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_草莓种植知识(2)

思行分享

  草莓种植方法

  1.选择优质品种 选择早熟,休眠浅,适合温室栽培,高产耐贮运的优质品种,如丰香、章姬等。

  2.培育壮苗 草莓通常为葡匐茎分株繁殖和地下茎分株繁殖。育苗首先要建立繁殖苗圃。苗圃地要求土壤疏松,无杂草和有充足的肥水条件。一般繁殖苗圃要提前半个月翻耕,整地时,每亩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30千克作基肥,再开沟作畦,畦宽2米。选择健壮母株,按200厘米×70厘米密度移栽,使匍匐茎的生长有充足的空间和光照。

  如农户不设立专门繁殖苗圃,也可于当年5月底果实采收后,在生产地中选留一块条件好的作繁殖基地,并每3行删2行留1行,以加大行株距。然后松土整平,并将新发出的匍匐茎引向母株周围空间处,将茎节上的叶丛基部就地埋入土中,待茎节上形成有3~4张叶片的新苗时,即可将幼苗切离母株移植。要尽量选用离母株近的壮苗集中移栽,一般离母株越近的新生苗生根越早,生长越健壮,长势越旺盛。

  3.提高移栽质量 一般于8月上旬~9月上旬,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移栽,尽量避开晴天炎热中午,以防灼苗。移栽前,每亩本田施腐熟栏肥25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50千克作基肥。

  然后作成垄顶宽30厘米、垄底宽60厘米、垄高30厘米、沟宽30厘米的高垄。移栽前每亩用50%丁草胺200克兑水6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垄面铺黑色膜,以提高土温和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受沾污而影响着色与品质。每垄栽植2行,株距18~20厘米,每亩种植7000~8000株。

  4.科学管理

  (1)培土 如垄面没有铺黑色薄膜,则在9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进行一次厚培土,以促使幼苗多生根和防止老苗根外露。

  (2)覆盖越冬 到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至白天最高温度低于15℃或者晚上温度低于8℃时,尽快搭建大棚,棚宽6~9米,中心高度2.5米。覆盖材料为厚度0.08厘米聚氯乙烯膜。第二年3月下旬~4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开始揭开大棚两侧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提高通风透光程度,要求白天棚内温度在30℃以内,开花后白天的温度在20~25℃,晚上不低于5℃。

  (3)疏花 草葱花序上第3级和第4级枝梗上的花常不孕或只形成无效果实,在开花前花蕾开始彼此分离时要将这些花蕾疏去,疏蕾时间最迟不迟于第1朵花开放期。有条件的农户,最好从草莓始花期开始,棚内放一群蜜蜂,以利于开花授粉,提高结果率。

  (4)追肥 在草莓浆果形成后,果实膨大到约成果的一半大小时,亩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10千克,每隔15~20天施一次,连续施3~4次。

  (5)精细采摘12月上旬开始采收,每隔1~2天采摘一次,一个品种的采收期一般可延续至5月底。一天中,采摘的适宜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到炎热来临前。露水未干或在雨中采摘的果实容易腐烂,应尽量避免。采摘动作要轻,手捏果柄,带柄采下,不要损伤花萼,否则易腐烂。

  草莓种植技巧

  1、栽培方式

  草莓栽培可分为露地常规栽培和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一般在8~9月份定植,翌年的5~6月份采摘。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9~10月份定植,元旦前后采摘上市,采收期长达半年时间,经济效益高。栽培草莓一般选用保护地栽培的方式。

  2、选择优良品种和脱病毒壮苗

  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应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性浅、耐寒性好的品种。温室大棚中常用的品种有春香、丰香、丽红、明宝、静宝、女峰、宝交早生、冬花、美选8号等。

  病毒病对草莓的产量影响较大,经过组织培养脱毒的草莓,果实个体增大,最大的果实达到50~80克,而且结果期长,无畸形果,植株生长快,长势旺,产量比相同品种的不脱毒苗增加1倍。每667平方米净增效益4000元左右。

  脱毒试管苗比较娇嫩,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应用,必须经过脱毒苗阶段的精心培养,当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移栽到繁殖田进一步繁殖。

  繁殖田选用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每667平方米定植500~l000株,覆盖防虫网,阻断蚜虫、叶蝉、飞虱的危害,防止感染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半年后即可得到大量的原种苗供温室大棚栽培。

  对于农民,得到原种苗比较困难,价格高,栽培上也不合算,可购买科研单位供应的1~2代脱毒苗。

  3、适时定植

  温室大棚栽培草莓,适宜的定植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初。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60千克。耕翻后做成高垄,垄宽1~1.2米,每垄定植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8厘米。栽后浇足水。缓苗后摘腋芽,中耕松土,10月下旬覆盖地膜。为了提高结实率,每个温室大棚内除主栽品种外,还要配置3~4个授粉品种。

  4、温度管理

  草莓定植后温度管理要以既能抑制休眠,又不影响花芽分化为目的。定植后立即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0℃;10月底白天控制在20~30℃,夜间降至12℃;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保持10℃;果实增大到采摘期,白天不高于25℃,夜间保持3~5℃。当大棚内有30%的花蕾出现后,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10毫克/千克,喷施重点为心叶。12月份气温较低,注意保持大棚内温度不低于0℃。

  5、肥水管理

  草莓生长需要湿润的土壤,果实增大期和采摘过后,需水量较大,土壤缺水应及时浇水。从定植到10月底追肥l~2次,每667平方米施用三元复合肥8~10千克,果实生长盛期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同时进行根外追肥,提高草莓的产量。

  6、辅助授粉

  草莓开花后,用新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分别为上午9:00~11:00和下午的2:30~4:30,盛花期每2天进行一次。

  7、疏花疏果

  每株草莓一般有5~6个花序,在开花前花蕾分离期,对高节位的花序进行适量疏蕾,平均每花序留果一般不超过12个。果实形成初期,对畸形果、病虫果、后期的小花果等及时疏除。

  8、防治病虫害

  草莓上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等,发生初期用螨虫素800倍液和可杀得1000倍液交替喷施。进入3月中旬后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喷施时间在果实采收后进行。

  草莓栽培技术

  1、选好品种

  丰香有耐热、耐寒高产、稳产、口感好的特性,还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因此,该品种应为百色种植的首选。其它品种,不论是新的、旧的,一定经试种才能大面积种植。

  值得注意的是,购苗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这个质量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选取壮苗,即根茎粗壮,无病虫害,须根多,有4~6片叶,叶柄粗短,叶厚而大;另一层是要通过正规渠道购苗,订立购苗协议,以防假冒伪劣。

  2、选地和整地

  (1)选地: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晚稻田最适宜。

  (2) 整地:两犁两耙后起畦,再放肥,也可直接起畦,并施基肥后将表土(20cm厚)打细碎。

  具体要求:

  施基肥—→农家肥750公斤(如腐熟的猪\牛\鸡粪\草木灰等),磷肥50公斤促长根,复合肥12.5公斤,一起与表土打碎混匀。

  起畦—→每垄宽1米连沟,垄高25~30cm,沟宽25cm,畦面40~50cm,做成梯形。(画一个简图)

  3、种植

  (1)时间:气温在30°C以下,地温17°左右可定植,广西大部分地方以10月为最佳时间。也可参考以新年为采果期,倒推50天作为种植期,即10月上旬。有遮阳网的农户,可在9月底遮阴种植,可提前收果上市,抢好价钱。

  (2)种法:单畦双行,株行距25×25厘米,亩需6000株;20×20规格,亩用苗7000株。

  种时注意:苗茎的弓背向畦沟,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种后马上淋透定根水。5天内畦沟保持水深2/3,而且在7天内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

  (3)及时补苗:种后一周,已知苗是否成活,应及时检查补缺。

  4、管理

  4—①:种后一个月内:种后一周苗成活,可看苗施速效肥,可促进花芽分化,以薄施勤施为原则。如20%人粪尿,或碳铵与过钙(1∶2)混合后每公斤兑水50公斤拨浇,5天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出现老叶黄叶及时剥除。该阶段保持有五叶一心较好。

  草莓生长过程中及时除草,顺便松土,有蚜虫时及时防治。种后一个月,中耕松土一次,顺便将起垄时未成梯形的地方修成梯形,并打孔施肥→硫酸钾25公斤,钾肥7.5公斤,尿素2.5公斤,过钙25公斤。孔深15cm,孔位于两植株之间。施肥后灌水一次,防病虫害一次。

  4—②盖膜:开花前需盖膜,在11月中旬,即种后1个月左右。在晴天,露干后进行。方法:两个人将地膜盖过畦面后拉直固定,再从两边地膜嵌入畦底固定,使面上平直,然后在苗心处撕开地膜,扯出苗,整理成原状。自盖膜开始,每周的畦沟灌水一次,并防治病虫害一次,可喷一次10ppm的赤霉素促抽长。该阶段同样需摘病老叶,保留的叶数为六叶一心。可看苗喷些叶面肥。

  4—③结果和采收:保留主花主果,摘除附属花,一般每株留5~7个有效果即可。该期可喷0.3%磷酸二氢钾3~4次,提高座果率。如果在开花盛期喷0.2%硫酸二氢钾或0.3%的硼砂,也有一定增产作用,还可增加果的硬度。选在傍晚叶片潮湿时喷叶背为主。

  收完第一批果,马上施追肥。亩施复合肥15公斤,钾肥15公斤,视苗情适加少量尿素和磷肥(打孔施),采果前以防治叶螨为主;采果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在开花盛期尽量少喷药。遇有霜冻可加盖拱棚膜。

  5、主要病虫害

  (1)叶斑病:叶片上深红色小圆斑,扩展到病斑周边有明显的紫红色至灰棕色带。及时摘病、老、黄叶。发病前用代森锌合剂500倍,克菌丹水合剂500倍,70%甲托1000倍。

  (2)灰霉病:茎、叶、果均会受害,先出现黄色小斑点,呈油渍状后扩展至边缘有褐色病斑,果实会变软变烂,有灰色霉层。→50%扑海因粉剂800倍、50%速克灵1000倍、百菌清600倍、甲托1000倍等均可用于防治。可在花期喷雾,每周一次,连续2~3次。

  (3)白粉病:叶背出现薄霜状白色的东西,扩至全株,叶卷汤成匙状,花瓣变红色,不开放;幼果感病则不再长大,着色不均。→多氧化霉素1000倍,三唑铜粉剂1500倍,15%硫磺合剂300~400倍。

  (4)蚜虫 传播病菌的主要媒介。敌敌畏、乐斯本、氧化乐果等可按说明书介绍使用。盛花期不宜用氧化乐果,会影响座果。

  (5)叶螨类 两种:红蜘蛛、锈蜘蛛。隐在叶背吸食叶片汁液。受害叶黄化卷曲,植株矮化。各时期会发生,应从定植成活后开始防治。用药:20%三氯杀螨枫、三氯杀螨醇600~1000倍,75%克螨特3000倍,杀螨丹600~800倍。

  五、采收管理

  果由绿色逐渐变白,最后成红色并具光泽,即为成熟。最初先是见光面着色,随后侧面着色。果熟则软化,并有香味。

  一般开花30天后成熟采收。每批果采收期约3周。鲜食的在果面红色占70%时可收,着色85%最有风味。加工用的则在果充分熟后收,外运果则在果充分成熟前1~2天收。

  因草莓成熟期不一致,最好能每天摘一次。最适采摘时间在露干至高温之间或傍晚凉快时,否则易烂。采下的果带有一小段果炳,不伤花萼。采摘后用塑料蓝、小竹蓝装,再分级用纸盒,塑盒小包装,后装大木箱、纸箱,方便运输。外运需冷藏车。

 

123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