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佩珊分享

  春季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抓好重大动物防疫事关全年畜牧生产大局,为做好全年动物防疫目标任务完成打好坚实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全省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精神,总结20xx年全省畜牧经济工作,分析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省委“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研究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及提质扩面的重点措施,部署20xx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副省长钟勉到北京出差,要求将讲话稿印发大家,省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省人大会副主任王宇坤,省政协副主席陈次昌亲自到会。刚才,昌平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务必认真学习领会两位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总结20xx年全省畜牧经济工作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良好开局之年。一年来,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严峻的动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克服严重旱涝灾害不利影响,攻坚克难、爬坡实干,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及提质扩面,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胜利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和年度目标任务,全省畜牧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预计,全年出栏生猪、牛、羊、家禽同比分别增长1%、1.8%、3.2%、3.3%,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4.5%、3.8%,生猪、水禽、兔、蜂群生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1.5%(按现价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增加363元,达到1624元,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4%。总结过去一年畜牧经济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胜利完成。截至20xx年9月,纳入规划的121个重建项目完工100%,完成投资91.1亿元,占规划概算总投资的102%。在恢复重建中,坚持产业恢复重建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了异地重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集中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就地恢复重建的民居,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灾区畜牧业在恢复重建中实现了跨越和提升,生产总量和发展质量均超过了灾前水平,既为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更打造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的亮点,为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政策项目为支撑,以深化丘区三市现代畜牧业试点、推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总结提升试点成功经验和做法,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试点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意见》,并召开全省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暨提质扩面现场会,推动全省现代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xx年,全省中央和省级畜牧业投资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4.6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0个、签约金额144.3亿元,1018个畜牧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2亿元。新增现代畜牧业重点县20个,达到32个。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2350个,达到16693个;创建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101个,达到163个,其中7个列入全国百例典型示范场。新增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品基地135个,分别达到615个、642个;新增地理标志畜产品8个,达到17个。全省建成各类种畜禽场1030个,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55%,三元杂交面达到71.8%,其它畜禽良种面显著提高。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逐步成为全省畜牧生产主导形式。

  (三)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加快实施《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推进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20xx年,全省经产能繁母猪存栏550万头(不含后备母猪),年可提供仔猪9000万头左右。全省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254.5万头,新增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31个,达到84个,占全国500个生猪调出大县的16.8%,奖励资金4.58亿元,占全国奖励资金总量近1/5。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7000万头,精深加工能力达50万吨,冷库储藏能力30.9万吨,居全国第1位,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加工、营销一条龙产业链。全年外销出口猪肉70万吨,其中精深加工产品25万吨,外销生猪328万头,为保障全国猪肉市场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新增3家,达到130家;畜牧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40家,达到141家。全省各类畜牧业专合组织总数达到7120个,其中经工商注册的规范化养殖合作社5917个,成员总数达28.8万人,成员户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饲料、兽药产值超过300亿元,工业饲料总产量突破800万吨。大力推广 “六方合作+保险”、温氏订单养殖等有利于“两个带动”的发展机制,积极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农交会等重大展会,签订销售合同总额52.9亿元。全省初步构建了主要畜禽养殖都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都有专业合作社组织、都有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的现代产业格局,形成了集市场监测预警、冻猪肉储备、风险调节金、生猪远期交易等为一体的生猪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五)“三大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修订出台了省政府规章《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机构、队伍、制度得到加强和完善,免疫、消毒、监测、检疫、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动物卫生安全监管覆盖生产、流通、屠宰加工全过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有效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全省保持了清净无疫。强化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继续实施饲料、兽药全覆盖抽检,饲料和兽药产品平均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加强检疫监管,活畜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达到98%,规模场达100%。加大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加强“瘦肉精”和生鲜乳中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全年抽检畜产品1.2万余批次,检测“瘦肉精”84.2万头份,畜产品中瘦肉精、抗生素、生长素、色素、蛋白精等违禁物质均未检出,磺胺等药物残留均未超标,全省未发生重大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面积2.12亿亩;深入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禁牧休牧草原围栏1200万亩,草原补播484万亩;进一步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100余万亩,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草原火灾。

  20xx年我省畜牧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全省畜牧兽医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艰苦繁重的工作中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省畜牧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畜牧食品局向关心支持畜牧经济发展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畜牧兽医战线的干部职工、科技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近年来的畜牧经济工作,总结丘区三市试点成效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做法,有五点经验需要在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坚持和推广。一是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定位为政府扶持下,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满足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支柱产业。确保农民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主体、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坚持走科技驱动、内涵提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着力发展农户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经济,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打造相对集中的标准化养殖小区或统一联建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养殖小区从点到线到面基地式发展。三是坚持把组织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作为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支持农民为主体的规范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开展职业养殖农户培训,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发展优质种畜禽场、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四是坚持推广有利于“两个带动”的机制模式,着力解决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的融资、技术、市场等制约因素,构建基地、农户与带动龙头、市场紧密的产销联结机制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覆盖面,增强带动效果。五是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畜牧业提质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更加重视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动畜牧经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畜牧业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挑战和压力也前所未有,畜牧业进入了发展基数更大、目标要求更高、制约因素更多、外部环境更复杂的新时期,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更加繁重。

  (一)面临的新形势。从发展机遇看,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汶川地震灾区产业振兴、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四川畜牧经济强省建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生猪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了“十二五”时期生产发展、疫病防控、用地融资、市场调控监管等具体措施,有利于推动我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注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今年国家在支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上可能有政策性突破,这有利于我省畜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在推进天府新区建设中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培育形成稳定的职业农民群体,为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创造资源条件和市场空间。从面临挑战看,宏观经济运行、气候条件变化、畜产品价格走势、农户养殖意愿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变化,使保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和监管工作压力大;畜产品进口冲击加剧,去年以来猪肉、乳制品等进口大幅增长,对我省猪肉传统主销区市场份额挤占和价格打压明显,一定程度上对我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存在的突出矛盾。一是市场波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近年来全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周期缩短、波幅加大、涨跌急转,对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严峻挑战。去年生猪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全国生猪存栏已达到历史高位,今年生猪价格下行压力增大。二是产业发展要求高与农民现实基础弱的矛盾。畜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畜禽养殖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双高”时期。尽管许多农户有从事养殖业的愿望,但受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制约了部分农民进入适度规模养殖,限制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覆盖面。三是传统散养比例高与安全生产风险大的矛盾。当前畜产品质量进入高度敏感期。总体上我省畜禽养殖传统散养的比例依然较高,其生产设施和饲养环境差,标准化水平低,多分散分布于盆周山区,点多面广,动物防疫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四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下,落实规模养殖生产和附属设施用地政策更加困难。同时,规模养殖发展伴生的环保投入增大。畜牧生产已进入资源和环境约束“双紧”时期,在散养加速退出的情况下,产量增幅呈现下降趋势。五是现有畜产品加工需求与受控畜产品原料不足的矛盾。目前,畜产品加工龙头对标准化受控养殖基地投入不多,生产与加工“两张皮”矛盾突出,可控原料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加工需求。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性和产业定位认识不清的问题。一些地方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税收贡献相对较小的现代畜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缺乏热情,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对现代畜牧业产业定位认识不到位,对带动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这一“三农”工作的方向性问题把握不清,在养殖方式选择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上存在偏差。二是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综合生产能力偏低的问题。从生猪结构看,我省生猪良种化水平不高,个体生产性能低,与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目标和市场优质化的消费需求不适应。从畜牧业整体结构看,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发展滞后,所占比重偏低,既不利于我省丰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利用,又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畜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优势特色畜产品的区域化、集群化发展亟待提速。三是规模养殖生产能力提高和养殖成本比较优势衰减的问题。我省饲料粮发展不足,新型饲料开发研究滞后,玉米、豆粕、鱼粉等工业饲料原料大量依赖省外调入,加之1/3左右的生猪需外销,增加了营销成本,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原有的养殖成本比较优势不断衰减。四是实施“两个带动”的发展新机制和模式推广运用不够的问题。合作社发展数量和质量不高,在维护养殖农户利益、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畜牧专业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不够,农户专业化养殖水平提高缓慢。一些地方没有建立农业担保公司,无力解决农户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的资金瓶颈问题,有的尽管成立了担保公司,但担保贷款面窄量小。这些问题影响了新机制新模式的推广和对农户的带动面、参与面、受益面。

  面对畜牧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务必把问题分析透,把趋势判断准,把对策谋划实,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加快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设。

  三、扎实做好20xx年畜牧经济各项工作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将召开党的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做好全年畜牧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我省畜牧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强科技、转方式、稳增长、促增收、保供给”主题,统筹兼顾动物卫生、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坚持深化试点重点突破与面上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畜牧科技和发展机制的创新推广为动力,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设。

  目标任务是: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7%、4%和4.5%,畜牧业产值增长3%。畜牧业完成投资50亿元。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生猪200万头。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50元以上。主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建设10个以上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提质扩面。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意见》(川府发〔20xx〕41号)文件和遂宁现场会精神,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深化试点市、试点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要完善提升发展规划,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推广、要素投入、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新兴业态等发展机制,努力破解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融资难、用地紧、环保压力大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平原、丘区、山区、高原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转型提供成功经验和实现途径。各地要学习、借鉴和推广试点中好的做法,构建试点、总结、推广协同推进,点线面结合的现代畜牧业梯次发展格局,加速全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二)抓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示范创建。坚持把引导养殖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推进现代养殖基地建设的着力重点和主攻方向。要加大畜禽养殖标准推广力度,突出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示范内容,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新建100个部省级示范小区(场)。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共建、联建小区养殖模式,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种畜禽场,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动畜牧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力争全省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00个,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和良种覆盖率提高3—5个百分点。

  (三)抓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今年生猪产业要突出一个“稳”字,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稳中求进,防止生产大上大下,价格大起大落。要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地选择市场潜力大、养殖效益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畜禽主导产业,抢抓国家扶持牛羊生产发展政策机遇,提前做好项目编制储备基础工作,及时对接国家扶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区要大力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青贮专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林区、山区要积极发展畜禽林下养殖。坚持走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畜牧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综合考虑种植业对有机肥需求、自然灾害等因素合理布局养殖区域、产业带和养殖小区,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服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沼气池、农田渠系、沼液池、滴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模式。要坚持畜牧业养殖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主产区或大型养殖小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和有机肥、骨皮毛加工等产业。

  (四)抓产业链主体生产经营能力建设。各地要以养殖基地为依托,引进培育发展畜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参与并带动养殖农户建设标准化可控养殖基地,打造集养殖、加工、流通一体化的畜牧产业集群。要支持种畜禽场、养殖大户、养殖能手等牵头发展规范化、实体化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同行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统一的联合社,增强利益协调联结和组织纽带功能,构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组织实施国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畜牧业扶贫开发、农民技术培训等项目,开展标准化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诚信的新型农民,大力推广“六方合作+保险”、“寄养托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把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养殖农户联结起来,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广大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五)抓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科技创新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和出路。农业科技创新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畜牧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重点攻关,力争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控制、饲料资源利用和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要综合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畜牧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它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畜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今年全省要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广泛开展畜牧科技促进行动,组织技术骨干入户、入场、入小区,加大畜禽养殖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畜牧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强化畜牧生产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意识,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要围绕免疫临床不发病到免疫无疫的防控目标,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扎实开展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为基础的季节性防控工作,并加强日常补免,确保动物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抗体保护水平;要加强日常消毒和疫病监测,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密度和频率,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分析预警能力;强化畜禽生产、运输、市场交易、屠宰等重点环节监管,督导养殖场(户)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和严格执行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贯彻落实《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推进无疫区评估认证工作,以种畜禽场疫病净化为重点,实行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五强制、两强化”措施,按“早、快、严、小”原则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七)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农业部要求今年年底前全国所有乡镇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省编委去年批准省局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依托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通过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年底全省所有乡镇必须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中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强化全程监管工作措施,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加强投入品监管,深入开展饲料和兽药 “全覆盖”检测,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安全。要加强养殖监管,进一步规范小区养殖档案,加强对禁用药、限用药和休药期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对所有定点屠宰厂(场)100%派驻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要加强质量检验检测,继续开展“瘦肉精”、生鲜乳中三聚氰胺及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及时发布检测结果,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

  (八)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牧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继续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把补奖资金落实到牧场、牧户,组织开展人工饲草地、牲畜棚圈及牲畜品种改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政策平稳有效运行。深入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监管,认真完成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藏区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好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强化草原防火工作,加强鼠虫害防治,探索抗灾保畜长效机制的建立。要正确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关系,突出增草肥畜重点,加快人工草地建设和牲畜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牧区特色优势畜牧业,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促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九)抓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今年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要开展“三深入、三落实、三创新”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指导畜牧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水平,践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行业宗旨,弘扬“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项“禁令”,即严禁只收费不检疫、严禁不检疫就出证、严禁重复检疫收费、严禁倒卖动物卫生证章标志、严禁不按规定实施饲料兽药质量监测、严禁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要加强统计监测,准确掌握区域内种畜禽场、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基本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畜牧兽医行业宣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与媒体沟通能力,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件,对产业发展构成危害。要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上。

  最后,强调一下当前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各地要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及时安排部署,积极争取经费,提前准备好疫苗、消毒药等防疫物资,加强宣传和培训,坚持依靠法律、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扎实开展防控工作。要按照 “五不漏”要求和“五统一”标准,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春防结束后,省局将继续对各地春防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并组织市(州)进行交叉抽样,省上统一检测免疫抗体,将免疫效果评价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二是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部近期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在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各地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毫不松懈地抓好整治工作。要把饲料、养殖、收购、贩运、屠宰、加工等各环节的监管落实到具体科(室),落实到人头,坚决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行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努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做好草原防灾减灾工作。当前正值草原防火期,各地要按照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认真落实钟省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抓好草原防火工作,做到工作早落实、责任早明确、隐患早排除,严防重大草原火灾发生。要继续抓好防御草原雪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好救灾草料,加强极端天气预测预报,引导牧民加快牲畜出栏,尽可能减少牲畜因灾死亡。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畜牧经济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促进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省畜牧战线的同志为此付出了艰辛、作出了贡献。省委、省政府对大家的工作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下面,我就畜牧业基地建设、品牌培育、生态文明、技术集成、体制创新、助农增收讲一些意见。

  一、基地建设要有新水平

  建设畜禽健康养殖基地,是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抓手,是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的现实途径。畜牧产业要与新村建设形成产村相融、互动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养殖小区。抓住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让位于规模化养殖的大好时机,开创基地化养殖、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发展的新局面。通过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以主导产业规模化、基础设施规范化、畜牧科技现代化、经营主体组织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业服务体系化为重点,抓好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重点县要在做大基地、做强产业上见实效。继续抓好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建设,巩固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的地位。通过畜禽良种化、设施现代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品种优良、设施先进、防疫规范、管理科学的健康养殖示范区。

  二、品牌培育要有新进展

  多样化的消费催生多元化的市场,质量与品牌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要处理好内涵与外延、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加快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保证质量可控,保障消费安全。高标准、高品位,靠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确保大宗畜产品供应的前提下,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发展口感好、风味浓、可食性强的特色产品,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通过地理标志畜产品登记,把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资源保护与特色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保种利用双赢。抓好大凉山、大巴山、川藏高原等品牌塑造,扩大影响力,提升美誉度。帮助养殖、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制订生产标准、打造区域名牌,通过参加展销会、订货会、网络推介和网上营销等,拓展产品销路,扩大市场占有。品牌塑造,要靠产品内在的品质去取信于民、赢得市场,不能靠名不符实的概念去哗众取宠、误导消费。对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要给予一定奖励。

  三、生态文明要有新举措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养殖小区要把环境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畜舍建筑要符合长轴东西向的要求,保证通风透气,防止蚊蝇肆虐,减少病菌滋生。畜舍环境更要净化美化。环境不良,必然滋生病菌、大量用药、导致残留。实践证明,围栏、封育、施肥、补播和灭鼠治虫是草原生态修复的现实途径。牧区要实施人工种草和畜种改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把退牧还草和生态保护的成果体现出来,让草原绿起来、草业兴起来、牧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通过生态移民、弃牧从商等治本措施,转移牧业人口、控制牲畜数量,加强草原监督、依法保护草原,才能落实好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农区要重视发展饲料作物,改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种养结合,是防止面源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通过“养殖+沼气+ 种植”, 实现种养结合、农牧互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四、技术集成要有新成效

  小平同志讲:“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现代畜牧业,出路在科技。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产业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基层一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带薪带职到去创办、领办和帮办养殖企业,围绕品种、饲养、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创新。二要创新体制机制。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建立牧科教协作机制,形成产学研创新合力。发挥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对接。三要强化技术推广。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深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科技人员要包村联户,“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进行技术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四要加强科普宣传。大力普及动物营养、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知识,消除公众对良种、饲料、兽药的偏见。要笃信科学、崇尚科技,摈弃诸如“稻草猪”、“发酵床”之类的“伪科学”、“反科学”。技术创新,必须遵循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

  五、体制创新要有新突破

  以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主体为重点,加快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大力实施“两个带动”,让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把销售收入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龙头企业培育成全国行业排头兵。大力发展专合组织,由专合组织统一畜禽品种、饲养标准、防疫技术、市场营销和投入品使用。发挥专合组织一头联龙头、一头联农户的作用,推广龙头企业+ 专合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模式,建立保底收购、利润返还等新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养殖农户共进共富。

  六、助农增收要有新贡献

  畜牧业要继续“挑起农民增收之大梁,托起农业经济半边天”,在助农增收上作出新贡献。一是增量提质促增收。支持农户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让农民从总量增长中得到实惠。优化产业结构、畜禽结构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畜禽,让农民从产品增值中得到实惠。二是拓展产业促增收。融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展畜牧业休闲观赏、体验观光、文化传承等形态,发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生活体验等功能,增加牧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三是防范风险促增收。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日常监管,落实政策保险,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监管,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强市场监测,合理引导产销,防范市场风险。

  同志们,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工作创新,抓好工作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38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