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饮食结构
内蒙古地处高寒的中国北方,富有辽阔丰茂的草原,在历史上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公元十一、十二世纪蒙古民族逐步定居在这里游牧,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从渔猎到狩猎再到半牧半农既相承接有相交叉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蒙古人饮食结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蒙古人饮食结构
蒙古族的饮食品种丰富多样,且富有营养,自古以来,善良、好客、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同胞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牧民的饮食**惯,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蒙古族的食品分为肉食、乳食、粮食。
蒙古族传统的主要食物是羊肉,原因是其环境富饶的水草,适合喂养羊和马。特别是外蒙多以射猎为生,“饮马乳以塞**”。牧民饮食中肉的比例很大,特别是秋、东两季。酸奶被视作蒙古人的吉祥食物,作为头道食物招待客人,因酸奶富有营养,又可解渴,帮助消化。
据考证,蒙古地区原无茶叶,随着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汗国的扩张和西域的贸易,茶叶开始大批传入蒙古地区,蒙古族的奶茶是要熬煮的,应即刻饮用或盛于热水壶以备饮用,或先往精制的瓷碗中放入少量的炒米,与奶茶同饮;或把奶油、奶皮、奶豆腐泡在奶茶、炒米中一同吃,所以蒙古人视奶茶为饮食。就被蒙古人看作是食物的精华,五谷之结晶,自然成为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客至必饮酒的**俗。
蒙古民族民众使用的饮食器皿中,使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器皿主要包括锅、火撑子、茶壶、银碗以及刀具等。制作银碗时,银匠往往把龙虎、吉祥结等优美的图案雕刻在银碗的外围,蒙古族银碗最能吸引人的部分是它古雅的图案装饰,在银碗上錾刻出精致的传统的哈木尔(云纹)、犄纹、龙凤、卷草、八宝。木质材料制作的器皿主要用以储存稻米、米面、牛奶、水等。木匠们还用木材制作花样众多的勺子。勺子柄上雕刻动物图案。
“乌兰伊德”是蒙语的汉语音译,其意为“红色的食品”,是蒙古族对肉类食品的称谓,主要有牛、羊、猪、兔的肉,其次是猎来的黄羊麋鹿,其中以羊肉为最多,烹调最为讲究。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来自狩猎产品和家养牲畜。在蒙古族的肉食结构中以食羊为主,因为羊是主要的家畜,其他畜由狩猎获得。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蒙古人饮食特色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