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二物理杠杆教案

雪丽分享

  教师们在教学生的同时,往往都会制定一个好的教案让学生更能理解里面的知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物理杠杆教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杠杆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②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1.2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②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②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杠杆平衡条件

  2.2 教学难点 ①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杠杆平衡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奥秘吧?

  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生】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

  【板书】

  杠杆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6.2 新知介绍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罐头,同学们的力气呢不够打开它。这个时候你会借助什么外界的器具?

  【生】筷子、起子……

  【师】那么这里的筷子和起子,为什么就能更方便地打开罐头呢?这里运用的原理又是什么?

  在用

  1、杠杆五要素

  【师】从这幅图里可以看到,有支撑木棒的点O,有人用的力F1,还有石头挡住棒子的阻力F2,另外还有两端距离就是相应力的力臂。

  【生】总结:

  绕着固定点转动的固定点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力臂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木棒都能成为杠杆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要有如下两个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要能绕着某固定点转动

  【师】杠杆的五要素比较简单,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力臂在杠杆中如何找。

  2、力臂的画法

  【师】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杠杆五要素,其中最难找到的就是力臂,那么如何来确定力臂呢?找到力臂的顺序:

  (1) 确定支点

  (2)确定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注意:

  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力的作用线是一条直线,没有方向。

  作图细节方面:力臂,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且力臂的长度应该用大括号标记;

  垂直的地方应有垂足;支点处用0标记;5个名词必须用正确的字母表示。

  如图所示:

  下图中那个是支点?谁是动力?谁是阻力?谁是动力臂?谁是阻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

  【师】同学们都见识过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杠杆了,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杠杆所谓的平衡,怎么样才是杠杆的平衡呢?

  【生】思考,踊跃回答

  【师】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很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算不算刚刚说的杠杆平衡的情况?

  【生】因为倾斜静止的时候,杠杆是受力平衡的,也受到平衡力,所以也可以理解承平衡状态。

  【师】回答正确,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杠杆平衡的条件

  【师】大家都看见卖水果要用杆秤来称,哪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板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结论的真实性。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铁架台、钩码

  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师】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生】(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

  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杠杆平衡条件:

  类型一:乘积形式 F1L1=F2L2

  类型二:比例形式 F1/F2=L1/L2

  物理含义: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师】如果我们把表格左边的数据或者右边的数据任意地加减或乘除,看两边的结果会怎样?

  【生】杠杆会失去平衡。

  【师】那么杠杆会向哪边倾斜又是如何判断呢?

  【生】通过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乘积哪边小,杠杆偏向哪边(低)。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最小力的方法

  【师】刚刚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杠杆平衡条件,接下来我们需要我们学过的知识点来求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求撬动杠杆物体所需要的最小力。

  由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所以要求最小动力时,要先找出最大动力臂。

  4、杠杆的分类

  【师】杠杆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利弊?

  【板书】

  当 L1=L2时,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等臂杠杆

  当 L1<L2时,F1>F2,费力——费力杠杆(省距离)

  当 L1>L2时,F1<F2省力——省力杠杆(费距离)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课后小结

  课堂总结:主要理解掌握三个知识点

  一、杠杆五要素

  绕着固定点转动的固定点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力臂的画法

  确定支点

  确定力的作用线

  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垂足,定力臂

  三、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物理含义: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初二物理杠杆教案练习题: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

  2、几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如何认识力和表示力的问题,其中看法错误的是( D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B.可以用一个图形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C.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分析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

  D.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够认识的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B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4、图7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A.ABC B、OBD C、OED D、三个都是

  5、如图,一个不等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两端分别挂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后,则( C )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仍然平衡

  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C )

  A.600N B.400N C.200N D.150N

    122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