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古代工程>

大运河的历史

莉莉分享

  中国大运河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那么关于大运河的历史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学习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关于大运河的历史,欢迎大家阅读!

  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春秋至隋朝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

  公元前486年,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该运河以南端的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邗沟的开凿,是有史记载的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开端。扬州、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邗沟的开凿而诞生。邗沟也是淮扬运河的前身,此后一直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为水运要道。

  与此同时,浙东运河的前身——山阴故水道也基本形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兴建年代最早,并且至今依然保存较好的人工运河之一。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动机已超越了军事目的,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隋朝至元朝初年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四百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称山阳渎。608年,又征发黄河以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完成,隋唐大运河由此基本形成。唐朝时,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如于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为“天宝河”。

  元朝至清朝末年

  由于元朝以前,中国的行政中心长期位于洛阳、开封,因此江南漕运要运送到北方,需绕道河南。元朝至元18年(1218年),忽必烈决定对运河裁弯取直,下令开凿济州河,后再开会通河与通惠河,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掌管运河漕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漕运而繁荣,北方的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东南地区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也成为繁华的都市,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东南四都”。

  浙东运河在明清时也同期繁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朝廷制作了大运河全图,第二部分绘制的是从绍兴府经杭州直至京城的大运河,详细反映了运河沿途各府县周边水道、湖泊、山川、河流间沟通关联济运情形,足证浙东运河为中国大运河南起始端。

  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首先在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因中国运河申遗包括隋唐运河、明清运河与浙东运河,所以其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需要不同城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运河流经地区遗留的河道、水利设施、碑刻、码头、衙署、会馆更是不计其数,如何整合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这些财富,是一个非常严峻、复杂、繁琐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运河诸城市除了要大力宣传运河的保护思想外,还要加大对区域社会群众运河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普通民众参与到运河的保护、宣传、开发中来,将运河与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旅游振兴、民生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全民运动与长期事业。

  其次,在运河旅游开发上,要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不改变运河文化遗产本色与原生态的政策。在某些运河城市,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往往存在着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毁灭性开发的弊端,他们不关注运河文化遗产历史价值,更不重视人文环境与文物古迹的协调统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城市品牌效应的扩大,对运河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运河申遗的成功,对于沿运城市发展旅游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将运河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生态、民生效益的多重提高,是运河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发不是毁灭,更不是推翻旧的,建立新的,而是需要科学布局、适度引导、合理利用的长期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运河旅游开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最后,2014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运河沿线18城市积极参与,这对于整合运河旅游资源、强化城市旅游合作、打造运河旅游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看到,运河旅游想要真正搞活与做大,绝非靠一个联盟或运河申遗成功的好机遇就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长期与持久的工作。运河城市因经济发展实力、交通位置、文化环境不同,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难题,所以突出特色,体现地域优势,找到与其他运河城市不同的发展思路,做到吸引人、留住人,让城市的魅力不断展现,才能让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大运河的历史相关文章:

1.运河的历史资料

2.大运河的开凿起点终点

3.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4.中考历史备考资料:隋唐大运河

5.七年级下册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练习卷

6.世界上最长的三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