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关于人口试题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人口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关于人口试题及参考答案
图4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问题。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答案】11.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图示及图例分析,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仅限于北京和上海的比例高;内陆比沿海城市低;而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选C。
考点:人口的迁移。
【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①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
②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③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④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⑤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
(十)(2015•上海卷地理)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 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答案 】21、B 22、B 23、C
【解析】
试题分析:
21、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及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B正确。
22、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B正确。
23、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缓解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对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影响不大。C正确。
考点:人口增长。
【名师点睛】该题以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为材料,考查人口增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阶段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对照图中各年份的数值,可以得到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8年。
(2015•福建卷)图 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来源:学科网]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答案】7.D 8.B【解析】
试题分析:
7.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故选D。
8.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通过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结构。
【名师点睛】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一、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特点掌握人口金字塔图的结构特点,明确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其内涵,是准确解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基础。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它是一种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塔状条形统计图。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某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百分比)。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表1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德国 | 美国 |
人口数(百万人) | 1338 | 1155 | 82 | 307[来源:学*科*网] |
比重(%)[来源:学。科。网Z。X。X。K] | 17 | 13 | 8 | 4.5 |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 过了德国[来源:学|科|网]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考点:城市人口。
【名师点睛】该题以表格数据为材料,考查学生获取表格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但需要简单的数学计算,并且需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数值上是如何体现的,也就说,学生需具备理科思维,而不是记忆。
(2015•广东卷)5、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减少,但人口总数大,8000多万人,海南和浙江人口总数明显不够,广东由于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是增加的,所以只有四川符合条件,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导致常住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故选B。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材料,考查我国各省常住人口随着年份的变化情况。难度不大,但需要对我国各省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的基本了解,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中西部省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从而导致各省常住人口增长发生明显的不同。
(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定位】本题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近年农村出现的空心化现象,考查农村与城市景观、特征方面的差别。本题关键是无人住、无人种。人去哪了?为什么呢?农村土地面积广,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好。城市人类活动集中,对自然改造、破坏的多,住房紧张等问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留守的老人、儿童无力耕作土地,导致望到闲置、土地荒废,进而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图片来源:学科网
上一篇:高考地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试题
下一篇:高考地理关于城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