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曾扬分享

  世界茶文化来源于哪里?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一起来看看。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我国栽植茶树最早的地区,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了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了七株茶树。

  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其上,久凝不散。”吴理真种植的这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因而被后人称作为“茶祖”。

  公元前(742年),蒙顶茶即被列为朝廷祭天祀祖与皇帝饮用的专用贡茶,直至民国(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长达1164年。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春,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品尝到蒙顶山茶后,感慨地说:“蒙山茶比我家乡的茶好,要大力发展,要让蒙山茶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

  蒙顶山古名—蒙山,坐落在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市名山县境内,久负盛名,从唐代“蒙顶茶”作为贡茶时而闻名于世。爱喝茶人,最能品味,昔有吟唱千年绝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清末至民国,瓷质茶具从质地、做坏、绘纹、上釉、烧制与现代瓷器接近。

  民国时期,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加之川内战乱不断,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用泡茶用具仍以民窑瓷壶、陶壶为主,喝茶以碗盛,讲究一点的用瓷杯,不讲究的直接把壶端起从壶嘴吸吮;只有官僚、少数地主、资本家等富有阶层能品上好之茶,所用茶具也较为精细,茶具还是以瓷为主。景德镇的珠山八友、江西各瓷器公司等生产的名家瓷也大量进入四川。同期,由于机器生产推广,现代机制贴花瓷器也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家庭。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四川重庆、成都等地茶馆更为火爆,盖碗普及更为广泛,船身船盖以瓷为主,船托以瓷、铜、锡居多,同时出现了掺茶的长嘴铜壶,壶嘴长两尺甚至三尺。长嘴铜壶与短嘴铜壶在掺茶中揉进了一些花式,形成了具有表演性质的茶技。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农业生产以粮为纲,茶叶等只能作为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四川也慨莫能外。广大群众使用瓷杯、搪瓷盅、搪瓷杯冲泡茶,品个一、二级素茶或三花就感觉到生活很惬意。每每遇到运动会、评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发一个搪瓷盅,上面印有什么先进、什么纪念的,泡茶端起从上街到下街、从厂门口到车间那种得意劲不摆了。农村中广泛使用红陶提梁大茶壶,装满水内放上一把老鹰茶或自做的素茶,挂在灶口,烧火做饭的烟就把茶泡出了滋味。出工、干活路回来,握住提梁一倾,茶水就注入斗碗中,不烫不冷,仰头咕咕咕就入肚,解渴又解乏。

  改革开放后,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酒足饭饱后,品茶成为一件养生、交际和文化的活动。茶叶品质提高,所用茶具得到空前发展,城乡人民饮茶用具也呈现不同形制、不同材质、不同功用的特点,异彩纷呈。通常居家饮用绿茶、红茶、藏茶等使用的茶具以瓷器为主,近年来,由于“蒙顶山茶”、“竹叶青”等名优绿茶、黄茶形美色佳,鲜活灵动,品饮观赏兼具,玻璃茶具使用最为广泛。也有使用铁质、石质、紫砂、塑料等茶具的,也常有用一次性纸杯。铁质、石质、塑料等茶具,外观与方便性与玻璃杯、瓷杯不可比,紫砂等宜泡乌龙茶、藏茶、普洱茶,雅安市荥经县生产黑陶茶具,底色黑亮并发出银色光泽,用于泡煮藏茶、乌龙茶,温高且保持时间长,能充分体现出两类茶的特点。但紫砂和黑陶不能体现绿茶鲜活的形、嫩绿的色、清爽的色泽和清香。纸杯由于涂有一层防水物,泡茶不雅,影响茶的滋味,色泽在短时间内很快变黄。四川各地山多树密,根雕类茶几,更为多姿多彩,特别是成都平原及四周山区,如名山、雨城、芦山等地盛产乌木,制作的乌木茶几形制多样,色彩丰富,更为珍贵。

  茶文化的起源

  目前有历史记载的茶文化发展情况始于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们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师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茶圣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中国的茶艺由此产生。陆羽的《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可说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以后又出现大量的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又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从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宋代茶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茶叶还被当作特产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勃勃。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的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皇帝对茶事的兴趣也颇高,宋太祖赵匡胤即是位嗜茶之士,他在宫庭中设立专门的茶事机关。宋徽宗皇帝赵舍还亲著《大观茶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亲自写茶书的皇帝。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使茶文化十分兴旺,但茶艺却日渐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洁深邃的本质。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全面融合的步伐**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对品茗之事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现状,也无心再以茶事来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文化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明清时期散叶茶迅速发展,茶类品种日益丰富,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类饮茶法。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等茶具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茶书画的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清朝茶叶出口时已成为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下一页更多精彩“茶的起源及历史”

28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