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
要想得到合格的无公害猪肉,必须从源头猪的饲养管理入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猪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猪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
1、引种
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⑴正确选择引入品种;⑵慎重选择个体;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⑷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⑸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⑹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⑺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⑻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GB16567规定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首先从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引入品种确定后,对引进的同一品种应相对集中饲养、慎重过渡、逐步推广及进行开展品系繁育等工作。
了解和调查被引品种的选育标准和整个地区的疫病情况后,在种猪选择个体方面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瞎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结合合理、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种猪引进需要运输时,尽量减少引进个体的应激,引进后种猪先在隔离室饲养,隔离期结束后,对种猪体表消毒后可进入正常生产,实行“自繁自育、定期检查、定期消毒”的饲养管理原则。
2、饲料使用
生产无公害猪所需饲料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NY5032-2001,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执行,保障饲料的安全性,把握饲料的品质就等于阻止了公害的源头。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微生物污染的饲料,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须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感染;饲料原料、预混料、饲料添加剂、全价饲料必须定点供应,产品成分清楚;出栏前严格按休药期规定换喂不加药饲料;不应使用未经处理的泔水和其他畜禽副产品,使用自配料的应建立详细的饲料生产记录。
根据生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最大限度的发挥猪只的生产潜力,尽量减少因饲喂过饱、突然改变饲料、不规律的饲喂而造成的饲料浪费和营养过剩。采用合理的饲喂器,可以改善猪的采食习性而提高饲料的利用,最好采用鸭嘴式饮水器,以节水、防疫。
3、饲养与管理
只有对猪场进行清洁化的科学管理,实现管理机械化、自动化,才能保障产品批量化、规格化,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致可分为:公、母猪群、仔猪群和育肥猪群。分别介绍如下:
3.1 种公猪
为确保种公猪的性欲、精子质量及配种效率,实现繁殖更多更好的仔猪,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根据种公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配制科学的配合饲料,不能肥猪料或其他料来代替,更不能糟渣类饲料来饲喂。
⑵适当对小公猪进行配种训练,锻炼小公猪的经验和信心,但是未满1周岁的公猪交配次数在1周内不超过6次,1岁以上的每周可交配12次,且休息1天。
⑶设计合理的种猪舍,使得种公猪能进行适当活动;选择适龄配种,过早配种会影响猪的正常发育和所产仔猪的身体状况,小型及早熟品种一般在6-8月龄,体重50-60Kg以上为适配龄,而大型品种在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为适配龄。
⑷配种次数不宜过多,1-2周岁种公猪每周1-2次,2-5周岁每天可交配1-2次,但连续2-4天后休息一天,且最好早晚各一次。
⑸预备好后备种公猪,在炎热季节时公猪需要多休息,为避免公猪的劳动强度过大,选择健康的公猪做后备公猪。
⑹实行人工采精的公猪,每周采3次为宜。若采精过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且影响精子的质量。
3.2 种母猪
3.2.1 后备母猪 从优良公母猪后代挑选后备母猪,作好后备母猪的培育措施;对后备母猪实行定期、科学的驱虫和防疫工作;后备母猪年龄大8月龄,体重达110Kg(以体重为基准)时,可进行配种。
3.2.2 怀孕母猪确认母猪怀孕后,隔离个别饲养,在怀孕前期减料饲喂,确保猪舍干净卫生和注意猪舍温度;怀孕后期,逐渐增加饲喂量,保持猪栏床面干净干燥,以免地滑导致流产;分娩前,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A、D、E的供应量,适当提高日量中的含糖量,同时准备好仔猪的取暖工作。
3.2.3 哺乳母猪哺乳期间的母猪,提前1周作好产前产房消毒工作,注意观察母猪“塌胯”;产仔时作好接生工作,如须助产,可肌注20-30IU催产素,同时注射强心针,必要时请兽医;产后母猪要适量,如母猪过肥或过瘦,均会影响到母猪的断奶后发情,同时要防治乳房炎。
3.3 仔猪
3.3.1哺乳仔猪 初生仔猪5天内要有专人看护,固定奶头,防止压死,冬天注意保温防冻;注意矿物质(铁、铜)、水的补充,在5-7日龄开始补料;抓住仔猪采食习性,作好早期断奶工作。
3.3.2 断奶仔猪尽快使断奶仔猪对断奶后的不适应,可采取强制供料和减少母乳供给相结合,迫使仔猪进食较多饲料,也可使仔猪进行饲料的过渡和饲喂方法的过渡;对断奶仔猪的管理,要进行合理分群,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卫生防疫工作,做好仔猪腹泻预防工作。
4、兽医防疫
疫病的发生不仅会增加养猪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要想使猪只达到健康水平,提高育成及出栏率,减少医疗费用,只有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及时、适当的疫病防治程序。猪场的兽医防疫程序按NY5031-2001执行,作好日常消毒、防疫工作和传染病的防治及处理工作。
4.1 日常消毒 选择对人和猪没有毒性、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场内产生有害物的消毒剂,符合NY5030的规定;消毒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可采取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撒消毒及火焰消毒,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4.2 防疫工作防疫工作要做到四点: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疫病预防和接种工作;⑵及时、灵敏的疫病检测,检测疫病的种类至少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狂犬病' target='_blank'>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弓行虫病。⑶一旦发生疫病或疑似情况,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进行疫病的控制和扑灭;⑷对每群生猪都应有相关的记录资料,所有记录在清群后保存2年以上。
4.3 传染病防治 做好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并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处理方案。
5、兽药使用
生猪疾病以预防为主,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防止生猪发病死亡。必要时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禁止使用麻醉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及骨骼肌松弛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方法生产的兽药,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允许使用的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应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与用量,休药期遵守规定的时间,未规定休药期的品种休药期不应少于28天。工作人员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度记录、全部用药记录及相关记录。
保障居民健康,并使我国的猪肉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生产合格的、安全无公害猪肉必须从猪场的科学管理入手,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扩大饲养规模,提高无公害猪养殖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加WTO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与饲养管理模式,严格控制无公害猪肉的生产质量,提高无公害猪的生产效益,以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我国肉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无公害生猪饲养技术
一、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猪健康无疫
1、做好免疫接种:
加强生猪免疫注射,建立有效屏障,是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了我县生猪免疫程序,并实行免疫耳标化管理制度,要求农户在仔猪30日龄前到各乡镇兽医站登记防疫,在30—35日龄内,山兽医站防疫人员上门进行猪瘟、日蹄疫浓缩苗免疫注射,猪瘟苗1头份,高效w苗1ml,分不同部位注射,并扎上防疫耳缺,回站后记录首免情况,到仔猪达55—60日龄时,兽医站兽医人员根据首免记录情况,上门进行阉割并实施加强免疫,不同部位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1头份和高效w苗2ml,并扎上塑料防疫耳标。母猪的防疫注射在仔猪首免时肌注三联苗1头份,二免时肌注高效w苗2ml,公猪的防疫注射为每6个月肌注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lml,每四个月注射高效w苗2ml:规模猪场引进位猪育肥隔离观察15天,加强免疫高效w苗2ml一次。出售和屠宰肉猪一律凭检疫证明和防疫耳标上市和屠宰。对没有防疫耳标的动物,一律不准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补免合格后才可再次申请检疫。
2、加强检疫力度:
产地检疫是一项基础检疫工作,临床检查情况确切、全面、检疫效果好,能及时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确保供沪生猪的安全,我们及时对检疫工作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产地检疫的工作力度,建立并实行了生猪售前检疫制度,生猪检疫实行到场到户制度。要求各养殖场(户)在生猪出售或调运前,必须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报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接到报检后,出检疫员到场户进行检疫,经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畜主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上市交易和调运。对无检疫证明收售生猪、养殖场(户)出售生猪未报检的,一经查实,依法按规定予以处理(罚)。
3、推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
规模场(户)猪群密集,人员、物资、车辆、猪只等往来频繁,是生猪疫病的易发地,一旦发生,数量多、损失大,为此我们将规模场(户)的防治工作,列为重点来抓,实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生猪户口簿山县畜牧兽医站统一印制,山乡镇畜牧兽医站统一管理,出包片兽医和畜主具体负责对规模场(户)饲养生猪和防疫检疫情况进行登记。登记记录的内容包括登记时间、存栏数量、出栏情况、预防注射、检疫情况、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山兽医在预防注射、产地检疫和定期检查时登记和填写,并由畜主签名核对。生猪户口簿一式二份,一份出农户保管,一份由包片兽医保管。生猪户口簿的建立,对于掌握规模场(户)生猪饲养发展动态,防止漏免、漏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确保规模场(户)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同时,制定了”五公开服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兽医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生猪免疫接种,并列入站员考核指标。有力地保障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广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品质
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涉及到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重点围绕提高和改善生猪品质推广技术:
1、猪种改良技术:猪的品种直接关系到鲜肉的品昧和风味,我们针对市场对生猪瘦肉率的要求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确定以内三元”杜长嘉”为供沪商品猪种。在杂交组合的选择上,其父本,杜洛克又有很多品系,我们根据饲养对比和鲜肉市场反馈的信息,确定以浙江省农科院种猪试验场的台系杜约克为佳,其杂交商品代在体型外貌和生长性能方面受养殖户的欢迎,其鲜肉色泽、肉品及风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2003年,我站补助引进3头台系杜洛克,用于猪种改良:良种公猪(含长白公诸)覆盖面为100%。母本改良也是利用杂种优势的一项关键技术,“长嘉”二元母猪的选留,由县牧医站指导和组织实施选育工作,乡镇兽医站负责在扩繁群中具体统一选留,再安排给农户。其选留方法和技术是:一是母本产仔多,以性能温顺为佳,在3—5胎次中选留母猪:二是选留的母本至少有充分发育,沿腹底线布位匀称的8对奶头,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予选留:三是选取的小母猪体格健壮、匀称,外生殖器良好:四是远留头数是需求母本量的110%以防不育母猪。
2、改进饲喂技术:根据“杜长嘉”商品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了统一的营养标准,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剂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不饲唱高铜、高铮日粮,在饲喂方法上适当加喂青粗饲料,控制生长速度;使用药物治疗严格执行休药期,以减少药物残留和提高猪肉品质。
3、推广使用饲壮灵:饲壮灵是一种肉猪肉质改良预混合饲料,把纳米科学和动物营养有机结合,适用于30千克以上的肥育猪。据示范基地和浙江一星饲料集团有限股份公司试验测定表明:饲用后明显改善鲜肉色泽和食用品质,提高风味,降低脂肪和提高瘦肉率。
三、建立和完善监控体系,确保生猪安全供给
制定了《无公害生猪饲养综合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生猪生产关键点控制程序》等一系列规程和制定,严格按照海盐县无公害生猪饲养基地的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联动场(户),通过签订产销协议来规范养猪生产秩序,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并通过采用奖励措施和违约责任实现利益共享,对生猪抽样进行盐较酸克伦特罗的取样检测,确保畜产品安全:兽医站站员分片负责,做好规模场(户)的生猪户口簿制度和散户阔、防登记制度,在猪种、饮用水水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医防疫、无害化处理和出栏检疫等方面进行全面登记、管理和监控,做到每头出栏商品猪都有据可查:县站加强监管力度,对全镇进行不定期、经常性的抽查监测,逐步建立“点与面、条与块”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实现以农户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监控。
猪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相关文章:
1.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猪饲养管理的技术