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陵墓>

忽必烈陵墓在哪里

莉莉分享

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洛有一个成吉思汗陵,但那仅是后人设的一个祭祀之地;真正掩埋遗体的陵寝究竟在何处?至今仍无法弄清。现在随学习啦小编来探寻一下忽必烈陵墓在哪里吧!

忽必烈陵墓在哪里

人生有两件大事,出生和死亡,对于皇帝而言,丧葬更是至关重要。汉族皇帝一般会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早早地大肆修建皇陵,安葬之后再加强保护。但是元朝因为是蒙古族人,丧葬和这些不同,因此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墓在哪里。

蒙古旧俗,人死后,重要的人物,他们死后会秘密地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把草、根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挖一个地下墓穴,在把尸体放人墓穴时,还用活人殉葬,他们把他生前宠爱的奴隶放在尸体下面。这个奴隶在尸体下面躺着,直至他几乎快要死去,这时他们就把他拖出来,让他呼吸;然后又把他放到尸体下面去,这样他们一连三次,如果这个奴隶幸而不死,那么,他从此以后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能够做他高兴做的任何事情,并且在他主人的帐幕里和在他的主人亲戚中成为一个重要人物。他们把死人理人墓穴时,除将他生前的帐幕丢在空地上,也把上面所说的其它各项东西一道埋进去。然后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由于蒙古墓无冢,所以,以后没有人能够发现这些墓葬。

元朝皇帝陵墓一座也没找到

如果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帝王陵墓史,你会发现,各个朝代的帝王们为了防止自己陵墓在死后惨遭被盗的厄运,都挖空心思想尽各种措施来防盗,于是,在陵墓内部设置诸如弓弩之类的机关、将陵墓内部灌上水银、在墓碑上写咒语等防盗手段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从现有的资料记载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几乎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帝王陵墓地址,在其死后不到一百年便会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并且大多也会受到盗墓者的“光顾”。唯独有一个朝代的帝王陵墓例外,这就是元代的帝王陵墓。到现在为止,考古学家们还没有发现一座元代帝王陵墓,这并不代表元代帝王没有陵墓,相反,其陵墓的规格与封建社会其他帝王陵墓相比,丝毫也不会逊色,只是由于其特殊的防盗功能,使得后世考古学家摸不清头脑。那么,元代陵墓究竟采取了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呢?

元朝皇帝陵墓的第一种防盗措施是“万马踏平”,这本身就是蒙古族一种传统的帝王墓葬风俗。历史上有关于元朝墓葬风俗的记载,这种墓葬风俗不露丝毫痕迹,外人根本无从发觉,所以防盗功能最高。继元朝之后的明朝叶子奇对元朝帝王墓葬文化进行了研究,在他所写的《草木子》中有关于元朝墓葬风俗的记载:“元朝皇帝死亡后,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叶子奇所写的《草木子》,深刻的记载了元朝皇帝墓葬的方式,通过这种墓葬风俗,如果一旦识墓标记不复存在或者一旦认识墓地之所的人死亡,由于陵墓与地平齐并被草地所掩盖,后世想要发觉自然比登天还难。今天之所以还没有发现成吉思汗的真正葬身之所,很大一部分与此有关。

蒙古人墓葬

蒙古族有自己传统而独特的丧葬习俗,可以说是一切从简,人死了就埋在一个合适的空地里。一般随葬的会有死者生前的一顶帐篷,一张放了肉和马奶的桌子。有些还会买入活马和奴隶。安葬结束后,蒙古族会把墓坑填平,然后在上面覆盖原来的草,也就是说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墓,所以蒙古族的墓很难发现。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吸收接受了许多汉族的制度和习俗,也先装在棺木里再安葬。但,以前蒙古的传统还是继承下来,丧葬仍然比较简单,不用修建大型的陵墓,不用很多的随葬品。元朝实行皇家秘葬制度,皇帝和后妃死后还是运回蒙古故地安葬,而且下葬时不可以有汉族官员参加,地面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建筑,没有墓碑等,甚至不留下线索和痕迹。

正是因为元朝对皇帝安葬的简单处理和__,他们的墓地所在在后世都是一个个的迷。不同的史书,对元朝皇帝的墓地所在都有不同的记载,只知道是他们的大禁地。现在一般认为是在蒙古共和国温督尔汗扎森山一带。甚至曾经,有人提出过忽必烈被葬在水底的假设。

忽必烈陵墓相关文章:

1.成吉思汗墓的趣谈

2.元朝的历史故事

3.元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4.成吉思汗是最成功的人

5.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题

    上一篇:赫连勃勃陵墓

    下一篇:胡马雍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