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古代工程>

京杭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莉莉分享

  统治者开凿运河,首先是出于政治目的,运河的开通有效地减少了区域分割和地方主义,你还知道大运河的开凿有哪些积极作用呢?那就随学习啦小编来看看吧!

  京杭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运输便利

  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不论是北方的皮革、木材南运,还是南方的粮米、茶叶、竹编北运,都极大地便捷与节约了。最近在泊头出土了一通石碑,正面为明崇祯二年刻的“漕院明文”。文中提到,由于运河运输繁忙,致使朝廷所需的白粮(一种专供品,朝廷在扬州、湖州、松江、常州、嘉湖五府除征收常规赋税外,又增添的一种新税)在运输途中常受官船、军船排挤,甚至遭流寇侵扰劫掠。为此专门下文,要求各沿河重要码头刻石勒记,规定不得阻挠白粮运输,民夫、纤夫应与其他船只一样对待。确保白粮运输畅通无误。碑的背面是关于纤夫、浅夫、丁夫及漕运管理人员数目的规定,从中可看出当时用工之多,运河运输之忙。

  京杭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农业发展

  大运河的开发与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开挖航道,引水蓄水放水工程的实施,以消弥水患和引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运河作用迅速明显起来,运河区域的水利田获得大幅度扩展,尤其是江南的圩田、北方的淤田、各类水利田以及运河两岸的官田和屯田等等都有显著增加。京杭大运河贯通后,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每次的队伍都在1—2万人之间,都带去稻种、瓜籽等,让南北互换种植,因此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各地区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更促进南北方商品农业经济的发展,使运河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缘于此,运河地区人口剧增,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运河的通畅,也增加了排涝、泄洪能力,减少了水灾。

  京杭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商业繁荣

  大运河的贯通,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尤其是运河两岸城市中百业俱兴,商业气息犹为浓厚。一大批官私工商业如造船业、瓷器业、酿造业、纺织业、编织业、印刷业、造纸业、金属品制造业、生活品制造业等及各种手工业蓬勃兴起,各种商业店铺数以千万计,商业人口大增,呈现出从业而聚、活动频繁的特点。南北物资的多、快交流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密切了各区域市场的联合、交流、互通。以运河为主干线的水上销售渠道来往不断地将各地区的商品输送到各类城镇市场,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商业销售体系,打破并改善了地域性商业的闭塞状况,使运河经济带在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由于外国商业工业人员的进入,率先在运河岸边发生的,特别是苏杭一段。一批运河城市也迅速形成并壮大起来,中国经济的重心更明显地东移,沿海、运河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大运河的修治使得中原文化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多元化、互补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传入了北方和中原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也传入了南方和中原多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捉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统一。几大水系的串通加速了南北方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了民族大团结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日。大运河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成为沟通亚洲海上“丝绸之路’和内陆“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纽带。一方面链接了中亚文化和中国内陆文化,另一方面腿接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两者的经济文化大交流在后代大放异彩。

  大运河的挖凿影响意义极其深远,无论是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积极作用相关文章:

1.京杭大运河距今多少年

2.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3.京杭大运河附近有什么美食

4.中国最大的运河

5.世界上最大的运河

6.京杭大运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