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潮汕功夫茶茶道

雪锦分享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潮汕功夫茶茶道,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潮汕功夫茶茶道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凤凰单枞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潮汕功夫茶的特色茶具

  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在潮安、揭阳等地都有制作,其不仅外表美观,样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但是都具有同样的特点:长形,高六、七寸,并且其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能够均匀火势。总而言之,红泥小火炉是煮茶的方便工具。

  羽扇

  羽扇是用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功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

  火筷

  火筷则不但可以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陆羽《茶经·四之器》曰“火筷,一名筋,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钩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砂铫

  砂铫是用砂泥做成的,俗称“茶锅”属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

  茶壶

  潮人土语管它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冲泡潮汕功夫茶时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

  茶盘、茶杯

  茶盘的款式多样,有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样式,最是盘面要宽,盘底要平,边要浅,这样才能使茶杯平稳。

  将三个白瓷杯摆成一个“品”字。茶杯的选择有四字诀:小,浅,薄,白。

  白纸

  用白纸作为干茶载体是潮汕的风俗。目的是为了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壶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这样可以提升茶汤口感。

  橄榄碳

  陆羽《茶经·五之煮》中云“其火用碳,次用劲薪。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膏木为柏、桂、桧也,败器谓杇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这表明煮茶的燃料是以没有染上油腻和腥气的木炭为最好。

  器具一切准备就绪

  潮汕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功夫在烹茶,冲茶之法。

  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

  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功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

  二、纳茶

  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

  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容量为准,放七成茶叶在里面。少则太淡,多则太浓且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之后茶叶舒展开来会变得很大,所以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

  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三、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是指用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三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五、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烫的水淋于壶身。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七、烫杯

  潮州土语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功夫茶中的功夫要点。功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共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八、洒茶

  最后一道就是洒茶。洒茶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档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委重要的。“尽”就是汪要让余水留在壶中。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潮汕工夫茶茶艺谚语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故有“某人无茶色”之说。

  “茶三酒四秃桃二”:

  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看了潮汕功夫茶茶道的人还看了:

1.潮汕功夫茶文化介绍

2.潮汕功夫茶传统文化

3.潮汕茶文化历史

4.潮州功夫茶文化

5.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6.茶道用英语怎么说

    176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