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总有那么几道地理题目是我们曾经做过或者复习过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阅!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
1.自然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间温度的差异。
其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2.大气运动主要方式:⑴水平运动:风 ⑵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 ⑶湍流:不规则运动
3.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4.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技巧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的差异。气压的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5.气压梯度: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所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技巧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技巧3:水平气压梯度力:(1)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2)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技巧4:风的受力和方向:
(1)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高空(1500米以上):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技巧5: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从而形成地球表面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持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
2.太阳辐射主要波段
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
可见光区: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
紫外线区:波长小于0.4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7%
红外线区:波长大于0.76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
3.大气热力作用
主要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削弱作用分类: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平流层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线却吸收得很少)
(2)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愈强。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
(3)散射作用:有选择性,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
大气的保温作用:
又称为大气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技巧1:大气和地面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
大气的热量收入:地面辐射为主,大气的热量支出:大气辐射
地面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为主,地面的热量支出:地面辐射
技巧2: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没有天气、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技巧3: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 ,在中高纬度地区,最大值在春季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4)下垫面性质: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
(6)地势: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
技巧4: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2)海陆: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
(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技巧5:气温水平分布规律:陆地北凸,7月;陆地南凸,1月。
(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响因素:纬度;成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冬季陆地低于海洋,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影响因素:海陆位置;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等温线闭合或向高海拔突出。影响因素:地形(海拔);成因:海拔高气温低。
(4)等温线向低纬或高纬突出。影响因素:洋流;成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
1.大气: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层厚达几千千米的混合气体
主要作用:
(1)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活跃和要素
(2)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产生天气现象
(3)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断改变和塑造地表形态
(4)大气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15 ° C左右
(5)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低层大气:
海拔在25千米以下的地球大气层称为低层大气。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中下部。低层大气所含空气占整个地球大气层超过80%以上,对天气和气候有直接的影响。
基本组成成分及作用
干洁空气 :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CO2: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对地面保温
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的影响
(1) 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
(2) 制冷工业放出氟氯烃
(3) 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或破坏植被,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减少大气中氧气含量
3.大气垂直分层
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
看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上一篇: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下一篇:2017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