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设计有哪些

欣怡分享

  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所以教案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设计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难点:

  1.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2.设计探究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声的产生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7页、2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物体发声时,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小组讨论】

  1.通过如下活动: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观看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里跳动、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向小玻璃管吹气发出声音,提问:发声的物体可以有哪些?

  解: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通过了解蜜蜂、蝉等昆虫的发声情况,提问:物体发声的方式可以有哪些?

  解:有的动物依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依靠鸣膜发声.

  【教师点拨】

  1.在归纳物体发声时的规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发声时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振动.

  2.某些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要帮助学生运用转换法设计实验观察到微小的振动.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

  A.吹着的哨子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收音机 D.敲击的水瓶琴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C)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学习指导二:声的传播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8、2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小组讨论】

  1. 完成下列实验:(1)“土电话”实验(如下图所示),(2)“真空铃”实验,(3)教材上第29页的想想做做.

  提问:①在土电话实验中,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②在真空铃实验中,随着抽气的进行,声音大小怎样变化?再让空气进入容器中,声音大小又怎样变化?说明什么问题?③拉开课桌后,声音大小如何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解:①固体(或线)②声音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③声音变小,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2.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波的形成和传播(如图),那么类似于水波,声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解:声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师点拨】

  1.在进行真空铃实验进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化推理实验方法的运用.

  2.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水波不仅可以较好的理解声波,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类比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熏陶.

  【跟踪训练】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指导三:声速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9、3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2.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小组讨论】

  分析下列小资料,讨论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教师点拨】

  1.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开展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的能力,如对不同温度下空气中声速进行对比,对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中声速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2.在对比得出结论时,还应注意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运用.

  【跟踪训练】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C)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设计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2.2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工具

  发声叉、小锤、多媒体、水盆、木棒、铁棒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物体发声时,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6.2 新知介绍

  小组讨论

  1.通过如下活动: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观看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里跳动、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向小玻璃管吹气发出声音,提问:发声的物体可以有哪些?

  学生讨论结果: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通过了解蜜蜂、蝉等昆虫的发声情况,提问:物体发声的方式可以有哪些?

  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动物依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依靠鸣膜发声.

  【师】

  在刚我们的活动讨论中,学生们应该也感受到了声音及声音的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那么接下来在归纳物体发声时的规律时,要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振动.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

  A.吹着的哨子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收音机 D.敲击的水瓶琴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C)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声的传播

  完成下列填空:

  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小组讨论

  完成下列实验:(1)“土电话”实验(如下图所示),(2)“真空铃”实验,(3)教材上第29页的想想做做.

  提问:①在土电话实验中,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②在真空铃实验中,随着抽气的进行,声音大小怎样变化?再让空气进入容器中,声音大小又怎样变化?说明什么问题?③拉开课桌后,声音大小如何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答:①固体(或线)②声音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③声音变小,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2.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波的形成和传播(如图),那么类似于水波,声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解:声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师点拨

  1.在进行真空铃实验进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化推理实验方法的运用.

  2.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水波不仅可以较好的理解声波,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类比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熏陶.

  课堂训练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1.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2.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小组讨论

  分析下列小资料,讨论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教师点拨

  1.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开展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的能力,如对不同温度下空气中声速进行对比,对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中声速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2.在对比得出结论时,还应注意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运用.

  课堂训练

  1.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C)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_振动_______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___鼓皮的振动__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轻触鼓面发现它在__振动_____,按住鼓面则___停止____发声.

  课后小结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课后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传声

  四、声速:熟悉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猜你喜欢:

1.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2.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3.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

4.初中物理教案有哪些

5.初中物理八年级教学计划

    371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