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那你知道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支矶石街

  成都支矶石街并不大,然而,这条街却因一块陨石的降落而闻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现今支矶石街里掉下来一块陨石,说来也奇,这个陨石的形状像极纺缍,凑巧的是中间还有凹陷的一个小坑,这就使它更像是拿来插在织布机上的纺缍了。好稀奇的成都人民纷纷前去看这块纺缍石,说这个石头是织女织布机上掉下来的。当年,老百姓认为这是一块奇石,曾建一庙将石供于庙中。于是,陨石坠落处的街道就被人们称为支矶石街。对于支矶石街名的由来又有一说,与君平街的来历相关,相传这是由张骞从织女那里拿来的垫织布机的石头。关于这一点,将于君平街名考里讲到,这里则不赘述。

  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惜字宫街

  惜字宫是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古时出于敬惜字纸的风俗,中国很多地方均建有一种类似亭或塔的炉体,用来焚烧字纸,通称为“惜字亭”,四川多称为“字库”或者“惜字宫”。嘉庆《四川通志·祠庙》说:“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礼禹王。”随着历史的演进,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被尊称为“制字先师”。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古德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惜字能得福,终身惜字者,其福无量。《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所以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可见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过去,有专人捡拾字纸,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过化存神,收集了烧尽的灰烬再洒入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往往,在四川很多地方,文风塔与惜字宫合二为一。惜字宫街和字库街,皆因此得名。

  有关成都的民间故事:青羊宫的神仙和南门五块石

  成都的青羊宫附近有两座桥,一座叫“送仙桥”,一座叫“望仙桥”。送仙桥跨西河水,长度约30米的石质平桥,是通往温江、崇庆州和大邑官道上一座重要桥梁。望仙桥跨锦江,长约200米的石质高拱桥,它通往华阳县的望仙场,于旧时交通无多大意义。望仙场以西过去是一大片坟地,路旁有一小庙叫“瘟祖庙”,再过了和尚桥就是草堂寺了。

  过去每年开春,成都都要在二仙庵前举办“花会”,花会开始前都要从西边刮来一阵风,这股风成都人称“神仙风”,此时人们都要涌向望仙桥上,希望能看到神仙驾临花会现场,为今年带来好运,所以为这座桥取名“望仙桥”。花会结束后,又有一阵风向西刮去,人们都说:“神仙们游完花会,回家了”。于是人们又会在送仙桥设案恭送神仙,此桥故名“送仙桥”。

  花会现场和青羊宫里外来了很多神仙,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随便可以见到,要想见到神仙那是相当困难的。话又说转来见神仙也不是毫无机会,到要看你的耐心了。望仙桥有五个孔,其中最北端的一孔常年不过水,因而这个孔就成了在青羊宫一带行乞的“讨口子”们的家。讨口子们将乞讨的食物带到这里分食,吃完之后便在锦江边洗涤餐具。这时发现神仙的机会来了,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耐心和眼力。那是混迹在“讨口子”中间的神仙也会到河边洗餐具,只是神仙们洗餐具与“讨口子”不同,就拿洗砂罐来说,“讨口子”只是刷刷涮涮了事。而神仙的洗涤就不那么随便了,仙体的安康是尤为重要的。他们不仅要将砂罆外面小心洗干净,而且将砂罆像翻布口袋那样,把里子翻出成面子来洗,这样会洗锝更干净一些,洗净之后再翻成原样。如果你发现“讨口子”中,有这样非常人的洗涤方式者,那就是神仙。如果你见到神仙切莫大呼小叫,只能心知肚明,不要伤了神仙的游兴,给自己带来不利。

  有的人得到过神仙的帮助,事后才知见过面的是神仙。武侯祠背后过去没有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夏,而是一望无涯的农田。有一个在此务农的农民,趁着人们赶“花会”期间挑了一担小白菜到青羊宫街上叫卖。那时青羊宫庙外兴赶场,快要散场时,这个农民挑子里剩下一小把小白菜始终都卖不出去。他心里也不很急,反正自己还要赶场买点生活必需品回去。这时来了一个老年“讨口子”对农民说:“师傅,我家有一个九十岁的老母,很多日子没有吃过新鲜的青叶子菜了,我想买下你这把小白菜,无赖又没有钱,我只有用讨来的霉了的豆腐干与你交换,不知你同意不?”这个农民心想,霉了的豆腐干不值钱,只有拿回去喂猪。你这个“讨口子”跟我一样也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何况挑子空了也可早一些去办我的事情。于是爽快答应了“讨口子”的要求。便将五块发霉的豆腐干顺手放进钱袋中。分别时“讨口子”特别招呼:“回到家之前,千万不要把豆腐干拿出来。”这个农民在青羊宫街上买了点针头麻线,又称了两斤盐巴。摸了摸钱袋还有很多钱,又给女娃子扯了几尺花布,给老母买了一块糖,于是过了望仙桥,顺着锦江河边向武侯祠后边的家中走去。他边走边摸着钱袋边想,真是奇怪了,盘算一下,今天买的东西的钱早以超过卖小白菜收入的钱,而且钱袋中还有鼓鼓的一袋钱。于是在一个小沟边,就将钱袋里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钱袋中除了上百文铜钱外就只有那五块豆腐干,再别无它物。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五块豆腐干一粘地,立即变成了五块重叠在一起的石头,就像五块很“趴”(四川话)和的饼子搭在一起。这就是南门五块石的来历。

  北门五块石我没有见过,南门五块石倒是过去经常见,位置大约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东南墙外。省社科院位置当时是金河幼儿园,园长是延安来的老革命,是我初中同学的母亲。我们同学常到她家里玩,所以也是南门五块石边的常客。

猜你感兴趣

1.成都民间故事

2.四川民间故事

3.关于经典民间故事有哪些

    上一篇:成都民间故事

    下一篇:辰溪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