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玉莲分享

  地理是我们高考时候,文科生也要考的一个科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供大家参阅!

  高考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1.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技巧1:台风

  多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地点:多在沿海地区。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特点: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⑵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⑶结构分: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⑷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探测手段:气象卫星。

  技巧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地:⑴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出现暴雨。主要出现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⑵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形成暴雨条件:⑴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⑵强烈的上升运动

  ⑶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减灾措施:⑴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⑵防洪: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区等)

  ②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相结合。

  ③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营造河流中上游防护林

  技巧3: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主要发生地: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形成因素:由多种因素引起。

  防御干旱:⑴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威胁。

  ⑵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⑶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技巧4: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多发时间: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防御方法:(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

  (2)提前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技巧5:干热风: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危害:干和热,风起着加剧干热的作用。

  防御措施:(1)适时浇水。

  (2)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3)营造防护林带。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

  【典型例题】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丘陵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表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错因分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红色荒漠”现象未能正确理解,二是不能把握其形成原因,三是治理工作首先应该做什么不清楚。针对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从地形、气候的降水特点、植被覆盖率、水文特点、土壤等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应加强综合开发。“红色荒漠”现象和酸性红壤、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关系密切。“红色荒漠”的形成与流水侵蚀密切相关,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

  【纠错心得】解答本题重在区分易混的概念:

  一是荒漠与荒漠化。荒漠与荒漠化现象都是干旱或半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产物,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如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地荒漠分布广泛,荒漠化现象也十分严重。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其内部可根据地貌等因素细分为沙漠、戈壁、岩漠、泥漠、盐漠等,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如绿洲、草场等)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草场或耕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且昼夜温差很大,地势平坦开阔,风力很强且持久,形成了地表水缺乏、植被稀疏的自然景观,因此荒漠广布,同时其非荒漠地区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荒漠化十分迅速。

  二是荒漠化与沙漠化。荒漠化本质上是非荒漠土地退化为荒漠的演变过程,而使非荒漠化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场等逐渐退化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根据其成因分为多种形式,如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等,因此“荒漠化”这个概念的涵义远远大于“沙漠化”。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要外力的条件下土地迅速退化为荒漠的过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赫勒地区、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周边地区等。荒漠化除了沙漠化这一表现形式外,在我国还有以下表现形式:湿润半湿润地区水蚀荒漠化,如黄土高原、南方丘陵等地,夏秋季节降水强度大,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土地迅速退化;盐渍荒漠化,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等地,由于春、夏季蒸发旺盛,地下水强烈蒸发,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当盐分远远高于植物生长所能承受的含量时,易造成土地退化;青藏高原等地的冻融荒漠化,高寒地区由于季节性冻融交替或永久冻土地区植被无法生长,亦可形成大面积賓寒荒漠。

  不过,在一定的范围内荒漠化的类型在空间上是交错分布的,如毛乌素沙地内部低湿滩地荒漠化表现为盐渍化过程,开垦的旱地荒漠化表现为风蚀过程,梁地荒漠化表现为水蚀过程。另一方面,荒漠化的原因在时间上也是变化的,同一地区如旱地在冬春季节荒漠化成因主要是风蚀过程,在夏秋季节则可能是水蚀过程,因此在分析荒漠化时要认真考虑某地空间、时间方面的自然特征,确定其荒漠化的成因。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7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不明确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努力复习,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高考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

  技巧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类型:以里氏震级来表示。3级以下无感觉:微震。5级以上造成破坏:破坏性地震。

  特点: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技巧3: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分类: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技巧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技巧7:地质灾害防御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看过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考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

2.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必背知识点

3.高中地理高考重点必背知识点

4.2016地理高考必背重点知识点

5.2017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