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陵墓>

汉朝帝王陵墓地宫结构的特点

世芳分享

  古代的帝王们在修建自己的里陵墓的时候为了防止他人盗墓会把地墓修建的非常的复杂,汉朝帝王陵墓地宫结构有什么特点?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汉朝帝王陵墓地宫结构,欢迎阅读!

  汉朝帝王陵墓地宫结构

  考古人员把这座大冢封土全部清除后,下面是一个东西带有长斜坡墓道的中字形竖穴土坑。从墓口至墓室底部约10米,由前后斜坡墓道、墓室、外藏椁组成。墓向朝东,墓坑加墓道长达45米,墓圹本身长17米、宽12米。如此庞大的墓坑在皖西甚至整个安徽汉代考古中曾未出现过,而墓室的结构则是西汉前期一种典型的高级墓葬形式——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一名首见于《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柏木外藏椁十五具。”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汉代丧葬制度,这是“天子之制也”,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皇帝的宠臣及诸侯国国王与王后,实际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三国时魏人苏林在注释《汉书·霍光传》“黄肠题凑”一词时说“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根据《后汉书·礼仪志》大丧条下刘昭注补引《汉书音义》篇说:“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也”。由此可知,“黄肠”是指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题凑”是指木头头部向内堆放的墓葬结构。因西汉流行用柏木构筑,故称“黄肠题凑”。柏木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上等名贵木材,古人之所以选择它用于墓葬,主要取决于其材质优良、耐水湿、抗腐性强、有香味,可以保护棺木不受损坏。然而,在“黄肠题凑”中,以成千上万根珍贵的柏木心材来堆垒成一道厚重围墙,主要是一种身份、等级和权势的象征。

  自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界在北京大葆台发现第一座西汉黄肠题凑墓起,又相继在河北石家庄市北郊小沿村发现了推测为西汉初赵王张耳(死于公元前202年)墓、湖南长沙象鼻嘴文景时长沙王墓、江苏高邮天山广陵王墓等近十座西汉王侯一级的墓葬。这一系列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黄肠题凑墓室结构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而双墩一号汉墓黄肠题凑的发现,使学术界对这种葬制的起源、发展与消亡,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发掘显示,双墩一号汉墓整个墓室由外藏椁、黄肠题凑、回廊、木椁、石椁、外棺、内棺等六部分组成,题凑直接构筑于外椁四周,由922根坊木堆垒而成,木心向内,合缝严实。题凑之上用四层计146根坊方木料铺设作盖板。盖板上用两根纵向坊木料压板,底部有四层坊木料铺垫。题凑与内廊之间为一圈回廊,外藏椁围绕题凑一周呈“凹”字形,使用穿榫和半榫等连接立柱、横梁。椁棺板及门板普遍采用“Z”字形、燕尾形、凸凹、边搭等不同榫卯结构咬合,有的还用“S”形铁件卯钉加固。这一构造方法,是其它同类墓葬所没有的,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工艺制作特色。整个“题凑”高度超过椁室,墓室顶端构架在“题凑”之上,起到承重墙的作用,并把墓室连成一体,从而使整个墓室结构更为严谨、坚固。这一结构形式,与其它发现的同类墓葬基本相同。

  特别引起考古人员注意的是,题凑的东端有一对开式墓门,回廊的西北角残存有一扇回廊门框,回廊内被分隔成若干个小室。椁室为双椁,一木一石,东端有两重对开式门扉。“黄肠木”绝大多数制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深褐色,木质很好。经鉴定,这批木材为栎树、檫树等树种,多产自大别山区。整个墓室的建造使用木材约240立方米,如果按圆木耗材量计算,约需400立方米。就题凑的规模而言,要比北京大葆台与高邮天山汉墓小得多,椁室与题凑木材也少了近一半。如果不是刻意从俭,说明六安王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势力,远不及北方的燕王和位于长江下游的广陵王。至于为何名为“黄肠题凑”,墓中却不见黄色柏树,而是以其它树种替代,正是考古人员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自商周至西汉前期二千年,王公贵族与地主阶级死后一直沿用竖穴式土坑墓葬,墓中设木椁,以密闭、隔绝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主要特点。如此做法,主要是让死者灵魂安息。战国之后,根据《周易》理论而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行并受到世人重视,代表万物之源的“气”,以及如何使阴阳达到和谐统一显得至关重要。至汉代,这一学说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在居住空间和葬地选择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视死如视生”的汉代人看来,作为阴宅的墓室应该像地上宫殿建筑一样,开拓空间与开放门户,以承接宇宙之“气”。如此做法才能使死者在阴间得到安然栖息,并对活着的后人给予庇护、赐福。于是,一个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的椁室墓——黄肠题凑,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

  黄肠题凑型椁室与木椁墓一个根本的差异,就是斜坡墓道、回廊和玄门的有无。用统一规格的枋木垒筑而起的题凑围壁,实际上构筑起一堵加护木墙,这个木墙为加固并扩大椁内空间,推进椁内祭祀空间和埋葬空间为中心配置复数空间,并向四方全面开通创造了条件,传统的密闭型椁墓由此完成了向开通型室墓的过渡。双墩一号汉墓椁室通向后棺室与外部斜坡墓道上造设的门扉为双扇形,可以自由开闭,它象征着地下埋葬设施与外界的开通,实用性极强,是为玄门。而设在侧室及回廊内的门扉则呈单扇型。这种主次配合的门扉形式,恰好同古代宫殿邸宅建筑的“正门”、“户”相对应。玄门的设计构造与斜坡墓道、回廊的创立,标志着由单纯的封闭型的木椁墓转向与外部世界相通在空间上的完成,是中国葬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当黄肠题凑墓在西汉前期贵族阶层兴行后,一个相关的重要问题随之出现,这便是所用木材之大与森林资源的逐渐枯竭。考古调查与发掘所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木椁墓诞生开始,至西汉早期,大型椁墓已达2000座以上。为满足王室贵族筑造豪华大墓的需要,森林采伐持续不断,生态环境势必遭到人为破坏并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建造黄肠题凑墓所需的珍贵柏树被砍伐得所剩无几时,造墓者只好以其它树种代替。此前发现的高邮天山广陵王黄肠题凑墓,所用木材就是楠木。2000年,因盗墓贼打洞取宝,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北京西郊老山汉墓黄肠题凑墓的发现。发掘得知,老山汉墓的题凑,木质多为栗木,显黑心,因此有媒体撰文称“黑肠题凑”,但这一称呼未被学术界认可。专家们说,柏木因用量过大而渐稀少,用其他树种来代替,虽非黄肠,仍是题凑,名字和意义依然不变,全部称为“黄肠题凑”。

  双墩一号汉墓所用栎树、檫树构造黄肠题凑,除了证明柏树这一树种在汉武帝时代已经稀少外,据主持发掘的考古学家汪景辉分析,当时诸侯王封地在不同地域,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从深山老林里将木材砍伐,运输至墓地建造墓室,本身便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因而,即是北方的柏树没有被砍伐殆尽,作为皖西一个并不大的诸侯国的国王,就地取材建造墓室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控制一方势力的诸侯国王若此,中小型墓的墓主人更缺乏从异地调拨木材资源的能力,造墓建材必然更加依赖于当地物产。在这种情势下,采用砖石结构建造墓室就显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一种新的墓葬形式——横穴式墓圹逐渐流行开来。位于河北省满城汉墓和山东省曲阜九龙山汉墓,可以作西汉中期新兴的横穴式墓的代表,两墓分别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其内部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地面房屋建造。与这种大型洞穴墓相呼应的,是中原和关中一带的小型砖室墓与形状、规格不一的石室墓的大量出现。此时,在六安国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有木椁墓和黄肠题凑墓继续沿用,但已是强弩之末,即将与它的时代一起湮没于历史的潮流之中。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石棺之后发现的青铜兵器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提供,汪景辉等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双墩一号汉墓双椁中的内层有一幅特殊的石椁,长达3.9米、宽2.34米、高1.9米。内髹一层黑漆,北侧上端石板有云纹彩绘,盖板上面放置随葬的戈、戟、刀、弩机、弓和弓弦等兵器。石椁的设立,固然有保护内棺,起到承重和防盗的双重作用,但它又明显地向后人召示,六安王入葬的时代,其辖地因背靠大别山,森林资源相对丰富,仍可继续沿用旧制以木材造墓,但与早期的黄肠题凑形式相比,已有了明显区别和进步。在西汉中后期同类墓葬中仅有的一件石椁的出现,标志着由竖穴式木椁墓向砖石结构的横穴式崖洞墓转化的一个征兆。因而,这具石椁的出土就成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变革征途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汉朝的茂陵地宫有没有被打开

  茂陵在历史上就已经被盗了。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关中东府渭南、华县、大荔回民起义,进逼兴平,本县回民群起策应。28日,战事延至茂陵一带,团练头领边献壁率众团丁为占据有利地形,抢登茂陵,因陵上无工事作掩护,回民以枪炮轰击,攻势凶猛,经半日激战,团练死伤400余人。 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为茂陵博物馆。

  1980年,茂陵博物馆自筹资金45000元,修建第二座仿汉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

  3月,法国考古学家密特朗参观茂陵博物馆,并将其父1914年拍摄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转交茂陵博物馆收藏

  5月1日下午,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群众在茂陵三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汉从葬坑一座,茂陵博物馆对该从葬坑进行发掘清理,共发掘出文物236件,其中有国宝级文物两件(鎏金马、竹节熏炉),一级文物37件。

  同年,在茂陵博物馆附近16个村及厂矿、机关、学校,先后建立文物保护小组55个,发展文物通讯员269人,形成了一个以茂陵陵区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网络。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负责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围自然村的治安工作。

  2月,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石刻长廊建成。3月1日起,搬迁16件大型石刻艺术品,15日全部就位。

  2月8日,茂陵博物馆珍贵文物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北宋皇陵的地宫设计特点

  宋陵是“封土成陵”形制,建筑结构每座大体相同,由上宫、下宫、祔葬皇后阮三大部分组成。上宫是关键区域,下宫在上宫的下方30米处,是地面建筑。

  动土时,在“甲”字型的地面开始挖掘,前面伸出那块是斜坡,即一竖,便是墓道,后面就是“皇堂”。相比于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宋陵节约多了,但相比南宋诸陵,则显得相当豪华。

  宋陵尽管没有汉唐帝陵奢侈,但花费也巨大。如宋仁宗赵桢的永昭陵,动用民工46700人,耗银达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费用占了当时国库年收入的一半。

  皇堂,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宫,也称玄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一般往地下深挖20米一下,为陵墓核心部位。皇常最上面正中便是陵台,也就是通常明清帝陵中的宝顶,民民俗称坟头。陵台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呈方形覆状;分为三层,最上层广植松柏。

  挖深地宫,其实是反盗墓的最常手法,当年秦始皇将自己的地宫挖到得不能再深,“达三泉”,便有这个意思。南宋诸陵永安陵地宫可能最浅,据《宋史·凶礼志·山陵》(卷一百二十二),“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地宫最深的可能是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广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宋四尺约合现代的一米,永熙陵就是25米深,而永安陵近14.25米。

  北宋皇陵的地宫很漂亮,确实是“皇堂”。有一现代盗墓者曾由盗洞,爬进过永熙陵地宫。发现,永熙陵地宫由14层青砖砌成,上下四周彩绘着天象、楼阁、树木、人物等图案,建筑得十分坚固。

  从盗墓者的描述来看,北宋皇陵在营建时,显然也考虑到了反盗墓因素。事实也这样,如宋陵在地宫封堵上便充分考虑了反盗墓因素。

  宋李攸著《宋朝事实》一书中,透露了宋英宗地宫当时封闭过程。该书卷十三“英宗葬永厚陵”条是这样介绍的,进入地宫与宋英宗最后告别的皇室人员、臣僚全部退出后,开始点燃上地宫内的长明灯。

  关地宫石门时,留一个人在里面,将门里的杠子支撑好,人从石门中间的缺口爬出来。然后,将石门上的大铁锁锁上,将钥匙扔到地宫时面。负责封陵的大臣,亲自复土,插入尖头铁棍,并在缺口的中央竖一根大石柱,用铁索固定石柱。地宫的石门关好后,开始封堵通往地宫的墓道,全部用大石头填塞,最后用土夯实。

  这样的安全处理,虽然没有武则天的乾陵反盗墓手段高强,但也够严密的。

  但宋陵却存在明显的易盗缺陷。比如地宫的位置,布置太过明显,再没有经验的盗墓者也能找到进入地宫。宋陵“积土成冢”,不如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那样“因山为陵”。北宋陵因不是建筑在险峻的高山上,所以,建筑得再坚固,也比石质地宫好挖,难不倒盗墓者,这是先天性缺陷。

  再者,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都是死了以后才卜址挖穴,造陵比较仓促,也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宋朝皇帝死后下葬为什么那么急,因为当时宋朝皇家执行“天子七月而葬”的远古礼制,即皇帝死后七个月必须下葬。迷信地认为,超过了七个月,则灵魂不能祔入祖庙。负责宋真宗永定陵督建的雷允恭等人,擅移皇堂、影响了工期,最后被“杖死”。

  7个月内要造好一座帝王陵,难度确实是非常大的。宋陵的石头都取自百里之外偃师境内的万安山。据《金石萃编·永泰陵采石记》(卷一百三十一),在2月10日到5月11日,开采成营造永泰陵需要的石料,共动用了9744名士兵和匠人,不少累得病死了,就就近埋在山里。由于赶工期,陵造成了,不少尸体还没来得及掩埋。

  如此赶出来的陵墓,自然比不上汉唐帝陵,反盗墓等安全方面的设计都比较粗糙。根据地面上建筑判断,就很容易找到墓道和地宫,盗掘起来并不需要费多大的劲。


猜你喜欢:

1.汉朝不为人知历史:汉宣帝

2.汉代历史励志故事

3.汉朝皇帝历史故事3则

4.霸陵是谁的陵墓是哪个朝代的

5.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6.中国历史上十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