馆、实体书店,想看文博展览、文化演出等,只要通过相关的旅游微信公众号就能了解具体详情。如此一来,社会大众体验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将大大提升。

  3.2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实施和运行,就必须要做好日常和平时的监督管理工作,所以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模式的基础上配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为后续的文化服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比如,可以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责任机制来管理日常和平时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那些在“互联网+”模式下表现优异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鼓励和宣扬,以全面调动相关责任人和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

  3.3引入“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作为现阶段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所以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加快接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图书”、“互联网+歌剧院院”、“互联网+少年宫”以及“互联网+戏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网+”化来提升社会大众接受相关文化服务的便捷性。比如,读者以前借书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去,有的读者因交通不便、工作繁忙等原因,只得放弃到图书馆借书。为解决读者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相应的图书馆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采用“互联网+图书”这一新型运营方式,创新利用第三方团购网络平台提供借阅服务,比如,当前美团网正式上线图书馆借书证和图书配送业务,在全国率先推出“外卖式”快递送书上门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依托“互联网+”的思维来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社会大众对数字文化的多样化需求,使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可以切实融入社会群众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高效能,真正做到文化引领、文化惠民、以文化人。

  参考文献

  [1]庄芸.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J].中国产业.2012,11(9):42-43.

  [2]李,陈亦晓等.浅谈江西“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J].当代青年.2015,15(5):17-18.

  [3]王媛媛.利用互联网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J].辽宁经济.2010,23(7):42-43.

  [4]周敏.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18(27):165-166.

  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 民族团结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 》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价值取向上一致,在内容、功能、平台等方面互补,两项工作也有互促发展的需求。民族地区推动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存在着资源丰富、平台多、政策好的优势,也存在着协调难度大、文化差异大、经济欠发达等难点。湖北省来凤县的例证说明,创新体制机制、走群众路线、以文化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是推动互促发展的好经验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促发展;优势;难点与经验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事关国家治与乱、兴与衰,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工作。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容、方式和渠道非常丰富,其中借鉴、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时代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体现政府公信力的一项基本工作。②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关各民族的基本权利,若工作做得好,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

  一、两项工作互促的可能性

  (一)二者价值取向一致两项工作都能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交通等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而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即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党民族工作总思路之一,是指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需要人民群众普遍参与,最终受益者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也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两项工作都是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都能促进社会和谐,最终体现的都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

  (二)二者内容和功能上互补

  在内容方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涉及民族工作方方面面,不仅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的内容,还涉及政治权益保障、人民素质提升、文化保护、特色村寨保护、文化产业开发等各方面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文化娱乐服务、文艺创作、文化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传承服务、农村文化服务、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来实现的。两项工作都离不开文化,而且在具体建设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类似性和重合性。在功能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好,可以构建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务体系,对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鼓励和支持各民族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还能抵御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文化渗透,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做贡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得好,可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盲点和不足;可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需求。两项工作如果建设得好,都可以增强各民族成员的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带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三)二者互为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应有之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必然会把文化作为重要手段,也必然会把满足各民族文化需求、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只有在各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建设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起来后,能推动共文化服务建设。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得以繁荣,可以成为民族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反过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二、民族地区两项工作互促的优势与难点

  (一)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优势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特色音乐、民歌、民间绝活、体育活动、戏剧、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间规约等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应对生存环境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爱国爱家、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积极思想。在民族地区,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具有贴近民族实际、符合民族审美情趣且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天然的资源宝库,若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也是天然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它们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元素进行筛选、加工、完善和利用,可以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尊心。民族地区的文化人才资源异常丰富,这些文化人才一方面是推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中坚力量。民间绝活表演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和对本民族文化特别关心的专家学者,这些民间文化精英熟悉本民族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民众心理素质,对阻碍民族和谐和民族发展的因素认识较为深刻,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也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一些民族传统也有利于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如少数民族传统节会通常具有群众性、开放性和娱乐性,是各民族交流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场所,也是民族文化展演的重要平台;少数民族传统社会制度中有大量的规约和习惯法,体现着社会正义、公平、自由、平等,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建设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扶贫济困、诚信友善、热情好客、善待他人等,既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价值规范;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如互助会、老人会、生产会等,历史以来即具有互帮互助、扶持贫弱的传统,可以发挥他们在扶贫济困、维护权益等公益方面的功能,推动两项工作同时推进。第二,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平台种类繁多。两项工作互促发展需要有特定的平台、特殊的机制和特别的方法。而民族地区依托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的旅游活动、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等是天然的互促平台。

  依托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民族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云南等个别省份旅游业已经成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利用旅游业辐射面积广、就业带动面大、社会影响力强的特点,通过旅游基地、旅游公司、旅游从业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扶持和引导民办文化的重要举措。各民族成员广泛参与旅游产业,推动文化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能发展民族经济,还能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形象。

  少数民族传统节会众多,其中既有专题性的节会,也有综合性的节会。传统节会是天然的公共文化平台,少数民族群众在节会中展演民族特色文化、表达民族感情、接受传统教育,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文化权利。对这一具有开放性和娱乐性特点的平台稍加引导和改造,使其开放性表现更为明显,成为各民族成员一起交流互动的重要时机,就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优秀平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也能成为推动两项工作互促的平台。一方面各民族学习对方优势技艺,另一方面各民族利用优势资源相互补充,再一方面区域资源整合形成规模经济,在这种合作过程中特色文化资源得到开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得到丰富,民族团结进步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民族政策有利于互促发展。

  为了体现民族平等,帮助民族地区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一系列优惠民族政策,其中一些政策的实施,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创设了新的平台。如国家民委实施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载体,把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既加强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注重培育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更注重彰显群众的文化活力,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本世纪初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量少数民族传统的艺术、知识、风俗、节庆、礼仪、技能等特色文化得到普查、挖掘、整理、恢复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认可、鼓励,营造了新的文化承续空间。这不仅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建设、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能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最终上升为国家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实施的对口支援政策,一直以来就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文化传承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实施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效,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也必然会推动两项工作互促发展。与此相似的还有各地分别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155”扶贫工程、“七个一”民族文化工程、农牧民安居工程、“八到农家”工程等等具体政策。

  (二)两项工作互促的难点

  一是两项工作在行政上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协调难度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属于民族工作范畴,是由民族事务部门主导进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文化工作范畴,是由文化部门主导进行的。两部门互不统属、工作各有重心、职能不交叉,而两项工作互促发展需要在宣传引导、建设内容、资金使用、人才培养、监督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协调,如果协调得不及时,往往出现重复建设、相互推诿等现象,不仅达不到互促发展,还可能出现相互拖后腿的情况。二是民族成分复杂、文化差异大。

  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非常复杂,除了汉族,有人数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多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有世居少数民族,还有流动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不仅有自治民族(其中包括联合自治的几个民族),还有非自治少数民族;有聚居少数民族,还有散杂居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差异大,民族意识强,且都有平等的文化权利,对参与建设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有着很强的愿望,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因素繁杂,而且还相互影响。这就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经济、地理、历史等方面存在特殊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在自然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依然存在,而这些特殊性增加了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的难度。如,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交通上多为高山、密林、溪谷所阻隔,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推动两项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政投入。但同时,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财政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这种矛盾往往使得两项工作互促发展举步维艰。另外,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民族矛盾、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的一些不和谐文化内容都能成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阻碍因素。

  三、调查点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方式与做法

  湖北省来凤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县内世居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61%。该县连续6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时也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来凤县创新工作思路,两项工作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区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一)体制协调创新,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合力

  为推动两项工作的对接互融,2011年该县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大家共同领导,由民宗局、文化局、旅游局和财政局等核心部门组成“艺术土家”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艺术土家”指挥部工作章程》,形成县委直接领导,政府、人大和政协直接参与,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分工协作的协调领导机制。机制建立后,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来凤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方案》等具体工作方案5份,明确了两项工作“六结合”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五进”活动、与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与化解民族矛盾纠纷、与改善民生、与弘扬民族文化、与推进民族工作结合起来。并具体就两项工作分管部门在资金配套、项目打造、文化产业扶持、文化挖掘整理等层面的分工、衔接做出了具体规定,就一些事关全局、投资巨大、辐射面广的重点工程进行了规划。

  (二)机制对接互融,在资源配置上优化协调

  一是人力资源“动态调节”。按照“艺术土家”章程规定,两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按“一事一专班”“定编不定职”的原则随时调整工作内容。建立“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人才资源库”,由两部门共同进行培训和管理,建设所需人才从资源库中择优选择;二是文化资源“整合配置”。按照传统、基础、意愿三项标准从“来凤县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中选择合适文化项目在不同社区同时开展两项工作;三是建设资金优化分配。即同时考量两项工作建设成本和建成效果,推行项目制,并统一监督和考核,按照项目实施效果分阶段拨付建设资金。

  (三)内容互联共通,在底层对接上相互支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时,把文化作为主要载体和纽带。一是扶持发展民族经济时重点关注蕴含民族特色文化、带动少数民族致富的项目。经过挖掘和开发,西兰卡普、漆筷、绣花鞋垫、大头菜、油茶汤等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企业年产值超过2亿元,仅“来凤县土家织锦村”一家企业带动的农户就超过500户;二是民族团结示范村寨打造时把文化作为核心内容。除了建设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外,还尽可能地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活动氛围。近10年来,在示范村寨中挖掘挑花灯、高脚灯等传统文化项目22项,组建文艺队伍12支,示范点中有7人次被评为“全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三是极为重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平台建设。2011年以来建成“中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平台4个,三棒鼓、南剧、地龙灯等民族文化传承平台6个,牛王节、摆手节等民族文化节日平台5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212个。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把民族团结进步做为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一是特别注意采集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产品。2011年以来,该县拍摄了1部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电视剧、开设2档宣传民族文化的电视专栏、创作12台反映民族团结事迹的传统南剧、新谱34板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花鼓词和2000多条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楹联春联。二是重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运用。2011年以来共组织和资助了500多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恢复了200多支民族文化表演队,在196个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室。三是注意各民族文化参与权、创造权和享受权的保障。在文化规划、文化产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村寨建设等过程中对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实行特殊“照顾”。

  (四)平台共建共享,在投入上多元并举

  纯公益型平台建设按管理权限投入,协同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等公益性平台建设中,采取“指挥部”审核监督、分管部门出资、共组建设小组协同实施的方式建设;经济前景型平台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共同出力。在民族旅游、民族节会、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传习基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文化展演等平台建设中,协调政府在税收、补贴、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把企业、学校、相关乡镇和社会团体动员起来出资建设,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了“旧司乡牛王节”“百福司端午节龙舟赛”“摆手节”“仙佛寺旅游基地”等一大批平台;自娱自乐型平台鼓励指导群众自筹自建,联合指导。该县现有民族舞蹈队、三棒鼓、地龙灯、腰鼓队、乐队等民间文艺队200多个,多为业余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自娱自乐型文化队伍。

  对这些参与人数多、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由两部门联合在剧本、设备技术、场地、风格和规范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在投入上主要依靠群众自筹。2011年至今,该县两项工作的总投入超过12亿元。①平台建设投入和管理上两部门各有侧重,但在建成平台的使用上却享有同等的权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成果的效能,该县两项工作在选材上尽可能利用对方建设已有成效的内容,在示范点尽可能选择对方正在建设的社区,这样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丰富了建设内容。如今该县文化部门管理的民间文艺队伍现已经成为民族政策宣传、对外民族交流、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的主要力量,而民族部门主管的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也已经成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等。

  四、对民族地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启示

  (一)体制机制创新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前提

  两项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点和互促发展的空间与动力,但传统的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互促发展。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要打破传统行政壁垒,以“协同发展”思想构筑起协力办大事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即建立两项工作协调领导机制,从而实现政策制定协同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目的;二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以效率最大化为工作要旨,细化在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的权责,建立明确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尽量降低地理、经济等因素对互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三是创新参与机制。基于两项工作的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引入社会办事业,让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企业、民族精英人物更多层面地参与工作规划、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紧紧把握文化这一关键连接点,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发展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主线

  文化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天然联结点,而文化具有涵盖面宽、内涵深的特点。在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从文化层面拓宽互促发展的空间,挖掘和创新互促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树立“大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在建设内容方面互相弥补对方短处和不足、在平台建设方面切实考虑对方的需要、在建成功能方面尽量满足对方需求,从而使两项工作相互离不开,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各民族文化、经济、素质等方面差异性大的特点,在互促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民族和文化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积极发动和利用各种传统社会组织参与工作。一是要注意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旅游产业提供场所、资源和服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互促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二是注意与各民族权益保障结合起来。保障各民族特别是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文化参与权、享受权、创造权、文化选择权。只有各民族的权益得到保障了,互促发展才能永续进行;三是注意推动其他社会事业。针对两项工作与体育、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广电等社会事业的交叉性,在互促发展中要尽可能多考虑到这些事业的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建构更高层面的互促发展机制。只有社会事业整体发展了,互促发展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全民受益、全民参与是互促发展的保证

  一是要让群众尽可能参与到两项工作中来。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民族文化精英、社会组织、文化队伍,掌握较多经济资源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名人,拥有较成熟平台的旅游企业、学校、特色社区和重要场所,掌握文化话语权的文化研究机构等等;二是要让群众尽可能贡献智慧。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隐含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积极上进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故事、传说、传统、习俗和思想,积极利用各民族喜闻乐见的节会、曲艺和活动,大力支持对两项工作有较大推动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挥;三是尽可能团结民族精英。建立健全群众群众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利用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民族文化传承人所具有的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社会威望等特点培养互促发展带头人。

  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 新农村背景下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研究 》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在加快。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本文在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的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现状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政府供给主体、市场供给主体、农村社区供给主体、农民供给主体四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改善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现状,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关键词】公共产品;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多元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始终是这一系统工程建设的难点与重点。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是指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者,即农村公共文化由谁来提供。根据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内容和形式,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供给主体、市场供给主体、农村社区供给主体、农民供给主体四类。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公众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服务供给力度。

  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发展的困境

  (一)政府部门供给效率低下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和领导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供给效率低下,政府主导作用并未体现。这表现在:一是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严重匮乏,部分村庄的公共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二是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农村社会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如修家谱、祭祖等)日渐“复兴”,乃至封建落后的“请神拜鬼”等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各种非正式的宗教活动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固始县政府部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导致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二)市场供给主体虚位

  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国家垄断性,公共文化的提供主体主要由各级政府和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承担,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竞争主体缺失。而企业往往拥有比政府更强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往往比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拥有更多的优势,可以说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过程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补充与延伸。在固始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一些私人文化企业或外国资本由于严格的政府管制、行政审批以及各种歧视性公共文化制度而难以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1]导致市场缺乏新鲜的文化血液。加之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逐渐成为阻碍固始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2]另外,由于市场壁垒的存在,大量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无法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造成了资源低效配置。

  (三)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

  社区是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组成,因此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拥有自己的文化,并成为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3]社区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和先导,能够充分保障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整体的公共利益。然而在河南省固始县,社区的作用仍难以体现。首先,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固始县不少文化单位、部门缺乏社区意识,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意识差,社区居民文化权益意识和参与意识薄弱。其次,从政策保障方面看,社区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为各种违章操作制造了很大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组织的发展。最后,从具体措施层面来看,固始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并且利用率低,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开支难以保障,社区缺乏专门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普遍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社区组织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

  (四)农民供给主体的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农民生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古代,农民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地位出现弱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许多村民在思想上存在认识偏差,往往从实用主义出发,过分关注物质追求和实际效益,将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扩建重建家庭住宅、购买大宗物件等,以此提升自身在家族以及村庄中的尊严和地位,而在子女教育技术培训等文化生活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文化本来是靠后人传承的。但目前,农村文化的表演人才大部分以中老年人和原农村的文宣队员为主,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极少。农村新生代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对传统技艺已不感兴趣,更不愿去拜师学艺,休闲时间热衷于玩麻将、打扑克。一些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山歌、民曲、杂耍己成为艺术家采风时搜寻的对象了。农民自办的文化活动基本没有或很少,作为文化供给主体,供给作用并不明显。

  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发展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是按照行政事业的管理模式,国家统包统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河南省固始县的公共文化供给基本上由政府垄断供给。大包大揽的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主体,具有垄断性质,容易导致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作为唯一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者,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导致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偏少、品种单一、范围狭窄、无法满足固始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产品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垄断管理使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竞争机制,致使有限的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同时,各部门从事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机制,形成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现象。各部门既无外在竞争压力,又无内在创新动力,缺乏监督与约束。并且政府对市场过度介入致使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产生,不仅导致了效率的丧失,也造成了公共福利的减少。[4]

  (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过去传统的文化发展观念强调“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一直坚持“文化管制”型的管理模式,使市场不能有效参与公共文化供给,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率低下、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5]传统思想观念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制约表现在:一方面,缺乏相对市场竞争意识使相关文化服务供给形式模式化和供给渠道的单一化,无法满足固始县各阶层不同人群的公共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供给途径导致文化产品数量少,种类单一。“目前,固始县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采取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等单一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在反映时代进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与发达地区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地方性专业艺术团体的艺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相对发达地区的艺术团体的差距明显。”[6]另外,对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忽视使得文化服务质量差强人意,普遍缺乏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最重要的是,文化供给的市场竞争机制缺失,文化产品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以及供给渠道的差异化和单一化,无法满足固始县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社区组织供给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区组织发展较快,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弥补政府管理薄弱和不足之处。但目前农村社区组织发展又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数量较少,组织行政色彩浓厚、资金奇缺、发展领域不均衡、组织运行不规范、规模偏小、发展的环境不够宽松等等。农村社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较弱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农村社区组织数量非常有限,活动范围不广。我国8.5亿农民居住在60多万个建制村,每个村的人数从几百人、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粗略统计,农村社区组织约200万个,与巨大的农村人口相比,数量不多,影响有限,并未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社区组织的资源能力有限,制约其服务规模与结构。总体看来,农村社区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企业的馈赠、服务收入等,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很少。客观上说,受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现有社区组织的公信力不强等诸多原因制约,农村社区组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相对较弱。

  (四)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当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娱乐方式已经逐渐改变,各种原来只在城市里才有的娱乐活动在农村也开始出现,如麻将馆、卡拉OK厅、录像厅、游戏厅等。这些地方的经营活动有的已经偏离了传统的经营方向,在这些经营场所赌博、卖淫、嫖娼、色情表演等“黄、赌、毒”的活动屡见不新,有的地方甚至还有非法的地下“六合彩”等活动,这些经营活动一方面从农村带走了大量的生产生活资金;另一方面也败坏了淳朴的民风。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盛行,有的地方乡村恶霸横行乡里,很多农民对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不满意。农民的精神“贫乏”状态可见一斑。[7]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投入仍然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农民作为文化供给主体的地位有待提高,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有待扶持,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依然不顺。

  三、改善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若干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首先,健全固始县政府管理体制,树立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政策观,打破长期以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决策的文化政策理念。不断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由“传统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公共部门主要职责是管文化而不是办文化,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和实施适当的监督,对文化事业进行宏观管理而非直接的行政干预,促进固始县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权利向城镇以及民间机构的必要分散。其次,转变投入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公共财政应以间接投入为主,直接投入为辅,变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资为对文化活动项目的投资。形成以财政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最后,提倡、鼓励、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兴办各类文化事业,努力形成县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社区共同兴办文化事业的新格局,吸收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市场力量参与

  首先,在改善固始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中要转变观念,将过去传统的“国家干预,政府主导”文化发展观念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农民自主自办的文化发展观念。在保证农民低价或免费享用基本公共文化产品的前提下,部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可以逐步实行市场供给。逐步培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市场供给机制。其次,合理界定公共文化产品的产权,逐步将农村准公共文化产品纳入市场供给。对于垄断程度高,投资特别大、受益范围大的文化产品,以政府享有所有权、私人享有经营权和部分收益权为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以现代市场允许的形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增强市场主体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地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水平。

  (三)发挥社区作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首先,各个文化机构和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路,把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各项社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当将文化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切实保障青少年、农民工、老人、残疾人的文化权利。其次,加强文化立法,推进固始县农村社区文化管理,建立健全对社区活动监管机制。再次,强化固始县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社区特色文化。最后,组建私人管理机构,私人管理机构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具有自愿性、排他性、补充性。社区私人管理机构提供公共文化的初衷在于节约交易费用,作为政府财政不足的补充出现,同时能够补充政府职能的缺陷,使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四)提高农民积极性,自觉参与文化建设

  首先,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农村文化供给的主体是农民,客体也是农民。农民既是新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新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8]只有不断增强农民供给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要引导农民进行自发性文化活动、丰富创新文化生活,才能保证农民真正享受文化成果、提升文化修养,并切实取得成效。其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新农村建设既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构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的生产关系。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的生产关系,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发挥农民文化供给主体地位,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春霞.新疆基层反渗透的路径选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2):231-245.

  [2]张国富.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有关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推荐:

1.浅谈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

2.浅谈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3.浅谈企业文化论文范文

4.浅谈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文

5.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

    161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