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小学四年级孩子应该怎么学数学

欣怡分享

  小学四年级这个年级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很重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四年级孩子学数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年级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1、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六味学堂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每一个概念、知识点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会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2、厚积薄发,融会贯通。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六味学堂将在完成课本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3、复习整理,强化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会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4、及时总结,科学评价。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六味学堂更深一步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受益终身。六位学堂专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后获得成功的关键。

  小学四年级数学考试的技巧

  一、构建知识脉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脉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夯实数学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四、常用公式技巧

  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强化题组训练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

  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b+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 +93 +35=93 +(165 +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 +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b)×c=a×c +b×c (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 + b)×c (a - b) ×c

  = a× c + b×c = a× c - b×c

  ②类型二: a × c + b × c a × c – b × c

  =(a + b)× c =(a - b) × c

  ③类型三: a × 99 + a a × b - a

  = a ×(99 + 1) = a ×(b - 1)

  ④类型四:a × 99 a × 102

  = a ×(100 - 1) = a ×(100 + 2)

  = a × 100 – a × 1 = a × 100 +a × 2

  三、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 +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26 +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 +38-23=123-23 +38 146-78 +54=146 +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与4; 125与8 ;125与80 等

  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9×13

  四、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 = a÷(b×c)

猜你喜欢:

1.小学一年级如何高效的学习数学

2.小学生怎样学好数学的方法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4.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5.四年级数学怎样学习

    378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