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

素雯分享

  初中生在上语文课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春,想要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2-3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散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老师纠正)

  (纠正读音: 润rùn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â)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色。

  (三)再读课文,欣赏春景。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春景?

  ——作者共写了:①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②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齐读课文第1、2节,思考:人们盼春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从“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盼望”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人们以急切又喜悦的心情迎接春的到来;“近了”写出春天降至的喜悦心情。

  3、齐读课文第1、2节,注意语调的变化,读出盼春的喜悦之情。(老师指导:“盼望”要重读,“近了”要适当拉长音)

  4、研读春草图,感受春草带来的美。

  ⑴学生代表读,思考:春天的草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嫩,绿,多,软

  (2)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

  ——“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 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3)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这是借风衬草。这句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照应了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写春风伏笔。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严谨。

  (4)通过对春草的描写,作者描绘出春天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前三节,感受了春草传达给我们的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景象。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前三节;2、把 P54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3、预习课文后面的内容。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二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背诵前三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欣赏春景图。

  1、研读春花图,感受春花带来的美。

  (1)学生代表读第4节,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花有哪些特征?通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划出来,在旁边标出特征)

  ——多,艳,甜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描写“春花”?

  ——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写出了花颜色又多又艳;“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散落在草丛里的花比喻成眼睛、星星,写出了春花的多。

  (3)“闹“字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

  ——闹,有嗡嗡的声响,而且还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而叫,只表达叫喊的意思,没有用闹字生动活泼。

  2、研读春风图,感受春风带来的美。

  (1)齐读第5节,思考:作者从哪些感官来描写春风的?找一找句子

  ——①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 湿的空气里酝酿”③听觉:“唱出婉转的曲子„„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句子)

  ——①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拟人:“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 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3)如何理解“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风比喻成母亲的手,“抚摸”从人的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温暖,给人亲切感。

  3、研读春雨图,感受春雨带来的美。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

  细丝柔而绵长。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2)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

  (3)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4、研读迎春图,感受人在初春时的心情。

  (1)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什么?

  ——写人,勾勒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画。

  (2)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达的意思?

  ——“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体现了人们迎春的心情。

  (3)“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前者读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动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后者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5、男生读课文最后3节。

  (1)女生思考:这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②“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③“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④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三、总结归纳

  朱自清先生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 的描写,生动地的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赞美和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

  作者朱自清还有许多优美的散文,课后自己欣赏,感受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五、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熟读成诵;2、抄写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到摘抄本上。

  六、板书设计

  春

  盼春——急切、喜悦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赞美春天

  绘春春风图——风唱春 热爱生活

  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

  颂春——新、美、壮

  附:《春》原文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春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初中语文预习教案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文章作者所处的环境、思想状况等品味其作品,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助于在分析讲解文章时抓住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新课之前的预习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既带动了活力课堂的建设,又提高了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前预习也是教师能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所以,课前预习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之作用。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预习,也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预习呢?

  1设计预习学案,导引预习行为

  鉴于学生自身发育等特点,很难保持对一事物持久的耐力,容易执行各种学习方法,但是,有一大部分学生很难做到日复一日的坚持。预习也是,时间久了,有些学生则认为是一种负担,这也会导致预习质量下降。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变换预习方法。除了学生自主预习外,教师也要偶尔进行预习学案的设计,因为教师会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分析文章,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然后再结合文章学习目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特点等,巧妙进行预习学案的设计,对于各种基础知识进行适当扩充,提供分丰富的资料,对需要学生自行思考的地方,一定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教师进行预习学案的设计,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减轻预习负担,而且还能节省出更多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师设计的巧妙预习学案更便于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效果。教师预习学案的设计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增强知识的探索能力。

  2合理设计预习作业,提高预习的针对性

  预习是课外作业的一部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千差万别,此时,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也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既要体现出趣味性,也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也便于使学生更主动去预习,积极思考,另外,也要设计分层作业,作业的难度一定要适中,切忌“眉毛胡子一起抓”,通过合理的设计能提高学生的预习针对性,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分析《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可以围绕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布置预习作业,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熟读课文,并结合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要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对优等生来说,要求他们总结并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分层设计,展开预习,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发展,都能有所收获。

  3开展互助学习,加强自主巩固学习

  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课前主动预习,课后教师引导复习为主,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也会给课堂教学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教学内容偏于抽象,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也不充足,教学内容重复性高,学习效率自然就低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课堂内外互助学习、分组讨论的模式,既能将课本知识进行有条理地整理,还能加强对重难点内容的讨论,学生只探讨应用性大的问题,教师辅以教导,此时,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有掌握了知识的应用,这样也利于将课堂上的问题转化为实际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时,为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体验,教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预习本节内容。教师也可以实行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展开课堂教学”,让他们更多地去体会身为教师的不易,变化角度还能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局限性,使教学的方式逐渐得到深化,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授课的进一步认识,这样的教学也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动力,让他们认识到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4标出疑难点,明确预习内容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质疑或者是不理解的问题,比如,文中一些晦涩的表达,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认知有时候是很难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的,这时,教师需要将这些问题标出来,当学生通过预习后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时,说明他们的预习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了,当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走入课堂,再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分析,很多学生也会对遗留的问题恍然大悟,教学效果也会很理想。但是,假如课前没有这种以“设疑”导入的过程,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课前预习必定只会停留在课文表面很难深入课文的中心去,因此,也就很难挖掘文章的内涵,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了。另外,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从语言、文章主题、综合性的问题及教学建议几个方面去思考,当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学习气氛也就会越浓厚,教学效果也就会越明显;反之,假如课文难度大,学生的质疑少,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低下了。课堂是学生们学习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从容,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俗话说:“一堂好课,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总要讲究一定的节奏,旋律和音响的和谐。”预习则是这首交响乐的前奏。基于此,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1.七年级应该如何做好语文预习

2.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

3.初一语文第一课春预习教案计划

4.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预习教案

5.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预习资料

6.初一第六课黄河颂预习教案

    20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