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大纲

刘惠分享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公转产生了四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大纲,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知识梳理】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比较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E点以最近距离分别到达图中四点,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正南到达A点 B. 向正西到达B点

  C. 向正北到达C点 D. 向正西到达D点

  2.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 120°E,60°S B. 120°E,60°N

  C. 120°W,60°S D. 120°W,60°N

  【答案】

  1.D

  2.B

  1.图中E与A点在同一经线上,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故E到A的最近距离是向正北到达A点;B在E点的正东方,且从E向正东方向到B点为劣弧, B错;C与E相差180度,二者在同一经线圈上,故从E到C应先向正北再向正南,C错;D在E点的正西方,且从E点向正西到D点为劣弧,故D项正确。

  2.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图中经纬度间隔均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1.A

  2.A

  3.C

  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小时,因此a=b=c=d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知识梳理】

  1.黄赤交角

  一轴地轴

  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黄赤交角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 夹角为90°

  2.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典例】

  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关于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 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 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 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2.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有下列古诗中描述的哪个节日活动?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

  1.B

  2.D

  所以D正确。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立春到立夏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 江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 宿迁地区白昼逐渐变长 D. 南半球各地均处于春季

  .11月30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答案】

  .C

  .C

  【点睛】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