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威敏分享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概述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2.阐明保护色形成过程中遗传变异是内因,环境变化为外在动力,并经过逐代积累产生的。

  (二)能力方面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证据和推理的科学推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学ppt、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flash、相关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在经历漫长的进化年代后,很多生物都具有适应大自然特点,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的眼力。
【图片展示】ppt幻灯图片。
提问:你能看到什么生物呢?
答案:拟态──尺蠖幼虫
枯叶螳螂
保护色──叶尾壁虎
进一步提问:那么拟态、保护色和生物的生存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书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桦尺蠖的故事。

寻找图片中的生物,对图片进行猜测。
公布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已经了解动物具有拟态和保护色,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
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教学
【图片展示】桦尺蠖图片。
大致讲述桦尺蠖百年中的变化。
引发思考:
1.桦尺蠖的保护色是深色还是浅色?
2.保护色到底与环境是什么关系呢?
讲解: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100年间深色的和浅色的桦尺蠖会在数量上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让学生做出推测和假设。

学生进行简短交流,提出看法:深色、浅色都是保护色。
学生表达不同观点,
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
开始引导学生逐步体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并实施。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表达不同观点。
讲解: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作出了假设,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书上有一个模拟实验的例子,可能同学们还有更好的实验方法。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演示电子课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1.介绍游戏规则。
2.将数据结果统计在表格中,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讨论。
注意:幸存最多的、幸存最少的、为“0”的。
3.引导学生讨论。
(1)幸存者最多的体色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幸存最多?
(2)一开始“小虫子”具有多种体色,体色属于生物性状吗?什么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3)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生物的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4)初始时,为什么“小虫子”有不同的体色呢?

请两个学生上讲台参与游戏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不同色块的变化,特别关注数量统计表的变化。
游戏每做过一代,请场下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学生讨论:
(1)幸存者最多的体色和环境相同或接近,幸存下来的又不断繁殖。
(2)体色属于性状;基因决定性状。
(3)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所以幸存下来的“小虫子”繁殖的后代都和它的体色一样。
(4)因为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小虫子”有不同的体色,是因为变异的结果。

体验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分析数据,而后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为得出结论奠定基础。
回到桦尺蠖的例子。
1.提问:桦尺蠖体色(深色、浅色)的变异是产生在曼彻斯特环境改变之前还是之后呢?
2.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
1.桦尺蠖体色(深色、浅色)的变异是产生在曼彻斯特环境改变之前。
2.逐步得出结论:
遗传变异(基础:内因)──环境改变选择优势型(外在动力,外因)──逐代积累产生(结果)。
让学生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回到桦尺蠖的例子,悟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将具体的图文信号总结出抽象的信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得出结论:
遗传变异(基础:内因)──环境改变选择优势型(外在动力,外因)──逐代积累产生(结果)。
自然选择:抛出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的讨论。
提炼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讨论: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
通过保护色形成的模拟实验引出自然选择学说。
(三)课堂小结
总结。
课后思考题: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这是为什么?
学生学习后思考的延续。
解释非“保护色”的事例,进一步为下节课奠定基础。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1.把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学说型的教学内容通过事例分析、图片标本、模拟实验等生动化处理,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浑浊的思路变得清晰。

  2.由英国100多年前桦尺蠖的体色进化联系我们枝城地区的工业污染,让学生对自制的本地菜粉蝶进行未来的进化推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3、收集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典型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标本等,由保护色、变色逐渐向高级的拟态,以及对警戒色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保护色的动物: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北极熊、绿色蚱蜢

  变色的动物:变色龙、雷鸟

  拟态:枯叶蝶节虫、叶蝉、兰花螳螂

  警戒色: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

  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虎具有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

  3、对教材模拟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改进,降低了实验难度,增加了可操作性,实验结果较理想。主要改进是:一是将小纸片总数量由100张减少为50张,颜色增加为五种,各10张;二是将每代幸存者繁殖3个子代改为2个子代;三是只繁殖3代基本上就能够看到较理想的效果了;四是对表格进行了如下修改,使实验结果更清楚。附学生实验数据见后面

  4、将14组的实验结果由小组长汇报填写在黑板上,另选一组较理想的将完整的实验记录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结论的得出不要对学生要求太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得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即可,最后由自然生存法则引升到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影响,圆满结束新课。

  经过课后和老师们的交流和反思,我认为教学中仍然存在几点可以改进之处:

  1、课堂引入可尝试其他方式,如由达尔文的所见所闻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不能得出和达尔文一样的认识呢?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保护色的动物举例如能借助多媒体效果应该更好,在实验室缺少了这个有利条件,仅能借助图片和标本,深感美中不足。

  3、教学的主线应更明确一些,由于有将近25分钟的时间要花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上,学生只是为了保护色而实验,可能忽视了前提是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探究,容易让学生认为所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只有保护色这一种方式 。通过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觉得收获颇多,我相信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最新的理念才可以进步。我会把这次活动当成自己的一个新的起点,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有更大的进步。
猜你感兴趣:

1.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2.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3.初中生物说课稿教案:《生物的进化》

4.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5.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测试试卷

6.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332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