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箜篌的诗句
从古时诗歌内容来看,描写箜篌的诗歌多是哀怨离愁,可能也与箜篌所处的环境有关。箜篌一般出在深宫大内,弹箜篌的人往往是孤独之人,诗人借物比兴,借用箜篌来表达这种哀怨离愁的心情。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箜篌的诗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于箜篌的诗句
《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唐·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王昌龄 箜篌引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唐·卢仝 楼上女儿曲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唐·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其五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唐·张说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
唐·崔国辅 古意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唐·吴象之 阳春歌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唐·施肩吾 效古词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唐·施肩吾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其二
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
唐·岑参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翱习之
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
唐·李商隐 拟意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唐·李商隐 代赠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细雨斜风寂寞秋,黄花压鬓替人羞。归舟云树负箜篌。
宋·汪元量 忆秦娥
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宋·史达祖 过龙门·春愁
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
宋·陈允平 南歌子
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元·张翥 唐多令
花下钿箜篌。尊前白雪讴。记怀中、朱李曾投。
箜篌的特点
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降C大调定弦——虽然七声音阶弦列跨度较大,在弹奏音高变化大的旋律时可能比五声音阶弦列微微费时,单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不如五声音阶弦列在表现五声音阶旋律时流畅,但在七声音阶弦列上可以单手直接弹出五声音阶旋律,而在五声音阶弦列上要弹出七声音阶旋律必须有左手的配合,更会大大限制灵快。七声音阶旋律毕竟要比五声音阶旋律多得多。
音域方面,大型的专业用箜篌超过六个八度,甚至达到七个八度。不过一般的箜篌仍然是五个八度。
把箜篌和竖琴的音色对比一下:竖琴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整块水吸收了一些散射的能量,比较清纯、柔和、稳定;箜篌的声音好像是从透明的水上发出的,连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动,比较清亮、浮泛、飘忽。把箜篌和古筝的音色对比一下:古筝更醇厚幽远,更容易融合,溶溶如荷塘绿水之夜;箜篌更清越空灵,更鲜明一些,泠泠似雪山清泉之声。
在技法方面,箜篌是以竖琴为根本,以古筝等民族乐器为辅助,再加以发展的。
箜篌与竖琴在技术上的区别主要是:箜篌多了压颤技法(古筝),带来更多的韵味变化;有左右同度的双排弦,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更方便,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
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增强了和声与复调;揉弦区和拨弦区互为一体,在揉弦拨弦手法之间转换非常便捷,和声色彩更丰富,甚或可在两只手不同的手指同时拨动不同音高的弦后用对应手指相互施展揉弦手法,由于两只手不像单手的两根手指那样互相牵制而是各自独立,双手同时施展的揉弦手法能有较大的组合可能;左右两排弦把共鸣箱完全围住了,少了一般的竖琴的那种手在共鸣箱上拍一拍的技法;弦列在雁柱下方有一片无调区,比一般的竖琴多了个“码下刮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