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三物理电路的连接教案

欣怡分享

  初三物理电路的连接教案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三物理电路的连接教案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物理电路的连接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电流方向的规定及三种判定电流方向的方法。认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学习重点: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难点:短路的判断及其危害

  导学方法:讲授法和问题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在生活中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预习课本 P36-39,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

  2、电流: 。

  3、辨别通路、开路、短路。

  二、课堂导学:

  1.情景导入: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视机能播放精彩的电视节目,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电灯能给黑夜带来光明,空调可以使冬天温暖、夏天凉爽…当这些用电器满足了你的不同需求时,你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它们内部的那些复杂元件又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才能产生如此奇妙的功效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一定能解决以上的问题。

  2.出示目标:

  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认识电流的形成原因;

  3)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物理电路图和实物图连接技巧

  先分析电路,不用着急连电源,先找那些用电器和电表是并联的,找哪些是串联的,最后连总电路。但是要注意一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不要接反了,否则的话要扣分的。

  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

  1、先串后并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它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2、标号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在电路图各元件符号两端标出号码,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号码,最后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3、标路径法:

  当你看到一个电路图,你先识别是串联还是并联。

  如果是串联,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用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的方向:+ → S→L1→L2→ -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的干路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的电流方向:

  + →S→S1→L1→ - 和+ →S→S2→L2→ - ,然后找出相同的部分,那么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

  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跨过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拆股,可并股。一股可以拆分为多股,多股可合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事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2)接线柱上的接线位置不能改变;(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A、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B、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的,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假定为A点。

  C、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分支点,假定为B点。

  D、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E、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F、画出支路:

  G、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H、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I、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考点归纳复习

  一、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 A ; 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五、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 mA ,合0.14 A 它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0.14 C 。2s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电子数为:1.75×1018个。

  六、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三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看清每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368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