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药方>

除湿除风的中药方剂有什么

伟坤分享

  中成药治疗气虚脾虚体湿具有副作用小,方便等诸多的优点,所以通常被用作补气健脾祛湿的常见治疗手段。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除湿除风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除湿除风的中药方

  1燥湿和胃

  平 胃 散

  组成:苍术15g 厚朴9g 陈皮9g 甘草9g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

  特征: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苔多 奢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霍香正气散

  组成: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30g 神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各60g 霍香 90g 甘草75g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特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腕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峦 瘴疟等。

  六 和 汤

  组成:砂仁3g 半夏 杏仁 人参 白术 霍香 扁豆 茯苓 各6g 木瓜5g厚朴3g 甘草2g

  功用:健脾化湿,升清江浊。

  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

  特征: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

  16.2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30g 枝子15g 大黄9g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特征:一身面目具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 数者。

  枝子柏皮汤

  组成:枝子15g 甘草6g 黄柏9g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伤寒身热发黄。

  茵陈四逆汤

  组成:茵陈 炮姜各9g 附子 甘草各6g

  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

  主治:阴黄。

  特征:黄色灰暗,神倦食少,肢体逆冷,脉沉细无力者。

  三 仁 汤

  组成:杏仁15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6g 竹叶6g 厚朴6g 苡仁18g 半夏10g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

  特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 细而濡者等。

  霍朴夏苓汤

  组成:霍香6g 半夏5g 赤苓9g 杏仁9g 苡仁12g 白蔻2g 猪苓5g 豆豉9g 泽泻5g 厚朴3g

  功用:解表化湿。

  主治:湿温初起。

  特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除湿除风吃什么食物好

  山药

  胃胀时食用山药,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而将山药去皮生食,其排毒效果更佳。

  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这种维生素对保护皮肤有很大的帮助,日常如果可以养成一点喝一杯胡萝卜的话,就可以起到一个祛斑的作用。胡萝卜中的植物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起到一个通便润肠的作用。

  地瓜

  地瓜质地细腻,不伤肠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动,有助于排便,清理消化道。地瓜含有纤维素和果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肠胃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

  薏仁

  薏仁富含蛋白质,可分解酵素,软化皮肤角质,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肌肤白晰,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对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而薏仁水也有排毒养颜的功效,对于肌肤美白是天然的保养品。

  红豆

  红豆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功效。可在睡前将红豆炖煮浸泡,隔天食用能更有效的促进排毒功能。

  除湿除风的食疗调理

  百合绿豆汤

  材料:鲜百合100克,绿豆2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百合掰开去皮,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绿豆开花百合破烂时,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适量。

  功效:清热解暑。用于暑日心烦、口干、出汗者。亦可用于防治感暑。百合补中益气,性味甘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绿豆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

  苦瓜皮蛋鲫鱼汤

  材料:苦瓜2个,皮蛋1只,鲫鱼一斤。

  做法:苦瓜洗净切开,挖去瓤和籽,切块;皮蛋洗净去壳,切块;洗净宰好的鲫鱼,刮净腹内黑膜,沥干水分;热锅下两汤匙油,下鲫鱼两面煎至微黄,倒入6碗水和姜片煮沸,转中火煲20分钟,下苦瓜和皮蛋滚1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功效:清热解暑、明目解毒、健脾利水。


猜你喜欢:

1.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

2.除寒湿的药方

3.去痰湿最好最快的方法

4.祛湿排毒中草药有哪些

5.除寒湿最好的中药方

6.除湿药方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