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关于赤峰的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那你知道关于赤峰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赤峰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赤峰的民间故事:“黑石滩”传说

  黑石滩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从白岔河下游两岸的黑色石头而得名。白岔河是克旗境内继西拉沐沦河之后的第二条大河,横亘西南,全长360华里,由于河水和山洪的常年冲击,从河洛沟门九神庙子以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黑色花岗岩裸露出来,矗立在河的两岸,尤如两条黑龙镶嵌在两边。黑色岩壁上,多处有鹿、马、狼、犬、猎人等古代岩画。据文物部门考察不下百幅。这些岩画吸引着游客及考古爱好者不断濒临光顾。还有一种说法是旗内新井乡东白音板一带出产黑色宝石,又名:墨玉,从此“黑石滩”之名就遐迩闻名了。

  白音板黑宝石开采始于何年何代不得而知,而到了清末新井黑宝石就成为民间采掘的热门货了。《经棚县志》记载:“县民田德功居新井,贩墨玉于京师,设眼镜肆。”据说北京打磨厂之名就始于田家,最初是田德功磨制眼镜的地方。

  在白音板凡七、八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传说中的掘宝之祖——于二。清光绪十八年,由于水旱灾害,经棚一带大饥,啼饥号寒,饿殍遍野。就在这年冬天,有一个乞丐,黑脸塌鼻簸箕嘴,领一盲妻,不知从什么地方来到了白音板张家营子,在张家地主一个场院屋里落了脚,人们都叫他于二。说是乞丐,可此人非等闲之乞丐可比。他有一套口技,能唱莲花落。讨要中,为讨施主欢心,打起竹板逢迎吉利话能说一天;反之,如果哪一家怠慢或得罪了他,讽刺诅咒的话也能说到半晌,到哪里也无人敢惹,所以他的讨要所得,要胜过通常人的十倍。嗟来之食,除供他自己及盲妻吃用之外,尚有剩余。然而他人虽穷,可还有一个贪杯的嗜好,大碗要来一千,小杯也得淌去五百,一天要,一天光,到头来仍是穷光蛋一个。

  第二年,即光绪十九年春末夏初,正是青黄不接之际。于二出外到林西十二吐等地讨要,也可能是交了华盖运,已两三天没有得过温饱。返回时到了白音板东梁老虎洞山(又名宝瓶子山)已饿得走不动了。梁陡天热,肚内无食,只得一步步往上爬,刚接近梁顶,天空来了块乌云,雷声大作,铜钱大的雨点迎面砸下来,于是他便躲到路旁一个沟坑内蔽着。沟坑很深,他钻到里边才看清,这原来是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可里边还似乎有人刨挖过。他把棍子、口袋放下,枕上一块石头不久就睡着了。据他自己说,刚合上眼,就看见一个道人,童颜鹤发,麻履鹑衣。肩上背着一个褡裢,手里拿着一本书,向他走来。于二急忙上前,正要跪下讨要,道人说:“于二,你发财的吉期到了,还不扔掉讨饭棍子,绰锨挖宝!”

  “我要了一辈子饭了,哪来的宝啊?”于二打了一个愣,忙回道。

  “我是天桥子山道人,看你挈扯盲妻,终日乞讨,甚是可怜,方才我给你占卜一课,知道你立刻就发迹了,而且验证就在此时此地,不信你看!”道人说着,把手中书本翻开,用手在上面指了指。

  于二一看,是一首卜诀:

  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于丐弃贫成富人。

  “道人,我于二从来就穷,哪有发财变富之心,我昼夜盼望的只是有口饭吃就行了。可你说我此时此地就要得宝,那宝在哪里呢?”于二看完卜诀,目光蓦地亮起来,这回真地跪在了道人面前请求指点。道人刚要张口,忽然一个沉雷响过,道人说:“不好!”扭头就走。

  “道人慢走!”

  于二急了,狂喊了一声赶上前一把拽住道人一片袍巾,只听“吡”地一声,道人不见了。于二一惊,醒来睁眼一看,哪有什么袍巾呀,手中只是捏着一页黄纸,纸上有两行字,写的就是他刚才在道人那本书上看到的卜诀。

  “道人呢?”于二怔怔地用目光向四处搜寻,可什么也没有,闹了一场空欢喜。

  于二一边望着外面的大雨,一边思索刚才梦中蹊跷之事。雨仍然在下着,肚内空空的,睡意全没了。无聊之中,他就用手抠挖坑边的**泥土,越抠越软,抠进一尺多深后,突然现出了一个洞,洞略带扁圆型,很深,里边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于二赶忙起身划了根火柴向里照,看见在两米左右的深处,有一块多棱黑色石头矗立在中间,闪闪发光。

  “大宝石!”于二惊喜地喊了一声。因他来到此地后,就听人说白音板一带山上有宝石,并且也有人打出过。

  人逢喜事精神爽。于二见了财,忘了饿,连扒带抠忙活了两三个小时,终于把顶端的那块大宝石搬出来了。坑的下面,还是红色胶泥覆盖,证明还有。于是他把此坑又用土填上,把搬出的这块大宝石用布袋裹上扛着往家走。不巧,走到家门前,被张家地主三少爷看到了。因于二不仅能讨饭,还能讲故事,三少爷是奉老爷之命来叫于二晚间到家里去给讲故事的。三少爷看见于二从东山上下来,正要上前答话,可看他面露喜悦,肩上扛着一件沉甸甸的东西匆匆地往家奔,于是停了下来。待于二进屋后,他悄悄地挨近窗下偷听,目的是想知道于二几天讨要不着,是否在外作案偷了人家的什么东西,可一听,于二是得了宝,三少爷未进门,拔脚又跑回了家。不一时,张家老太爷亲自登门把于二请了去,直到半夜才给送回,于二被灌的酩酊大醉。第二天在家躺了一天,日将西坠时,才醒了酒,一想山上的黑宝石,连忙爬起来,带上铁镐绳索,领上盲妻直奔宝瓶山而去。可到那一看,被他填上的坑子,不知被谁挖了有三间房子大小,几丈深。甭说宝石,连宝石渣子都不见了。

  山风徐徐,繁星眨眨。夫妻俩坐在土堆上呜咽对泣,好不悲伤。懊恼之余,于二想:一不该喝酒吐露了真言;二恨张家地主心地太恶;三怨自己命运不济,卜诀上明明写着“于丐弃贫成富人”,可自己和那道人说盼着有口饭吃就行了,这不是自轻自贱吗?看来人到了什么时候也得有志气!

  后来才知道,于二的宝石窝子共出墨玉七、八百斤,而于二得到的那块一百多斤,其余的六、七百斤都被张家地主偷走了。然而,这窝子石头的精华还是于二扛回的那块,表面黑色,用日光一照呈紫红色,而石头又是一种颜色,象一坛血一样纯红,真是通体无瑕。于二自知自己是保不住这块奇宝的。不几天就廉价卖给了白音板田家营子的田家,自己得一笔巨款又领着盲妻远隐了。田家把这块宝石运到北京,一斤卖几十两银子,后来一两金子一斤石头。据田家透露,真正成为宝的有像痰盂大小的两块,并未出售。田家分家时,各支为争夺这块宝石还死了好几个人,结果哪一支也未得着,而是乘乱之机,被田家一个姑娘盗走了。于二乞丐得宝的故事,虽然有些带有传奇或迷信色彩,然而于二挖到了上好的墨玉是真实的。就在他挖过的宝石坑内长出来的柞树,现在已三乍多粗了。从此,白音板山南山北挖宝之人到处都是,方圆几十里,大小十几个山头,千八百人在掘宝寻珍。

  十几年以后,到底又出了一个神话般的挖到巨宝之人——孙思烈。

  孙思烈是山东即墨县人,他是带着一伙人专来打宝石的。孙思烈挖宝石的班子到了白音板后就住在田家营子地主田德功家。田家因贩于二的宝石尝到了甜头,因而孙一来就做了孙的股东,孙出力,田出钱,合伙开山,挖出宝石对半分成。

  孙思烈是挖宝石的行家,尤其是对宝石的苗线较有研究。什么线出什么宝,打多深见货,一看便知,因此人称“南蛮子”(能视宝之人)。可这次,一出手也是不利的,带领几十人,干了半年多,一窝子石头也未挖着。

  有一天,他在白音板南天桥子山后(即现在的永明山上),发现了一条新线,是从一个石壁底部钻进去的。由于石壁坚硬,几十人干了一秋一冬只钻进五、六米深,有些人泄气了,可孙思烈不仅始终跟着干,而且每进一尺,都用蜡烛照着查看苗线。每看一次他都信心十足,并鼓励大伙好好干,只要追挖不舍,一定有大玩艺可得。年关傍近时,孙思烈和他同来的伙伴并没有停工,就是在除夕的夜晚,也钻进洞里叮叮铛铛地撬动。元霄节前的一天,将要收工时,大伙把碎渣清理完,在洞子底部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活石,用镐一撬,“啪”地掉了下来,用钢钎顺着石逢往里捅,里边发出了空声,顿时大伙心花怒放,把收工变成了开工。在孙的率领下,又干了两天,终于打出了一个谁都没有见过的有三间房子大的特大的碹子,这个碹子顶门的钻子就有四百多斤重,搬出来象一个双马轴,只这一窝就搬出了几万斤墨玉。而且他发现的这条线还不只是这一窝,是瓜蔓形的跑窝子。由于见了宝,各股东都下了大注,雇用了大批劳力进行开挖。据说最多达到过四百人,干了九个月,顺蔓摸瓜,打出了十几窝。拉回的宝石钻子象双马轴一样,二亩地大的场院摆了一场院,共有三十七万斤之多。永明山几乎挖遍了,开凿沟壑,其影痕,现今还看得很清晰。

  孙思烈开出的宝石,石质虽不如于二开的窝子,可也算是上好之品,而且数量又多。从此,田家发了大财,他除了在北京打磨厂开设眼镜肆之外,还以三两银子一斤,运到赤峰、多伦、张家口、沈阳、天津等地出卖。他有十几辆骡子车跑赤峰、北京、沈阳;十把子骆驼(每把六个)跑多伦、张家口。去时载宝石,归时驮金银,由镖局保护运了二、三年之久。田家由于钱多,除了在上述一些城市开办店铺外,在乡间也广置土地,只克旗就有十几处,土地有万亩之多。他自称从克旗到北京一路不住别家店,不吃别姓饭,不喝别姓水。

  然而好景不长。清朝末年林西放垦时,他出几十万两银子把林西县以南全买了下来,可未经巴林王首肯,待田家去勘察开垦时,巴林王派兵挡了横。为此事,田家与巴林王打官司一直打到北京,由于田家钱多,各路衙门都买通了,不巧正赶上西太后死,由于政局有变,官司也就拖了下来。后来,据《经棚县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置入林西县治,指锅称子山,旺干池一带为巴林旗地,列入林西县开垦境内。克旗闻之哗曰:“锅称子山、旺干池一带吾东土也,若之何能然!数争不解,热河都统为之发努银一万两,派员会县召(克旗)总管岳山于林西强援之,为旗民四百四十四户迁徙之费,仍以原议定界。”这显然是田家吃了败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改朝换代了,田家花钱通的路如今又堵了起来,加之巴林王是附马,是摄政王载丰的妹夫,所以田家的官司打输了是在所必然的。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百多年过去了,可是,克什克腾旗的黑石头,不只是惠及几个游人和暴发了几户地主,而更多的则是养育了这里的广大劳动人民。不然,黑石滩之名何以传之遥远。在翁牛特旗以南,赤峰县以西,河北省的隆化、围场以及山西大同等地一些贫苦农民,一遇天灾人祸,便要下黑石滩。他们一是来黑石滩找活耪青吃莜面,二是来黑石滩挖宝石,凡是来这里的人,两条希望都没有落空。后者机遇虽不及于二、孙思烈,但凡进了山,都没有空手而回的。神奇而富饶的黑石滩因此出了名!

  关于赤峰的民间故事:鸡冠子山

  传说在很早以前,山前山后的景色美不胜收,老百姓都过着与世人隔绝的“世外”生活。

  起初,这里很穷,人们衣不遮体、食不饱肚。有一天金神和银神从此处路过,发现这里景色别致,便坐下来边饮酒边赏景,酒至酣处,金银二神一时因话不投机便吵了起来,随即动手来,二神打得撕皮摞肉、难解难分,整整三天三夜,方才停了下来,双方都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这一下可乐坏了当地老百姓。金神的血滴在地下,地下就生出了银砂堆,银神的血滴在地下,地下就长出了金砂堆,银神的血滴在地下,地下就长出了银砂堆,山坳里的人知道了,就来挖金砂和银砂。

  有一天,一位姓张的山外汉子来山坳里挖金砂时,碰巧金银二神又来赏景豪饮,二神饮到酣处,就回想起了往事,边饮酒边赏景,酒至酣处,金银二神一时因话不投机便吵了起来,随即动起手来,二神打得撕皮摞肉、难解难分,整整三天三夜,方才停了下来,双方都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这一下可乐坏了当地老百姓。金神的血滴在地下,地下就长出了金砂堆,山坳里的人知道了,就来挖金砂和银砂。有一天,一位九张的山外汉子来山坳里挖金砂时,碰巧金银二神又来赏景豪饮,二神饮到酣处,就回想起了往事,边饮酒边赏景边谈论当年打架之事,金神说:“老银,如果咱俩当年都死在这,那不变成一座金山和银山才怪呢。”银神说:“哈哈,你我都死不了,这里也长不出金山和银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姓张的汉子本是个贪心忘利之徒,岂能放过这等好事,不由分说,拿起铁锹便从北后向金银二神砍去,幸好金神躲闪的快,才免遭一死,银神躲闪不及,丧身在此,在银神倒下的地方,瞬间长出一座大山,银光闪闪。据说,现在还能从山上拣到银矿石。金神回到天宫,如实向玉皇大帝作了汇报,玉皇一听自己的爱卿死在山坳里,就派八仙下界去拯救银神,待八仙下界后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银山已被姓张的汉子用火药炸得面目全非,玉皇大帝当时大发脾气,当即是大发脾气,当即派雹神下界去惩罚张姓汉子,从此山坳里再也没有宁静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下一次冰雹,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逐渐的,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一年比一年困难。

  有一天,鸡神实在不忍心百姓遭罪,就请雹神饶过山坳里的人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一个条件:就是鸡神须变成山守在银山旁,于是鸡神自撞天庭断头台而死,鸡神的头落在山坳里银山的对面,变成了一座山。从此这里的人们又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山坳里的人们为了纪念鸡神,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拿上贡品,点上灯笼到山上祭奠鸡神,这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习惯,据说,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也没下过冰雹。

猜你感兴趣

1.民间故事精选大全

2.经典民间传说故事3个

3.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